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七億人使用 ChatGPT!他們究竟在用它做什么? 原創
當你聽到“ChatGPT”這個詞時,腦海中會浮現出什么畫面呢?是能高效撰寫郵件、梳理報告、編寫代碼的專業數字助手,還是可傾訴日常煩惱、陪伴交流的智能伙伴?這款由OpenAI研發的對話式人工智能產品,自2022年11月正式推出后便展現出驚人的增長勢能——上線僅五天,用戶規模便突破100萬;截至2025年7月,其每周活躍用戶數已超7億,這一數字約占全球成年人口總量的10%,堪稱人工智能領域的現象級產品。

【ChatGPT用戶量增長趨勢】
值得關注的是,ChatGPT的用戶增長并非局限于少數技術發達地區。相關研究數據顯示,低收入與中等收入國家的用戶增長速率,已顯著超過高收入國家,這意味著其影響力正逐步滲透至全球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區域,成為更廣泛人群可觸及的智能工具。
為深入探究用戶對ChatGPT的實際使用場景,OpenAI近期發布了題為《人們如何使用ChatGPT》(??How people are using ChatGPT??)的專項研究報告。該報告揭示的結論頗具啟發意義:盡管ChatGPT在專業工作場景中表現突出,但在日常生活場景中,它同樣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本文將基于這份報告,系統梳理用戶使用ChatGPT的核心任務類型、提供可直接復用的實用提示模板,并解讀報告中的關鍵發現及其背后的影響。
ChatGPT用戶核心使用場景
從使用場景的屬性劃分來看,ChatGPT的應用呈現出明顯的“生活化”趨勢。截至去年,其在工作相關任務(47%)與非工作相關任務(53%)的使用占比基本持平;而今年最新數據顯示,非工作相關任務的使用占比已飆升至73%,工作相關任務占比則降至23%,非工作場景已成為用戶使用ChatGPT的主流場景。
若進一步細分任務類型,可發現用戶對ChatGPT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實用指南、信息獲取、內容創作、技術咨詢等領域,具體涵蓋輔導學習、產品選購、語言翻譯等多樣化需求。

【世界各地用戶使用ChatGPT的主流場景】
以下為各任務類別的詳細劃分及使用占比:
類別? | 詳情/子類別? | 使用占比? |
實用指南 | 輔導/教學、實用建議、創意構思 | ~29% |
信息獲取 | 事實、時事、產品、食譜 | ~24% |
內容創作 | 起草、編輯、總結、翻譯(其中約三分之二是對用戶文本的編輯) | 約占整體對話的24%;約占工作對話的40% |
技術幫助 | 編程(4.2%)、數學(3%)、數據分析(0.4%) | ~5% |
多媒體 | 圖像生成、分析、其他媒體 | ~7% |
自我表達 | 人際關系/個人反思(1.9%)、游戲/角色扮演(0.4%) | ~2.4% |
ChatGPT日常任務實用提示模板
基于上述核心使用場景,我們提煉出各類別下高頻任務的提示模板,用戶可根據實際需求調整參數,快速生成符合預期的AI響應。
實用指南類
該類別聚焦輔導學習、流程指導、創意構思等需求,幫助用戶解決具體問題或獲取針對性建議。
任務1:輔導學習
提示模板:“請擔任我[具體學科,如數學/計算機科學]的導師,以[初級/中級/高級]學習者的理解水平,向我解釋[具體概念,如微積分中的導數/Python中的函數]。請結合簡單易懂的實例輔助說明,并在結尾提供2道練習題用于鞏固。”
任務2:流程指導
提示模板:“請詳細講解完成[具體任務,如撰寫學術論文/搭建個人博客]的步驟,明確指出過程中需避免的常見錯誤,并提供1條行業專家級的實用建議。”
任務3:創意頭腦風暴
提示模板:“請圍繞[具體項目/目的,如校園環保活動/產品營銷方案],生成[X個,如5個/8個]切實可行且具有獨特性的創意想法,以幫助我解決[具體問題,如活動參與度低/產品知名度不足]的難題。”
示例:請圍繞“社交媒體推廣個人博客”這一目的,生成5個切實可行且具有獨特性的創意想法,以幫助我解決博客訪問量下降的難題。
輸出:


2. 信息獲取類
該類別專注于事實查詢、內容總結、多選項對比,幫助用戶高效篩選和整合信息。
任務1:事實調查
提示模板:“請提供關于[具體主題,如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人工智能倫理法規]的最新信息,以簡潔的解釋形式呈現,并包含3個可直接落地的行動要點。同時,需注明所有信息來源,便于后續事實核查。”
任務2:內容總結
提示模板:“請將[具體內容,如某篇行業報告/某場學術演講]的核心內容,提煉為[X個,如3個/5個]要點,確保語言風格符合[目標受眾,如企業管理者/學生群體]的閱讀習慣。”
任務3:多選項對比
提示模板:“請在[具體使用場景,如小型企業辦公/個人日常娛樂]下,對[選項A,如Office 365/蘋果MacBook]與[選項B,如WPS Office/聯想小新Pro]進行全面對比,梳理兩者所有相關差異,并按重要性從高到低排序呈現。”
示例:請在“機構數字化轉型”這一使用場景下,對“面向機構的智能AI系統”與“行業級智能代理工具”進行全面對比,梳理兩者所有相關差異,并按重要性從高到低排序呈現。
輸出:




