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十年,有你的故事你的喜悲嗎?
不知不覺,區塊鏈已經十年了。或許,大部分人聽說或者開始接觸區塊鏈也就在這一兩年,但,這十年,區塊鏈做到了,從默默無名到聲名大噪;這十年,技術有長足的進步,而世界也因此改變了很多;而這十年,區塊鏈正在記錄下來……
現在,我們處于另一場寧靜革命之中:區塊鏈。
比特幣:第一款勢不可擋的應用
比特幣是第一個重大區塊鏈創新。這是一種數字貨幣實驗。比特幣現在的市值在一百到兩百億美元之間,而且有數百萬人用于支付,包括一個龐大且不斷成長的匯款市場。
在比特幣出現之前,還沒有人能夠創造出一種無法被黑客入侵的金融協議。銀行和支付系統均多次遭遇黑客的攻擊。在過去的十年里,比特幣從未脫軌。沒有安全漏洞。沒有51%的攻擊。即使比特幣仍有不完善之處,這也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免于黑客攻擊這種特性,使得比特幣顯得如此重要。
區塊鏈:超越比特幣不僅僅是空想
首先,區塊鏈是一本公共電子總帳——類似于關系數據庫——可以在不同用戶之間公開分享,并創建一項不可更改的交易記錄,每個記錄都有一個時間標記,與前一個記錄相關聯。在這個時間線里每一次數字記錄或市場交易都稱為塊(block),這個塊允許開放或總賬系統內的用戶參與記賬。每個塊會鏈接到一個特定的參與人員。
區塊鏈只能通過系統參與者之間的達成一致進行更新,并且在輸入新數據時,這個區塊鏈不會被刪除,它包含系統中每一項交易的真實可核實記錄。
區塊鏈的顛覆之處,在于它解決了“信任”這個人性的問題,僅僅從技術角度出發,無法理解它的強大。
一些原本彼此并不信任的人或者團體,各自出一臺服務器,在大家彼此監督,大多數人遵守共識協議的情況下,能維護一份公認的記錄——這就足以打開無窮的想象空間。
區塊鏈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可以與這種虛擬貨幣分離開來,并用于組織之間的其他各種合作。世界上幾乎每一個主要的金融機構,目前都在進行區塊鏈研究,而且預期到了2017年,會有15%的銀行使用區塊鏈。
區塊鏈顛覆傳統產業、創造就業機會
當區塊鏈的浪潮襲來,抓住機會的不止有創業者。從傳統行業到互聯網,“舊勢力”們也開始紛紛擁抱區塊鏈。
當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選擇憑空制造痛點,開發出空中樓閣的“區塊鏈+”時,總會有真正腳踏實地的創業者們,在思考傳統行業“+區塊鏈”的可能。區塊鏈發展到現在,目前已經給金融、醫療、軍事、物流、防偽溯源、版權保護等領域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在將來,也將在更多的產業應用落地。
由于近段時間區塊鏈的狂熱,不少人積極涌入區塊鏈就業大潮。前段時間,媒體就采訪過一些大學畢業生,像一個211畢業的實習生,在一家區塊鏈公司實習,主要負責行業信息,實習工資為8000元,轉正后工資高達20000,而一般的上海211畢業生的實習工資為5000到6000左右,雖然這有可能是個例,但不得不說,區塊鏈行業的工資確實比其他行業的工資要高上不少。
很多人正在試圖,讓區塊鏈走出虛擬的數字世界,真正落地,賦能實體企業。而也有很多人,選擇投資區塊鏈和比特幣,將自己的可支配收入投入其中,以尋求更好的回報。
我們正處在技術革命的前沿,區塊鏈或將使我們能夠建設新的社會形態,新的金融體系,價值交換服務甚至政治體系治理。現在,我們很難預測區塊鏈將會往哪個方向走。而且,以過去十年區塊鏈進步的程度來看,將來或許可能比我們任何人想象得更快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