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E杰出工程師:人工智能與Ceph,為什么是天作之合?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目前,雖然每GB的儲存成本平均每年下降25%,但持平的IT預算并不能滿足預計每年40%的數據增長需求。IT顯然需要尋求一種更經濟的方式來儲存其數據。
軟件定義儲存無疑是一種更為合適的解決方案。軟件定義儲存將物理儲存硬件(數據平臺)與數據儲存管理邏輯或“智能”(控制平臺)分隔開來。它無需專有的硬件組件,因此IT可以利用現成的低成本商業硬件。
作為當前最受歡迎的OpenStack軟件定義儲存解決方案,Ceph具有超強的可縮放性,可從單個儲存設備擴展為經濟高效的云解決方案。它還可以提供領先的儲存功能,例如統一塊和對象、精簡供應、糾刪碼和緩存分層。而且,Ceph能夠自我修復和自我管理。
Lars Marowsky-Brée SUSE杰出工程師、Ceph顧問委員會成員
作為Ceph界的大咖, SUSE杰出工程師、Ceph顧問委員會成員Lars Marowsky-Brée對于開源、高可用性和分布式系統等領域有著深入研究。Cephalocon APAC 2018大會期間,51CTO記者有幸采訪到了他。
SUSE聚焦中國市場,構建生態
在談及中國企業對于Ceph的態度時,Lars認為,中國企業對Ceph的貢獻度是非常大的,SUSE在中國的合作伙伴和客戶對Ceph熱情非常高,參與度也越來越緊密。很多合作伙伴都有很大的專業團隊對Ceph進行開發,這些都讓他感到非常欣喜。
同時,他表示,中國是非常有潛力且巨大的市場,很多新的應用、新的解決方案層出不窮,也能夠有更多、更廣泛的客戶基礎測試這些解決方案。所以與其他一些地區相比,中國參與度是很高的,未來的潛力也是非常大的。
目前,SUSE也正在聚焦中國市場,能夠讓優秀的解決方案更好、更快的被中國市場所接納、應用。SUSE所開發的Ceph系統界面,推出的第一個外文版本就是中文版本。
SUSE在軟件定義存儲方面,Ceph將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方向。作為整個Ceph領域最為舉足輕重的參與方,SUSE的核心目標就是要把Ceph打造成為企業級高可用性、高穩定性、高可擴展性,以及讓用戶能夠輕松部署的存儲解決方案。
SUSE也推出了基于Ceph的SUSE Enterprise Storage解決方案。其最大優勢就在于具備高度可伸縮性和可恢復性,能夠大幅降低IT成本,幫助企業無縫適應不斷變化的業務和數據。
作為整個開源領域的領軍企業,SUSE正在和Ceph開源社區開展緊密合作。例如,SUSE把編寫的源代碼直接提供給開源社區,再通過開源社區引入到產品開發中。同時,SUSE也跟Ceph顧問委員會有非常緊密的關系,將進一步攜手開拓Ceph的解決方案。
人工智能與Ceph是“天作之合”
人工智能的發展勢必將帶來海量的數據,例如機器學習要把海量數據輸入到機器才能不斷的學習,這就使得這些數據必須是可獲得、容易獲得的,這將帶來海量數據存儲的問題。與此同時,IOT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5G時代的到來,都會給企業帶來大量的數據。
Lars表示,Ceph正是存儲這些海量數據最佳的解決方案,尤其作為分布式存儲的解決方案,非常適合應用于AI、機器學習領域,Ceph可以和機器學習完美結合,可以稱之為是一種“天作之合”。
AI和機器學習反過來作為一種工具也能夠促進和提升Ceph的性能,在Ceph中有海量性能的優化、結點路徑的優化。相比人工的低效率,如果利用AI、機器學習技術,就能夠通過高效優化路徑結點的方式提升Ceph的性能,因此,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
作為開源軟件的領導者,SUSE也正在和各個合作伙伴推動Ceph的發展。
一方面,SUSE已經與SAP達成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SAP已經選取了SUSE的存儲解決方案納入到其IOT解決方案當中,同時也會把SUSE作為推薦架構集成到提供給客戶的解決方案當中。
另外,SUSE也正在和Ceph社區緊密合作,積極利用AI和機器學習作為工具促進Ceph的性能,進一步提升和優化Ceph的性能。
CIO應用Ceph應先小范圍嘗試
對于企業CIO應用Ceph需要注意的問題,Lars建議應從一個小的項目開始,不要一下全部擴展到所有數據庫的應用。由于Ceph本身的可擴展性很強,可以非常輕松的進行擴展,所以可以先進行小范圍嘗試,取得成功的經驗后再進行擴展。
尤其針對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據增長量非常快的行業,以及數據類型非常多樣化的企業,都需要一個高性能的存儲解決方案來支撐業務的發展,因此,這些企業應該盡早了解并且應用Ceph。
Ceph作為一個開源的解決方案,也能夠讓企業并不僅僅被困于某一個解決方案商,應用范圍也不會受限于某一個企業,同時對于合作伙伴的接口也都是開放的,能夠更好的留住合作伙伴,更好的集中精力做企業更擅長的事情,從而取得商業上的成功。
企業擁抱Ceph應用前景廣闊
傳統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在擁抱Ceph方面有哪些不同?
Lars認為,相比而言,互聯網企業可能更容易擁抱Ceph。由于互聯網企業本身數據量非常大,業務成長速度快,這就需要一個高可擴展的存儲解決方案來應對增長。同時,互聯網行業大部分是新興企業,并不會像傳統行業有很多歷史遺留的系統和原有IT投資。因此,企業可以從一片白紙上描繪藍圖,直接進行Ceph部署。
而傳統企業也正在面臨著海量數據的挑戰,其數據增長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因此,對于傳統企業來說,高性價比的存儲解決方案將成為更加實用的選擇。在私有云環境下,這些企業有很多核心數據需要保存,例如醫院有很多醫療檔案、醫療信息,銀行有很多金融數據都需要進行妥善的存儲。對于這些企業而言,Ceph無疑是非常好的一個解決方案,它能夠很好與NSF、Windows、Linux等企業原有的系統實現很好的對接。所以,Ceph在傳統企業的應用也是非常廣泛的。
隨著Ceph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把傳統應用遷移到Ceph上。基于Ceph應用的數據量越來越大,未來整個應用場景、案例以及行業將會越來越廣泛。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