3. 內容創作類
該類別覆蓋文本起草、優化編輯、語言翻譯等需求,適用于工作文檔、個人內容等多種場景。
任務1:文本起草
提示模板:“請圍繞[具體主題,如產品上線通知/項目進展匯報],撰寫[文本類型,如郵件/報告開頭/博客正文]。內容需面向[目標受眾,如客戶/領導/粉絲],保持[語氣風格,如專業嚴謹/輕松活潑/富有創意],控制在[字數限制,如300字/500字]以內,并包含明確的行動呼吁(如“請于3日內回復”“點擊鏈接了解詳情”)。”
任務2:文本編輯
提示模板:“請修改以下文本,使其風格更符合[目標風格,如正式商務/友好親切/有說服力/簡潔凝練]:[粘貼待修改文本]。修改后內容需適配[具體任務,如商務談判郵件/社交媒體文案]及[目標受眾,如合作伙伴/年輕用戶]的需求。”
任務3:語言翻譯
提示模板:“請將以下內容翻譯成[目標語言,如印地語/日語],確保譯文語言自然流暢,且符合原文語境:[粘貼待翻譯文本]。”
示例:請將以下內容翻譯成印地語,確保譯文語言自然流暢,且符合原文語境:n8n是一款開源的代理構建、工作流自動化和集成工具,旨在幫助你連接應用程序并構建代理式工作流程。n8n與其他自動化工具不同,因為它提供了多種自行托管的選項,這使得更具靈活性并避免了供應商鎖定。作為一款無代碼/低代碼工具,n8n使沒有編程背景的人能夠無需編寫一行代碼就構建強大的自動化管道。
輸出:

4. 技術幫助類
該類別針對編程調試、數學解題、數據分析等技術需求,為用戶提供專業解決方案。
任務1:代碼調試
提示模板:“以下是我的代碼:[粘貼待調試代碼],運行時出現如下錯誤:[粘貼錯誤提示信息]。請解釋錯誤產生的原因,并提供修正后的代碼(需附帶關鍵步驟注釋),修正需遵循最新的編程語言規范與指令。”
任務2:編程開發
提示模板:“我需要使用[編程語言,如Python/Java],結合[具體要求,如實現用戶登錄功能/處理Excel數據],完成[具體任務,如開發一個簡易計算器/搭建數據可視化模型]。請提供可正常運行的代碼及詳細的文檔說明(包含環境配置、功能解釋)。”
任務3:數據分析
提示模板:“我擁有一份關于[數據主題,如某平臺用戶消費行為/某地區氣象數據]的數據集,具體描述為:[簡要說明數據維度、規模等信息]。請指導我如何分析該數據集以得出[具體見解,如用戶消費高峰時段/季度氣溫變化趨勢],并提供用于實現[具體任務,如數據清洗/趨勢可視化]的[Python代碼/圖表類型建議],同時附上相關操作解釋。”
示例:我擁有一份關于“各類推文情感分析”的數據集,包含推文內容、發布時間、情感標簽等維度。請指導我如何分析該數據集以找出“推文產生積極情感的時間規律”,并提供用于實現“時間規律可視化”的Python代碼及圖表類型建議,同時附上相關操作解釋。
輸出:


5. 多媒體類
該類別專注于圖像生成、編輯與分析,滿足用戶對視覺內容的創作與處理需求。
任務1:圖像生成
提示模板:“請生成一幅[風格類型,如卡通風格/寫實風格/信息圖風格]的圖像,畫面內容需描繪[具體場景或概念,如“未來城市交通”/“碳中和生態系統”]。圖像需符合[格式要求,如簡約風格/明亮色調/細節豐富],并適配[縱橫比,如16:9/1:1]的尺寸比例。”
任務2:圖像編輯
提示模板:“請對以下圖像進行編輯(圖像描述:[詳細描述圖像內容,如“一張包含產品的白底照片,產品為黑色耳機”]),具體修改需求為:[明確修改內容,如“將背景顏色改為白色”/“刪除圖像右上角的文字”/“添加品牌logo至圖像右下角”]。請保持圖像其余部分不變,確保修改后效果自然。”
任務3:圖像分析
提示模板:“請分析以下圖像[上傳/參考圖片],先對圖像內容進行完整描述,提煉關鍵信息要點,再說明如何將這些信息用于具體場景。”
示例:請分析以下圖像(圖像描述:“一張包含Qwen3-Next模型架構的示意圖,標注了輸入層、編碼層、解碼層及輸出層的核心模塊”),先對圖像內容進行完整描述,提煉關鍵信息要點,再說明如何將這些信息用于“關于Qwen3-Next的技術報告”。
輸出:

