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需要避開的七大成本優化陷阱

越來越多的CIO正將成本優化視為一種確保穩定性和為新舊關鍵領域投資提供資金的方式。不幸的是,許多CIO在急于充分挖掘成本優化潛力的過程中,會無意中犯下一些錯誤,從而降低甚至抵消成本優化的價值。
德勤2025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成本削減和轉型計劃的失敗率仍然居高不下,絕大多數企業(79%)未能實現既定的成本節約目標。德勤咨詢公司董事Jon Woolfolk表示:“此外,大多數企業(58%)遠遠未達到成本削減目標,實際節約的成本不到目標的75%。”
你當前的成本優化計劃是否存在無意中無法實現預期目標的風險?如果你犯了以下任何一個關鍵錯誤,你很可能會陷入困境。
1. 基礎架構投入不足
削減項目基礎設施的支出,看似是降低項目整體成本的快速且簡便的方法。“然而,沒有這個堅實的基礎,項目往往會面臨不一致性、責任缺失和風險過高等問題,所有這些問題最終都可能稀釋項目的投資回報率。”Woolfolk警告說。
Woolfolk表示,隨著領導者啟動轉型戰略,企業越來越圍繞一個明確且具有戰略意義的“北極星”目標達成共識。為防止投資回報率被稀釋,他建議為轉型計劃分配專門的企業級預算,建立正式的治理結構和委員會,以及最重要的是,引入特定的轉型領導角色。
2. 快速成效減少后動力不足
許多成本削減和轉型計劃都是為期多年的項目,初期往往勢頭強勁,能夠迅速取得成效。“然而,在項目中期,當所有快速成效都已實現,挑戰變得更加復雜時,許多項目就會失去重點,最終不了了之。”Woolfolk指出。
“為避免這種結局,重要的是要采取一種嚴謹、結構化的方法,使所有人都能保持專注,朝著同一個最終目標共同努力。”他說道。
3. 低估一致性和全面計劃的重要性
IBM業務平臺轉型CIO Ann Funai表示,成本優化最大的陷阱是實施的技術或企業系統未能實現目標,或者更糟糕的是,僅僅因為業務與變革不一致而干擾了現有運營。
Funai指出,在處理AI問題時,這一點尤為重要。“你不能在流沙上構建AI,”她解釋說,“你需要一個堅實的基礎,包括正確的技術架構和精心組織的數據流。”Funai表示,她的信條是“消除、簡化、自動化”。她指出,這種方法幫助IBM為實施AI打下了堅實、清晰的基礎。
Funai還指出,AI規劃還包括一個重要的文化組成部分。“與以往的技術相比,AI更需要用戶掌握新技能和思維方式,以獲得最大價值,”她表示,“如果用戶不知道如何將工具融入他們的流程,或者如果所有權文化阻礙了AI驅動的協作,那么完美的技術實施也無法幫助CIO實現目標。”
Funai說,如果你幸運的話,項目失敗只會浪費時間和精力。“然而,對于CIO來說,項目失敗還可能擾亂現有運營,從而帶來嚴重成本,無論是直接的資金損失、錯過的機會,還是對競爭聲譽的損害。”
4. 重視短期思維,忽視持續改進
近岸軟件開發提供商BairesDev的首席技術官Justice Erolin表示,最大的陷阱是將成本優化視為一次性事件。
“太多組織采取短視的做法,削減預算、推遲升級或裁員,而沒有制定長期計劃,”他觀察到。這類領導者也往往只關注眼前節約,而非維持可持續的效率。“危險在于,你并沒有在優化,而只是在應對。”
Erolin說,另一個危險是隱藏的長期后果。“例如,如果你削減對技術基礎設施或人才的投資,你可能會看到短期節約,但同時也會降低創新能力和系統韌性。”他指出,這種短視行為可能會阻礙數字化轉型、降低團隊士氣、增加技術債務,并最終使整個企業競爭力下降。
為應對短視行為,Erolin建議CIO轉變思維。成本優化應該是戰略性的,而非應對性的,他表示。“建立一種持續改進和數據驅動決策的文化,”他建議,“這需要投資于運營的實時可見性,了解你的支出流向、哪些方面正在產生投資回報率,以及哪些方面存在浪費。”
5. 秉持成本削減而非成本優化思維
網絡安全技術提供商0rcus的首席執行官Nic Adams表示,成本削減思維往往導致無差別的預算削減,而未能考慮長期價值,從而導致技術債務、運營穩定性受損和敏捷性降低。“例子包括對必要安全工具投入不足、推遲關鍵基礎設施升級或裁減關鍵人員。”
Adams警告說,這種陷阱極具破壞性,因為它會形成一個負面反饋循環。“例如,在安全方面偷工減料可能導致代價高昂的數據泄露,而推遲必要的升級可能導致系統故障和昂貴的計劃外維護,”他表示,“這種應對性成本往往遠超初始節約,并可能對聲譽造成重大損害、導致客戶流失以及員工士氣和生產力下降,最終損害組織的長期競爭地位。”
Adams表示,避免這種陷阱需要將思維從簡單的成本削減轉變為戰略性的成本優化。他認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方法是實施一個全面、數據驅動的框架,如FinOps。“這種方法通過跟蹤支出并將其與業務價值掛鉤來促進透明度和問責制,從而做出明智的決策。”
Adams指出,長期成功還需要IT、財務和業務部門之間的跨職能協作,以使技術支出與戰略目標保持一致,并培養一種共同承擔財務責任的文化。
6. 云資源管理不當
Densify公司(一家利用AI和自動化優化Kubernetes資源的公司)的首席技術官Andrew Hillier表示,如果你使用的云資源大小或類型不正確,不僅會浪費大量昂貴的能力,還會面臨鎖定錯誤配置的風險。“此外,當公司為獲得折扣而做出承諾時,他們往往基于當前的使用情況,而當使用情況不佳時,你實際上可能會鎖定錯誤的配置。”
Hillier說,部署的資源應與所托管應用程序和服務的真實需求持續保持一致。“這意味著要跟蹤資源的實際利用率,了解有意義的活動模式,并通過自動化理想地使用反映運營目標的策略,使部署的資源與這些模式保持一致。”
7. 草率行事,倉促削減成本
United Medical Education公司(一家為緊急醫療培訓和認證開發在線教學材料的公司)創始人Brian Clark表示,或許最危險的成本優化陷阱是,它可能導致CIO不假思索地削減成本。“最初,在資產負債表上一切可能看起來都不錯,但當更便宜的系統在需求高峰時出現故障,造成的損害可能是毀滅性的。”
Clark建議,要記住成本優化并不意味著削減到極致,而是要以明智的方式進行投資。“無形代價不僅是金錢,還有信心,”他表示,“一旦失去信心,客戶就不愿再回來,而這種不愿可能會伴隨你的企業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