A16Z發布最新AI應用榜單,中國產品強勢崛起
a16z 發布了第五期消費級 AI 應用排行榜。兩年半的數據積累,這個榜單已經成為觀察 AI 日常使用趨勢的重要指標。


生態正在穩定
最明顯的信號是新面孔在減少。網頁版只有 11 個新入榜,比上次的 17 個還少。移動端倒是活躍一些,有 14 個新進入者,主要是因為應用商店開始清理 ChatGPT “馬甲”,給原創應用讓出了空間。


Google 終于發力了

Google 第一次把各個 AI 產品分開統計,結果四個產品都進了網頁前 50:
- Gemini排第 2,網頁訪問量約是 ChatGPT 的 12%
- Google AI Studio排第 10,面向開發者的 Gemini 模型沙盒
- NotebookLM排第 13,從爆紅到現在持續增長
- Google Labs排第 39,Veo 3 發布后流量激增 13%
移動端上 Gemini 排第 2,月活用戶接近 ChatGPT 的一半。Android 設備上的表現尤其強勁。

Grok 和 Meta 的不同結果
Grok 表現驚艷:網頁排第 4,移動端排第 23。從 2024 年底的零開始,現在已經超過 2000 萬月活。7月發布 Grok 4 和 AI 虛擬形象后,移動端用戶增長了近 40%。
Meta AI 就沒這么幸運了:網頁排第 46,移動端沒進前 50。5月底上線后增長緩慢,6月還因為隱私問題被用戶抵制。
在通用 AI 助手的戰斗中,DeepSeek 已經從巔峰跌落超過 40%,Claude 和 Perplexity 還在穩步增長。



中國產品強勢崛起

網頁前 20 中有 3 個主要服務中國用戶的產品:
- 夸克(阿里)排第 9
- 豆包(字節跳動)排第 12
- Kimi(月之暗面)排第 17
更有趣的是,還有 7 個中國開發但主要服務海外用戶的產品進入榜單,包括 DeepSeek、海螺、可靈等。移動端更夸張,50 個應用中有 22 個來自中國開發者。
美圖系就貢獻了 5 個:Photo & Video Editor、BeautyPlus、BeautyCam、Wink、Airbrush。
"Vibe Coding"不再是笑話
Lovable 和 Replit 都進了主榜單,而上次榜單上的 Bolt 現在在候補名單。

數據顯示這些用戶是真實的:某頭部"Vibe Coding"平臺的美國用戶,注冊后幾個月內的收入留存率超過 100%。這意味著留存的用戶花錢越來越多,足以抵消流失的用戶。


更有意思的是,這些平臺還帶動了其他工具的增長。Supabase(數據庫服務)的流量增長幾乎與"Vibe Coding"平臺亦步亦趨。
14 個"全明星"
有 14 家公司在所有 5 次榜單中都出現過:ChatGPT、Character AI、Midjourney、Perplexity 等。這些公司覆蓋了 AI 消費應用的全譜系:通用助手、陪伴聊天、圖像生成、視頻編輯、語音合成、生產力工具。

有趣的是,14 家"全明星"公司中只有 5 家訓練自己的基礎模型,7 家使用 API 或開源模型,2 家是模型聚合器。這回答了兩年前的疑問:不是所有頭部 AI 消費公司都需要自己的大模型。
除了著名的自力更生派 Midjourney 和沒融資的 Cutout Pro,其他都拿過風投。
幾個洞察
- 生態穩定化:野蠻生長期基本結束,開始進入相對穩定的競爭階段
- 大廠加速:Google、Meta、X 都在認真做 AI 了,不再是 OpenAI 的獨角戲
- 中國力量:不管是服務本土還是出海,中國開發者在消費級 AI 領域影響力巨大
- 垂直深耕:從通用工具到專業場景,每個細分領域都在出現有競爭力的產品
- 用戶留存:早期看似"玩具"的 AI 工具,正在培養出真實的付費用戶
兩年半的數據最終證明:AI 不是曇花一現的炒作,而是在重新定義人們使用軟件的方式。
本文轉載自????????????AI工程化????????????,作者:ul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