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小鎮:當智能體開始過上自己的生活 原創
“ 在初始化場景下,讓AI離開人類的干擾,讓AI自主的生活將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場景。”
最近斯坦福的實驗室開源了一個名為“Generative Agents”的項目,別名又為“斯坦福小鎮”,主要核心在于"AI與AI的智能交互",這個項目包含25個由AI驅動的智能體(代理)。這些智能體只有預設的身份和初始記憶,其所有的行為都是由AI驅動產生。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idea。即便是目前AI大火的趨勢下,大部分人做的Ai產品都只圍繞著人與AI之間的交互,比如各類翻譯產品、智能問答產品、客服產品等等,關注AI與AI之間的聯系以及觀察他們之間碰撞的火花,確實是一個很新穎的點。

之前就有人做過讓ChatGPT自己生成代碼,再把它生成的代碼拋回給GPT,讓其自己修改代碼、解決bug的實驗,實驗效果蠻不錯,也由此可以窺探出AI其實擁有自我迭代進步、更新的能力。
但是本質上還是需要人一步一步引導著GPT往下做,這時候可以假設一下,倘若讓一個AI扮演“程序員”,讓另一個AI扮演“測試人員”,整個代碼的產生和修改過程都交給他們,而人類只需要提供一個最初的程序需求,能否由這2個AI自我迭代后產生符合我們需求的代碼?
這就是AI與AI交互的思維,而斯坦福小鎮基于這一點創建了一個簡單的模擬小鎮人生。
25個智能AI生活在小鎮里,它們并不知道對方是AI,都基于自己的“記憶種子”本分的生活著,與其他AI交互對話。盡管有很多沙盒游戲包含了類似的NPC,但往往是預設了大量的邏輯和規則。而這個DEMO的意義在于探討AI驅動智能體的可能性,從而可以不再受限于預定的規則。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斯坦福小鎮。
基礎設定
記憶種子
每個智能體會有一個初始的記憶種子,主要描述了該智能體的性格、平時喜好、與別的智能體的關系,等等...
智能體通過行為(action)和世界交互,智能體之間通過自然語言交流。
智能體交流
智能體以完全自然的語言相互交流。智能體知道其所在區域的其他智能體。生成智能體架構決定它們是經過還是參與對話。這個我后續會詳細說明。
環境交互

《Smallville》以一個小鎮的常見設施為特色,包括咖啡館、酒吧、公園、學校、宿舍、房屋和商店。它還定義了使這些空間具有功能的子區域和對象,例如房子中的廚房和廚房中的爐子
智能體們就像在一個簡單的電子游戲中一樣在《Smallville》中移動,進出建筑物,導航地圖,接近其他智能體。智能體的運動是由生成智能體架構和沙盒游戲引擎指導的:當模型指示智能體將移動到一個位置時,項目在《Smallville》環境中計算到目的地的行走路徑,智能體開始移動。
引申設定:突發社會行為
在項目中,生成智能體通過相互作用交換信息,形成新的關系,協調共同的活動。這些社會行為是突發**的,而不是預先編程的。
信息擴散
智能體可能會進行對話——當它們這樣做時,信息可以從代理傳播到代理。
例如,在山姆和湯姆在雜貨店的一段對話中,山姆告訴湯姆他參加了地方選舉:
- 山姆:嘿,湯姆,最近怎么樣?
- 湯姆:很好,謝謝。有什么事嗎?
- 山姆:嗯,我想和你談談。實際上,我要參加即將到來的地方選舉,競選市長。
- 湯姆:真的嗎?真是個好消息!你為什么要競選?
- 山姆:我參與地方政治已經很多年了,我真的覺得我可以為我們的社區帶來改變。另外,我想把新的想法和觀點帶到談判桌上。
那天晚些時候,山姆離開后,湯姆和約翰從另一個渠道聽到了這個消息,他們討論了山姆贏得選舉的可能性:
- 約翰:我聽說薩姆·摩爾要參加地方選舉。你認為他獲勝的可能性大嗎?
- 湯姆:我認為他很有機會。他一直在社區里努力工作,我想他會得到很多支持。你覺得呢?
- 約翰:我覺得他參選很好。我很想知道還有誰參選,以及選舉結果如何。
漸漸地,山姆的候選資格成為了鎮上的話題,一些人支持他,另一些人則猶豫不決。
(智能體會根據聽到的內容 / 自身的性格 對此做出判斷)
?
?本文轉載自???AI探索時代??? 作者:DFi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