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三大運營商做了哪些?
2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京舉行媒體通氣會,介紹電信大數據分析、支撐服務疫情防控的總體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會上,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自疫情發生以來他們做了哪些支撐服務工作。
中國電信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電信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履行央企責任,在工信部的統一指揮下,充分發揮云網融合和大數據能力,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效的支撐服務。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中國電信黨組副書記邵廣祿
一、充分發揮大數據能力,助力“科學防治、精準施策”
1月24日,國務院、工信部相繼部署疫情防控大數據相關工作,中國電信隨即成立大數據支撐疫情防控專項工作組,相關人員放棄休假、迅速到崗,爭分奪秒、不分晝夜、連續奮戰,快速支撐疫情防控大數據需求。
目前,中國電信大數據平臺已部署近萬節點,數據實現分鐘級匯聚和統一計算。面對疫情,充分發揮大數據平臺及時、快速、安全等性能,向工信部等國家有關部門提供漫游用戶分析、重點人群流動等支撐數據和報告102份,開發應用模型及標簽20余個。各省公司配合當地政府部門,提供數據清單和分析報告600余份。
二、全力保障通信網絡和云服務高效暢通
中國電信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擔當,確保“抗疫”阻擊戰的通信服務和云服務高效順暢。累計出動客戶工程師/客戶經理6.5萬人次,為各級政府、衛健委和醫院等1.5萬家單位提供了重點保障,保障10萬多條專線電路,保障視頻會議5000多場,業務緊急開通2萬多條,為客戶新增需求提供保障7000多次。
三、充分發揮云網融合優勢,積極提供信息化應用支撐
中國電信充分發揮信息化主力軍和云網融合的優勢,為抗擊疫情提供多種信息化產品。
一是為政企客戶提供10余款抗疫信息化產品,包括天翼云會議、在線協同辦公、遠程教育、疫情防控等。二是為1.4萬家各級衛健委、醫院等重點客戶提供信息化服務保障,為各省發熱定點醫院提供專線提速服務。三是在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開通了“疫情防控線索征集”板塊。四是我們抽調黨員和業務骨干組成突擊隊,48小時將武漢市衛健委官網遷移至天翼云,訪問能力提高10倍。五是提前完成火神山醫院信息系統上天翼云工程,48小時完成交付,建成火神山醫院與解放軍總醫院遠程會診系統。六是聯合央視,高清直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在線觀看的云監工突破1.1億人。
四、履行社會責任,提供全面保障
為更好地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國電信及時推出了免停機服務、視頻會議服務、公益短信服務、重??焖匍_通服務、疫情監控平臺服務、大數據疫情防控排查服務等10余項特別服務措施。為各地防控指揮、醫療等重要人員累計開通5000多個號碼免停機服務,對各省赴湖北醫療隊在湖北期間的通信費用予以減免。云會議免費開放,已向3000多家政府、企事業單位,50多萬用戶提供公益服務,累計會議總時長50萬小時。我們配合各級政府部門發布預防疫情、公共衛生、道路交通等信息,支撐人民網、各省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公益短信發送工作,全網日均群發公益短信4.18億條。針對衛健委等重要部門快捷免費開通“來電名片”業務,累計下發165萬條,有效提高疫情防控聯系電話接通率。免費開通疫情預防公益彩鈴700多萬用戶。面向全國教育系統免費提供云課堂服務,開通學校1900多個,開通師生賬號160多萬。進一步強化網絡基礎設施及其支撐系統的安全防護,嚴防系統遭入侵、流量遭劫持、相關信息遭篡改,防止不良信息的傳播,云堤團隊累計處置攻擊超過3200萬次。此外,我們通過國務院國資委專用賬戶向湖北省捐贈4000萬元現金用于疫情防控。
下一階段,中國電信將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以決戰決勝的姿態,為盡快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有力支撐!
