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VS 烏克蘭網絡戰之烏克蘭 IT 軍組建絕地反擊
據西方媒體報道,烏克蘭已經招募了數千名網絡安全專業人員組建IT軍,參與對俄羅斯的戰爭,烏克蘭志愿“IT軍隊”正在未知領域進行黑客攻擊。烏克蘭IT 軍隊的發展,是史無前例的,一個由政府領導的志愿部隊,旨在在快速移動的戰區中開展行動。IT 軍隊的任務正在通過一個單獨的 Telegram 頻道分配給志愿者。
到目前為止,已有超過 175,000 人訂閱該公共頻道加入,據信已經完成了多項任務。例如,該頻道的管理員要求訂閱者對超過25個俄羅斯網站發起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其中包括俄羅斯基礎設施企業,如能源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羅斯的銀行和官方政府網站。屬于俄羅斯國防部、克里姆林宮和通信監管機構 Roskomnadzor 的網站也被列為潛在目標,俄羅斯新聞網站緊隨其后。

俄羅斯軍隊對烏克蘭發起大規模進攻已經有數天了,軍隊在現實世界爭奪對各個城市和地區的控制權時,我們則更多的關注在網絡空間發生戰斗。
就在俄羅斯于2月24日對烏克蘭發動入侵之前,烏克蘭政府網站已經遭到分布式拒絕服務 (DDoS) 攻擊的破壞,網絡安全公司報告稱在該國數百臺設備上發現了一種新的破壞性惡意軟件,攻擊中使用的惡意軟件被命名為HermeticWiper,專家將其描述為偽裝成勒索軟件的擦除惡意軟件。這一攻擊浪潮是在烏克蘭政府網站因WhisperGate的活動而中斷幾周后發生的, WhisperGate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擦除惡意軟件,也偽裝成勒索軟件。
由于戰爭襲擊發生的時間節點,世界各國分析人事認為主要嫌疑人是俄羅斯國家支持的威脅行為者。在過去十年中,俄羅斯黑客經常被指控以烏克蘭為目標,包括對關鍵基礎設施造成重大破壞的攻擊。當然,是否有黑客渾水摸魚或激化戰爭,在當下輿論環境中,暫未有人提及。但是,我們不得不做這方面的假設,以便我們能夠看清整個網絡戰走向。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至少一些針對烏克蘭政府網站的最新 DDoS 攻擊是由俄羅斯黑客發起的,其中包括一些在俄羅斯網絡安全公司工作的黑客。其中一名自稱在一家未透露姓名的公司工作的人承認,如果雇主發現他們的下班后的活動,將被解雇。這些“愛國”黑客聲稱已經獲得了對烏克蘭政府電子郵件賬戶的訪問權限。他們計劃將其用于網絡釣魚攻擊,并且他們聲稱竊取了數據。
最近幾個月,蓬勃發展的Conti 勒索軟件團伙已承諾支持俄羅斯政府,并警告說,如果西方戰爭販子試圖以關鍵基礎設施為目標,他們將利用其“全部能力采取報復措施”。 該網絡犯罪組織威脅“反擊在俄羅斯或世界上任何講俄語的地區攻擊關鍵基礎設施的敵人”。
與俄羅斯有關的勒索軟件組織過去曾證明能夠對關鍵基礎設施組織造成重大破壞。烏克蘭政府已就電子郵件攻擊活動向民眾發出警告,電子郵件攻擊活動的目標似乎是傳播惡意軟件。
烏克蘭計算機應急響應小組 (CERT) 報告說看到了與 UNC1151 相關的電子郵件攻擊,UNC1151是以前與白俄羅斯可能有關的威脅行為者,專門從事虛假信息活動。
俄羅斯發動入侵后,多家網絡安全公司和行業專業人士向烏克蘭的組織和個人提供了免費工具和服務。Curated Intelligence編制了一份威脅報告、訪問代理、數據代理和其他可能對烏克蘭有用的資源的列表。
烏克蘭在網絡空間的活動并非純粹是防御性的。該國數字化轉型部長米哈伊洛·費多羅夫(Mykhailo Fedorov)周末宣布成立“IT 軍隊”,并敦促網絡專家加入新部門。為 IT 軍隊創建的 Telegram 頻道敦促成員(已以英語和烏克蘭語提供說明)以 DDoS 和其他類型的攻擊為手段,以俄羅斯主要企業和政府網站為目標。在烏克蘭政府呼吁網絡志愿者幫助保衛該國的關鍵基礎設施后不久,IT 軍隊就成立了。
自武裝沖突開始以來,幾個主要的俄羅斯政府和媒體網站一直斷斷續續地離線,許多人將中斷歸因于烏克蘭對俄羅斯的 DDoS 攻擊。其中一些攻擊是由匿名者黑客組織的成員進行的,該組織已宣布對俄羅斯進行網絡戰爭。在匿名者組織旗幟下運作的黑客已經破壞了俄羅斯網站,據稱泄露了包括俄羅斯國防部在內的知名組織竊取的數據。然而,這些數據泄露聲明尚未得到證實,并且眾所周知,以往黑客組織有發布的數據后來被證明是假的或在較早的攻擊行為中獲得。
俄羅斯國家計算機事件協調中心上周警告說,對俄羅斯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和其他信息資源的網絡攻擊可能會增加,該機構還表示可能存在旨在損害俄羅斯形象的有害信息行動。俄羅斯政府還就虛假信息的傳播向媒體發出警告,該國的聯邦通信、信息技術和大眾媒體監管局(Roskomnadzor)在暫停數個 Facebook 和 YouTube 的賬戶后,俄羅斯媒體組織對他們進行了猛烈抨擊。
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警告說,網絡攻擊可能觸發北約第 5 條,該條認為對任何北約盟國的攻擊都是對所有人的攻擊。NBC上周報道稱,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被提出對俄羅斯進行“大規模網絡攻擊”的作為選項,但白宮稱 NBC 的報告“離譜”,并聲稱“沒有以任何形式正在討論的內容。”
世界各地的用戶也被警告不要利用烏克蘭戰爭進行詐騙。ESET 發現了幾起網絡欺詐行動,其目標是利用虛假慈善活動作為誘餌,欺騙世人進行捐贈騙取金錢的信息。
另一方面,俄烏戰爭期間引發道瓊斯指數暴跌,油價飆升。
網絡戰,其實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網絡戰就是利用網絡攻擊技術進行攻擊和防守的戰爭,然而廣義的網絡戰其實還應包括網絡領域的意識形態間的較量,雖然我們可能不是此次狹義網絡戰的中心,但是許多所謂公知思想在此次俄烏戰爭中,在我國網絡空間領域有所抬頭,在網絡空間中挑起事端,讓存有爭議的人互相詆毀與謾罵,以一個個吸引人的噱頭占據“道德”高地,一定程度上呈現沉渣泛起之勢,有必要加強監測以防有人渾水摸魚,破壞我國網絡空間清朗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