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云提供商們避而不談的風險
對于云計算的喧鬧,我一直保持著比較保守的態度,但現在也不得不承認企業們向云的遷移進程比我想象中要快得多了,尤其是微軟在Windows 8中對云計算的全方位應用會讓這一幕愈演愈烈。
但我并不確定,他們是不是用了足夠的時間來考慮這一點。
公共云服務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你不用在本地存儲上花錢,不用買服務器,甚至電費也會省掉不少……而且還可以少雇幾個IT員工了。你所要做的只是坐在屏幕前,在云供應商給你的服務器實例的圖標上用鼠標點來點去。你再不需要去管什么機箱機架,甚至連怎樣操作虛擬機都不用懂,還有什么能比這更好?
總的來說,人們目前對云計算的關心主要在數據傳輸速度和網絡延遲這些無關痛癢的地方。現在,連邊遠的鄉村都已經鋪上了光纖享受百兆網速。云計算中網絡之間的延遲可能只比局域網慢那么一丁點兒而已,云服務商好像就站在你的面前,而不是500公里之外。這就是公共云價值的核心:公共云服務看起來就像是本地資源一樣。
但在可用性上,這里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猜猜會發生什么?這些光纖網線并不能保證安全,一旦它們出現大問題,云計算的價值就會土崩瓦解。
你的辦公室和云供應商之間的延遲可能只有10毫秒,但如果在500公里之外,有一臺粗心的挖掘機把你們之間的光纖連根拔起,這個延遲就會變成遙遙無期,幾百名員工會突然間什么事都做不了。現在,如果互聯網上不了,企業的員工們至少還可以在局域網上工作,訪問本地的服務器和硬盤。
云提供商會說他們準備了額外的數據連接,但是它們必須要安排得非常分散,需要避免數據節點過于集中的問題。兩條進入大樓的光纖能夠解決挖掘機的問題,但如果是一場颶風呢?現在的自然災害可是越來越多了。
對于大型企業來說,在目前的情況下自然災害還不會影響到整體的運營,洪水風暴可能會吞噬掉一個數據中心,但不會讓地球另一邊的辦公室停止工作。但如果自然災害毀掉了一個大型的云數據中心,那么托管在這里的所有業務都會受到影響。云供應商會說他們擁有災難恢復計劃,但實際上他們很少考慮到這些毀滅性打擊,在他們的災難恢復計劃中,宕機時間不會按天、周或月來計算。但對于這些將IT底層架構遷移到云中的企業,哪些能夠經得起一個月的時間與他們的企業數據隔離呢?
云計算很迷人,但它同時也把我們帶入一條危險的道路,盡管很多人不承認這一點。我們可能省下一些錢,但卻要冒上丟失本地的數據的危險。如果你決定“全部”進入云,實際上你并不只是把數據托付給了云提供商,而且賭上了企業的未來。
原文地址:http://www.infoworld.com/d/data-center/the-cloud-hazard-no-one-talks-about-173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