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線部署談共享無線局域網的發展
面對鋪天蓋地地無線覆蓋,不知道這樣的建設是否得到全面的統籌規劃。無線競爭激烈的現下,部署問題應該也是能提前能想到的,面對這些難題,共享無線局域網是否能實現?無線體驗是否能消滅地域差異?
隨著國內3G網絡的普及和業務翻新,WLAN應用出現了新的發展契機。3G的廣覆蓋和WLAN系統的高容量已經形成互補,對于一些頻率資源少或是使用低頻段的運營商,這樣的互補需求更為迫切。
中國聯通陜西省分公司周雙陽分析,3G的不斷普及和市場發展培育了良好的寬帶市場,用戶已經開始希望擺脫傳統線纜的束縛;隨著3G用戶的不斷增加,以目前3G網絡容量,在熱點地區和一些室內區域,將面臨無法完全滿足所有用戶無線寬帶接入的局面;同時,市場還要求通信價格進一步下降。這一切使得WLAN系統更加具有存在的價值,從其發展狀況共享無線局域網問題還有待深入研究。
三大運營商加緊部署
經過此前兩年大規模的WLAN建設,國內運營商在覆蓋和用戶基數等各方面均有了較大的突破。其中最大手筆的是中國電信“天翼寬帶”全業務寬帶品牌的發布,據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孫康敏介紹,目前WLAN熱點覆蓋已達10萬個。據悉,目前各大城市的天翼無線寬帶、WLAN熱點已覆蓋多數星級以上酒店、各大書城、圖書館、展覽館、知名餐廳、咖啡店和電信營業廳等,新增熱點將主要覆蓋學校、政府公共辦事大廳、醫院、汽車4S店、酒店等各類公共場所。
另一方面,關于TD無線城市建設,中國移動將搭建公共信息平臺,普及城市的信息服務,扶持應用開發伙伴,加速無線城市應用,打造十大示范城市,樹立無線城市的標桿。不少地方正在加緊TD無線城市布局。去年,廈門市建成第一個基于TD技術的“無線城市”。據悉,武漢移動也正布局“TD無線江漢”。
WLAN也是重要活動中必不可少的身影。目前,上海世博園區基本完成WLAN建設,“3G+WLAN”已延伸至上海世博園區的每一個角落,世博期間,上海移動和上海電信構造的“無線城市”讓所有的參觀者始終可以位于信息場內。此前首屆“博鰲國際旅游論壇”在海南舉行,海南聯通采用“WCDMA+WLAN”混合組網,實現WLAN峰值速率54Mbps。
海南聯通共投入資金近4000萬元,做了新建WLANAP點、新增會場寬帶端口等工作,以確保論壇充足的帶寬資源。
與規模建設同步,WLAN預研工作也加緊開展。目前,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聯合發起、經國務院批準的CNGI(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項目)已經啟動,中國移動承建的WLAN示范項目將實現高質量的網絡視頻應用(如VOD點播),H3C基于802.11n、IPv6技術的WLAN設備中標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CNGI應用示范項目,并成功部署在中國移動研究院、北京移動、上海移動、南京移動、深圳移動等處辦公大樓。
規模部署引發憂患,共享無線局域網成難題
隨著網絡覆蓋范圍的不斷拓展,用戶和業務應用的增加,多套同類系統在同頻率段的應用,一些系統更深層次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周雙陽認為主要表現在市場盈利、運營維護、網絡安全、無線干擾等方面。
WLAN網絡覆蓋規模與良好的用戶體驗并非成正比,盲目的大規模部署而忽略需求的分布規律,將造成網絡資源的極大浪費,提高網絡運營成本。中國電信廣州研究院葉銀法指出,覆蓋目標的確定可根據已建WLAN和2G/3G網絡的業務統計數據與網絡運行數據,結合地理信息所獲得的基礎數據(如樓宇情況、人口情況、用戶情況、業務情況等)及現場勘查情況等綜合因素確定。3G+WLAN混合組網覆蓋應采用分層結構,原則上3G覆蓋范圍應不小于熱點內的WLAN覆蓋范圍,反之,WLAN網絡覆蓋范圍則不必與3G覆蓋范圍相同。
相比而言,系統干擾是國內WLAN建設的較為獨特的問題。從技術角度,WLAN在同一地點一張網最多用3個頻點,如果要建第二張WLAN網,將很容易引起同頻鄰頻干擾,網絡質量難以保證。H3C運營商解決方案部部長孫暉向記者分析,由于WLAN使用的2.4GHz頻段為開放頻率,目前國內分配的2.4G頻段只有3個之間不存在干擾的頻點,運營商、企業和個人都可使用,而且在該頻段內還有微波爐(2.45GHz)等電器的使用。這些都可能給WLAN的大范圍應用帶來不確定因素,多WLAN運營商同時覆蓋相同區域將不可避免帶來互相干擾,從而降低網絡質量。因此,多運營商共享WLAN的運作模式被提上日程。
多運營商共享無線局域網仍存瓶頸
多運營商共享無線局域網系統可分為漫游和非漫游兩種。孫暉告訴記者,漫游是通過運營商之間簽訂漫游協議,共享運營商互相獨立覆蓋的區域(如運營商1覆蓋A區,運營商2覆蓋B區,運營商通過漫游實現A和B區完整的覆蓋要求);非漫游解決方案主要通過多個運營商共享一個物理AP,運營商可向用戶提供各種不同的業務和應用,采用不同的安全機制,比如:運營商1可以接入基于WEP的業務,數據速率可以是1Mbps和2Mbps;運營商2可以接入基于WPA的業務,數據速率可以是1Mbps,2Mbps和5.5Mbps;運營商3可以接入基于RSN的業務,數據速率可以是1M,2M,5.5M或11Mbps。這樣即使是運營商采用了不同的安全策略、業務策略和計費策略,依然能夠實現WLAN接入網的共享。
孫暉分析,邏輯AP的實現方式有多SSID方式和共WEBPortal方式。此外還包括分片建設網絡共享、第三方認證計費方案。漫游方式除了共享無線局域網接入網以外,還共享傳輸和接入認證系統,適合某一運營商在某地接入和傳輸資源都占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但缺點是需各運營商開放認證計費接口,需中間服務器,對現有系統改動大,不利于運營商根據情況靈活開展業務,傳輸資源很容易出現瓶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