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網的接入相關的MAC地址列表
無線網的接入相關的MAC地址列表,MAC地址列表是一個很普通的問題,但我們如何對MAC地址列表進行更精確的設置,給我們的使用到來方便呢?
前段時間遇到了個怪問題,如圖所示,AP-1在分布層交換1處接入,AP-2在分布層2處接入。RF終端1通過無線網訪問服務器。但當RF在AP-1和AP-2之間漫游了幾次后RF就只能在AP-2區域正常使用,一到AP-1區域就大量丟包。
無線網的接入MAC地址列表
實際上RF-1連接是正常的,通過其他的無線電腦測試也是正常。百思不得其解。經過仔細分析,最后確定原因就出在AP的接入,當然RF的網絡管理性能不足也是一個方面,但此處不做討論。只是通過RF引出了這個網絡問題。
在原來的想法中,我以為只要所有AP有一個SSID,處于不同頻段,同在一個VLAN這樣就可以實現很好的無縫漫游。實際上并非如此。如果AP-1和AP-2通過不同的分布層交換連接到核心,核心在處理無線終端RF時就存在一個延遲的問題,因為RF要訪問的是另一個網段的服務器,核心交換要對RF數據封包做路由,網絡核心交換機做路由封包時會先從緩存拾取MAC地址列表。
核心交換是端口交換,每一個端口都維護一個MAC地址列表,當地址存在時,就會直接轉發而不是所有端口都廣播。而由于RF做了漫游動作,所以核心交換機的兩個端口都會存在RF的MAC地址列表記錄。此時核心交換機就要根據終端發來的ICMP確認真正來源,由于RF的網絡管理功能并不是很強悍。
所以就可能存在一個小概率事故,RF沒有及時和核心交換做來源確認,核心就會一直吧這個MAC地址列表作為snooping做等待處理,雖然是等待處理,但對于請求的數據包并未丟棄。而仍然是從緩存表里確認數據來源,將數據拋給指定端口。這樣就造成了部分數據去AP-1。部分去AP-2,自然會出現丟包。
所以在設計這種交叉漫游的AP無線網絡時,一定要保證AP在接入層的一致性,AP-1和AP-2在做網絡接入時連接到同一個分布層設備就不會出現這種狀況,這也是在設計無線網絡時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