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支付密碼,網絡安全隱患還有哪些
“平時遇到比較多的網絡安全隱患是支付密碼,習慣用生日再加一些數字來設置密碼,不是特別安全。”10月7日,上海市民潘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參加2021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上海地區“網絡安全嘉年華”主會場活動后,了解到網絡安全并不僅僅局限在平時上網的領域,還出現在住酒店要防止隱形攝像頭、開門需要的人臉識別等領域。
作為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上海地區活動的品牌特色活動,網絡安全嘉年華主會場活動每年在松江舉辦。由上海市委網信辦聯合松江區委指導,松江區委網信辦主辦。
今年的“嘉年華”活動現場設置“體驗空間:網絡安全與智慧生活”、“互動打卡:紅色密碼、紅色傳承”、“小品觀演:身邊的網絡安全”、“少兒主播:守護網絡空間”、“知識比拼:網絡安全知識達人挑戰賽”、“嘉年華之夜:共建網絡安全,共享網絡文明”等體驗互動活動。
智慧城市為人們提供了更智能、更便利的生活環境,但便利的網絡環境以及個人信息的公開,必然會帶來各種各樣的網絡威脅。一旦遭受網絡威脅,對于個人、企業以及社會都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為了避免網絡威脅,防止個人、企業的數據外泄,隱私計算技術的價值開始凸顯。隱私計算技術在不暴露原始數據的情況下完成虛擬的聯合計算,實現數據“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化解了數據流通和隱私保護的矛盾,受到廣泛認可。
隱私計算由數據方、計算方和結果方三方搭建計算架構。其中,數據方是為執行隱私計算提供數據的組織或個人;計算方是指為執行隱私計算提供算力的組織或個人;結果方是接收隱私保護計算結果的組織或個人。每個參與實體可以承擔數據方、計算方和結果方中的一個或多個角色。
以銀行與電信運營商的合作為例,富數科技創始人兼CEO張偉奇向第一財經記者舉例稱,銀行擁有用戶的資金交易關系網,運營商擁有用戶的通話社交關系網,兩個關系網因為數據分別存在兩大企業而無法融合互補。在與中國交通銀行和中國電信的業務合作中,富數的多方安全圖計算方案,解決銀行側和運營商側通過圖計算技術,對雙方關系圖進行灰度染色,助力小微企業貸的團伙反欺詐。
《2021隱私計算行業研究報告》顯示,隱私計算受到大數據融合應用和隱私保護的雙重需求驅動,也是目前國內外政策法規的必然要求。國內市場規模將快速發展,3年后技術服務營收有望觸達100億~200億人民幣的空間,甚至將撬動千億級的數據平臺運營收入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