中國移動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移動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工信部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層層壓實防控責任,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保障和強力支持。
中國移動副總裁簡勤
首先,按照工信部統一部署,中國移動積極發揮通信行業大數據優勢,著力加強大數據分析,開展疫情態勢分析及預警預測,支撐疫情防控科學決策和精準施策。
- 一是加強統籌協調,組建疫情防控大數據分析支撐團隊。成立超過300人的集團、省公司聯合保障團隊,嚴格7*24小時大數據分析應急值守。
- 二是夯實技術基礎,強化智慧敏捷響應。運營全網集中化大數據平臺,實現對全網信令數據的統一采集、分析處理,確保大數據分析安全、及時、準確、可靠;打造智慧中臺,截至目前,敏捷響應各級政府部門400余次數據分析需求。
- 三是堅持依法合規,深化疫情防控大數據分析應用。在工信部的指導下,嚴格遵守國家《網絡安全法》等相關規定,依據《客戶入網協議》,依法依約使用大數據。采取嚴格的管理和技術防護措施,確保個人信息安全和大數據分析安全。
- 四是提供公益服務,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同步推進。創新提供“漫游地查詢”服務,通過短信自我查詢15天和30天內行程,解決部分客戶無法自證過往行程、無法返回居住地或工作地等問題,目前已上線,累計查詢超650萬人次。
其次,中國移動發揮自身網絡優勢,全力做好網絡保障、服務保障、防控保障“三個保障”,扎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 一是全力保障通信網絡暢通。啟動一級應急響應機制,針對全國3000余個重要醫院、1000余個重保疾控中心、5000余家黨政軍單位,有力保障了網絡平穩可靠運行。短時間內高質量完成武漢火神山、雷神山、方艙醫院等疫情處置醫院通信網絡建設任務。
- 二是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信息通信服務。為疫情防控指揮、醫務人員等90余萬客戶提供“愛心不掉線”免停機服務。向社會免費提供云視訊會議、線上課程、直播服務、人民日報疫情信息手機報、公益類視頻彩鈴、咪咕視頻等10余項特色業務。加快推進5G服務經濟社會民生,截至1月底已開通5G基站7.4萬個,發展670余萬5G套餐客戶。
- 三是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向湖北省捐贈5000萬元現金,為30個省防疫單位免費提供9000余臺“和對講”終端,減免1.48萬名參與疫情防控的一線醫護人員通信費。完善防控防范機制,加強員工關心關愛,確保疫情防控無死角,切實保障客戶、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下一步,中國移動將繼續把支撐服務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抓緊抓好。我們將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總要求,堅決貫徹落實工信部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大數據支撐工作,進一步抓實抓細網絡保障、服務保障、防控保障“三個保障”,為奪取抗擊疫情的最終勝利提供更加強有力的保障。
中國聯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中國聯通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履行通信企業責任,充分發揮大數據和通信網絡技術優勢,全力以赴支撐疫情防控。我們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中國聯通副總經理買彥州
一、運用“大數據”技術 全力支撐防控
中國聯通充分發揮特有的大數據多源、海量、融合的優勢,讓疫情防控做到“預測有據”,助力科學防控、精準防控,努力用科技打贏防控“阻擊戰”。
- 一是行動迅速。在工信部統一組織下,1月20日,中國聯通第一時間組建大數據專項工作組,迅速統籌資源,啟動相關工作。
- 二是對接及時。1月22日完成與國家衛健委、疾控中心和全國各省有關單位的對接,運用數據集中、智能等優勢,快速響應各方數據需求。
- 三是深化推進。1月26日,工信部陳肇雄副部長一行赴聯通大數據公司開展專題調研,并召開了疫情防控大數據現場調度會。中國聯通迅速落實調度會精神,把大數據支撐服務的重點進一步聚焦在支撐服務疫情態勢研判、疫情防控部署、流動人員的疫情監測等方面,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大數據支撐工作。
- 四是應用多樣。截止2月13日,中國聯通已經建立了“區域人口流動”等13個大數據模型,開發了基于人口流動的疫情防控、風險預報等大數據平臺,向各級疫情防控部門交付3017份數據分析報告,根據建立的大數據模型,算出特定時間段全國人口流動數據,特別是武漢到全國各省、市、區縣的人口流動數據,及時為各方提供決策支撐,助力實現精準防控、科學防控。
- 五是確保安全。我們始終注重加強疫情防控相關數據安全管理,以嚴格的技術和管理手段,既保證疫情防控需要,又確保廣大用戶隱私與數據信息安全。
二、啟動“應急”機制 確保網絡暢通
疫情發生后,中國聯通強化政治擔當,落實防控責任,把疫情防控作為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迅速形成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防控的局面。中國聯通第一時間在全系統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確保黨政指揮系統、重點客戶、廣大群眾的通信暢通。1月20日以來,累計值守人員15萬人次,為各級黨政等重點單位新開、擴容專線電路1182條,重點保障專線3.4萬條。
在湖北地區,中國聯通迅速完成湖北省疾控中心至所有地市專線電路擴容任務,為235所定點防控醫院進行網絡擴容,特別是在36小時內,我們完成了火神山醫院的移動通信網絡全覆蓋,還開通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大別山醫院建設的實時直播,增加了相關疫情防控工作的透明度。
三、采取“戰時”服務 實施便民惠民
為助力全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國聯通對廣大客戶推出一系列臨時特別服務措施:我們配合有關部門發放公益短信67億條,及時傳播疫情防控信息;我們對受疫情影響的2.5億用戶暫緩停機;我們大力推進線上業務辦理方式,用戶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交費、開戶、查詢等業務;我們應對疫情推出多個創新產品,例如配合“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向廣大中小學校推出“在線課堂”;為滿足“遠程辦公”的需求,推出“云視頻會議系統”;配合疫情檢測推出“5G+熱成像人體測溫”平臺,大大提高了體溫檢測的效率。
下一階段,中國聯通將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地方政府做好疫情防控的大數據支撐工作。堅持“兩手抓”,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我們新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