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localhost和127.0.0.1在我電腦里打起來,真相居然是這樣!
那天我正在課堂上神游,突然被老師點名:"localhost和127.0.0.1有什么區別?" 我支支吾吾半天,臉漲得通紅...下課后我暗下決心:必須把這問題搞明白!現在就把我的研究成果分享給大家,保證看完再也不懵圈!
本質區別:綽號 vs 身份證號
想象你有個好朋友:
- ? 你叫他"胖虎" → 這就像 localhost(隨意起的主機名)
- ? 他的身份證是"123456" → 這就像 127.0.0.1(固定的IP地址)
特征 | localhost | 127.0.0.1 |
類型 | 主機名(綽號) | IP地址(身份證) |
能改名嗎 | ?(隨時改) | ?(固定不變) |
解析方式 | 查通訊錄 | 直接認臉 |
localhost127.0.0.1找到找不到用戶訪問查通訊錄直通VIP通道hosts文件127.0.0.1DNS服務器本機服務四大核心差異詳解
1. 認人方式不同
localhost需要查通訊錄
就像你要找朋友得先翻手機通訊錄,系統會先查hosts文件:
# Windows路徑: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 Mac/Linux路徑:/etc/hosts
127.0.0.1 localhost # ← 關鍵在這行!?? 解釋:這行明確告訴電腦"看到localhost就等于看到127.0.0.1"
127.0.0.1直接刷臉
就像保安認識VIP客戶,網絡協議看到這個地址直接放行,無需任何查詢!
2. 改名大法
給localhost"整容"
在hosts文件加一行就能讓localhost指向別處:
192.168.1.100 localhost # 現在localhost指向其他IP了??? 應用場景:測試網站時假裝訪問其他服務器
127.0.0.1永不改嫁
這個地址就像你的指紋,全球統一標準,天王老子來了它也只認本機!
3. 接待客人的規矩
localhost:選擇性招待
# Python示例:只接受localhost訪問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
def hello():
return "Hi! 只接待localhost客人"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host='localhost') # ← 關鍵在這行?? 效果:只有通過localhost訪問才能看到頁面
127.0.0.1:VIP專屬通道
app.run(host='127.0.0.1') # 改成這樣?? 效果:同樣只接受本機訪問,但繞過了域名解析
4. 家族成員
localhost是混血兒
天生認識IPv4(127.0.0.1)和IPv6(::1)兩套地址體系
127.0.0.1是純血統
只認IPv4家族,它的IPv6表弟叫::1
實戰指南:什么時候用誰?
? 選localhost當隊友
場景 | 好處 |
寫跨平臺代碼 | 不用改代碼到處都能跑 |
未來兼容IPv6 | 自動適配新網絡協議 |
讓人看懂代碼 | "localhost"比數字好理解 |
? 選127.0.0.1出馬
場景 | 必殺技 |
網絡抽風時 | 跳過DNS直接訪問 |
保護數據庫 | 禁止外部訪問的超強護盾 |
懷疑hosts文件被篡改 | 直搗黃龍的終極方案 |
冷知識:整個127家族都是自己人
127.0.0.1只是最出名的那個,其實整個127.x.x.x家族都是本機專屬:
- ? 127.0.0.2 → 也是我
- ? 127.255.255.254 → 還是我
- ? 但記住:127.0.0.1是族長!
終極總結:一句話說清楚
localhost是昵稱,127.0.0.1是身份證號。昵稱可以隨便改,身份證永遠不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