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官:你項目是如何保證高可用的?
作者:磊哥
項目的高可用性需要通過運維層面,以及服務設計層面的多項措施共同保證其可用性。之后再加上監控和告警機制,提前預防和發現問題,從而一定程度的避免不可用問題的發生。
項目的高可用、高并發和高擴展是當前開發中必須追求的三大目標,因此也是面試中經常被問到的內容,所以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如何才能保證項目的高可用性呢?
1.高可用的度量指標
項目的可用性的度量指標是以可用性百分比(N個9)來衡量的,也就是通過系統正常運行時間占比衡量的,例如:
- 99.9%(3個9):年故障時間≤8.8小時,日故障時間≤7.44分鐘。
- 99.99%(4個9):年故障時間≤53分鐘,日故障時間≤8.6秒。
- 99.999%(5個9):年故障時間≤5分鐘,日故障時間≤0.86秒。
通常情況下,核心服務(如支付系統)通常要求 4 個 9,其他普通服務要求為 3 個 9 即可。
保證項目高可用的手段有以下幾個:
圖片
具體來說。
2.運維層面保證高可用
- 多機部署:如 MySQL 主從部署、Redis 集群部署、項目多機部署等,通過多臺服務器同時運行相同的業務,分散壓力,提高容錯性,當其中一臺或多臺服務器出現故障時,業務仍能正常運行。
- 多區域部署:將系統部署在不同的地理區域,避免因某個區域的災難(如地震、火災等)導致整個系統不可用,提高系統的容災能力。
3.服務設計層面保證高可用
- 微服務架構:將系統拆分成多個獨立的小服務,每個服務獨立開發、部署和運行,降低服務之間的耦合度,提高系統的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即使某個服務出現故障,也不會影響整個系統。
- 負載均衡+健康檢測:通過負載均衡器將用戶請求合理分配到多臺服務器上,避免某臺服務器過載,同時對服務器進行健康檢測,及時發現并隔離故障服務器,確保用戶請求能被正常處理。
- 服務限流:在系統出現高并發請求時,限制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請求數量,防止系統因過載而崩潰,保證系統在高負載情況下的穩定性和可用性。
- 服務熔斷與降級:當某個服務出現故障或響應時間過長時,暫時切斷對該服務的請求,直接返回失敗結果或降級結果,避免故障擴散,保證核心業務的正常運行。
4.監控與告警
- 系統監控:實時監測系統的運行狀態,包括服務器的 CPU、內存、磁盤使用率,網絡流量等,及時發現潛在問題。
- 性能監控:關注系統的性能指標,如響應時間、吞吐量、并發數等,發現性能瓶頸,以及及時發現潛在問題。
- 日志監控:收集和分析系統日志,及時發現錯誤、異常和安全問題,便于快速定位和解決問題。
小結
項目的高可用性需要通過運維層面,以及服務設計層面的多項措施共同保證其可用性。之后再加上監控和告警機制,提前預防和發現問題,從而一定程度的避免不可用問題的發生。
除了以上這些手段之外,你還知道哪些保證高可用的機制呢?
責任編輯:武曉燕
來源:
磊哥和Ja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