工作相關類
該類別聚焦工作場景中的決策支持、會議梳理、報告撰寫等需求,提升工作效率。
任務1:決策支持
提示模板:“我當前需在[選項A,如“選擇A供應商合作”/“采用云端部署方案”]與[選項B,如“選擇B供應商合作”/“采用本地部署方案”]之間做出決策,以應對[具體情況,如“項目成本控制需求”/“數據安全合規要求”]。請創建一份決策矩陣,涵蓋成本、收益、風險三個核心維度的對比,并基于分析結果推薦最優選項。”
任務2:會議記錄梳理
提示模板:“以下是某場會議的原始記錄:[粘貼會議記錄文本]。請將其轉化為清晰的行動事項列表,每條事項需明確負責人、截止日期及下一步具體操作。”
任務3:報告撰寫
提示模板:“請為[具體項目/想法]起草一份1頁的提案報告,內容需包含問題陳述、擬議解決方案、預期收益、潛在挑戰四個核心模塊,并按照[格式要求,如PDF/Word文檔/PPT幻燈片]的呈現邏輯組織內容。”
示例:請為“基于E20燃料的汽車動力方案”起草一份1頁的提案報告,內容需包含問題陳述、擬議解決方案、預期收益、潛在挑戰四個核心模塊,并按照PDF文檔的呈現邏輯組織內容。
輸出:基于 E20 的燃料——是解決方案還是另一個問題?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fsRJTm_oS3p6jXGJIE7xYNBnPZmmOsg2/view?usp=sharing??
7. 自我表達類
另一些人們使用 ChatGPT 的常見用途是“自我表達”。這包括向 ChatGPT 尋求戀愛建議、反思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或者用于游戲或角色扮演。雖然這些任務同等重要,但這些任務的提示語都是個性化的。因此,這里沒有使用模板,而是提供了一些通用的建議供你參考:
該類別涵蓋人際關系咨詢、個人反思、互動游戲等個性化需求,因場景高度私人化,無固定模板,以下為通用使用建議:
- 理性看待AI建議:ChatGPT雖能理解人類情感,但并非真實人類,其建議需結合自身情況判斷,不可盲目遵循。
- 明確需求描述:提供詳細的個人場景與需求,可要求AI在給出建議時同步提示潛在風險或注意事項。
- 注重信息安全:避免向AI分享個人機密信息(如銀行卡號、隱私事件),若遇到不安內容,及時與親友溝通。
上述幾類主流任務提示能夠幫助你在日常工作中順利使用 ChatGPT 完成大部分任務。
ChatGPT用戶群體特征分析
OpenAI的研究報告同時揭示了ChatGPT用戶群體的關鍵特征,反映出產品用戶結構的演變趨勢:
- 年齡分布:20-30歲用戶是核心群體;30歲以上用戶則更傾向于將ChatGPT用于工作場景,如報告撰寫、決策輔助等。
- 性別比例:產品初期男性用戶占比高達80%,而當前男女用戶比例已基本持平,性別差異顯著縮小。
- 地域分布:高收入國家曾是主要用戶來源地,但目前低收入與中等收入國家的用戶增長更為迅猛,成為用戶規模擴張的核心驅動力。
- 教育背景:受過高等教育的用戶,更傾向于將ChatGPT應用于工作相關任務,如專業文檔撰寫、技術問題解決等。
此外,報告中一組數據尤為值得關注:今年以來,與ChatGPT進行“良好互動”(如獲得有效幫助、體驗流暢)的用戶數量,較“不良互動”(如響應不符合需求、溝通低效)的用戶數量增長超4倍,這表明ChatGPT的用戶體驗正持續優化。
結語
ChatGPT的應用場景已突破“專業工具”的單一定位,逐步滲透至日常學習、生活、娛樂等多元領域,無論是20歲的學生、30歲的職場人,還是更高年齡段的用戶,都能從中找到適配的功能。數據證明,它既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助手”,也是陪伴生活的“伙伴”,其應用邊界正由用戶需求不斷拓展,而非技術本身所限制。
對于用戶而言,可充分利用ChatGPT的多樣化功能,高效處理工作任務、解決生活難題,但需始終保持理性:盡管ChatGPT的交互能力持續進化,但仍未達到“完美”水準,對其輸出的信息(尤其是事實性內容、專業建議),務必進行事實核查與人工審查,確保信息的準確性與適用性。
原文標題:??700 Million People Use ChatGPT Weekly: Here’s What They’re Doing With It!???,作者:??Anu Mad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