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沃爾瑪那樣賣商務咨訊
曾經有資料統計,90%的新生企業都會在五年內倒下,這一現象在一直和泡沫相伴的互聯網領域尤其明顯。但暢享網卻在SNS領域悄悄地成長壯大,現在每個工作日,都有近2000人選擇加入暢享網,成為它的會員,去尋求自己新的朋友。從名不見經傳的小網站成長為中國最大的商務人脈與知識平臺,擁有目前的近70萬實名制注冊會員,暢享網僅僅用了三年。
暢享網CEO孟凡強(暢享網配圖)
定位商務社交網
2007年10月25日,微軟出資2.4億美元收購美國第二大社交網站Facebook 1.6%股權,這項交易的達成,使Facebook價值高達150億美元。這是眾多互聯網故事中的一個。在此之前及隨后,SNS網站遍地開花,若鄰、校內、開心……眾多SNS網站依次高調亮相,而在這波大潮下,暢享網卻非常低調。
“互聯網是工具,SNS是互聯網的一種形態,暢享網更多的是關注網站如何為用戶創造價值。”孟凡強說,與單純的社交網站不同,暢享網重在分享和自己專業有關的有用知識,拓展自己的專業人脈,獲取職業發展和業務合作機會。
精準廣告盈利
在孟凡強的眼中,暢享網不是研究性公司,也不是咨詢公司,更不是傳統媒體,而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要按照互聯網公司的運作規律來運作。中國的多個SNS網站雖然風頭占盡,但至今尚未盈利,因此為暢享網探求一條合理的盈利模式是孟凡強最大的任務。
暢享網從成立之初迄今沒有任何其他投資,只有原始的少量注冊資本,因此它必須有較強的盈利能力才能夠生存。孟凡強首先把賺錢的目光鎖定在廣告收入上,他判斷,依靠強大的會員資源,為廣告主提供細分的定向人群,廣告主可以根據職業、行業或者其他用戶屬性準確地選擇投放人群,將會成為新的廣告投放熱點。
在暢享網,所有的會員都是實名制注冊,如果你想注冊成功,至少要填寫個人信息,姓名、職務、所處行業、郵箱、電話號碼等字段。“實名制對暢享網來說十分關鍵。”孟凡強認為,在網絡上,最大的風險是信任危機,而實名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代表著誠信。
同時,推廣實名制又大大提高了暢享網對會員構成的精確掌握,目前,暢享網的會員以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為核心,分布在制造、金融、電信、石油化工、汽車、航空、房地產、電力等幾乎所有國民經濟支柱行業。
也正因為精確,廣告商更愿意把自己的廣告投放到暢享網,因為在這里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標客戶在哪里。因為精確,靠會員的口碑相傳,更多的人加入到了暢享網來尋求機會。孟凡強說,正是因為精確,因為對廣告客戶習慣的把握,暢享網很快實現了盈利,目前80%的收入都來自他們為客戶定制的精確營銷服務上。
老行業,新模式
當前,暢享網另外20%的收入主要是來自收費企業會員。與普通社交網站不同,暢享網除了原有的業務外,還推出了KNET知識資訊平臺。“這是中國領先的商務資訊內容平臺。”孟凡強比之為商務資訊領域的知識沃爾瑪、情報監控器、在線智囊團。
孟凡強介紹,這個平臺面向企業用戶和政府用戶,提供全面專業的商務資訊,主要包括分析報告、行業數據、競爭對手動態等。KNET致力于為機構用戶提供一站式的資訊服務,旨在讓機構用戶在高度變化的環境下,以合理的價格,方便、省時、高效地獲得真正需要的專業資訊。
事實上,互聯網行業、媒體行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內容行業,目前市場上咨詢研究、市場調查分析機構等提供商務資訊的渠道比比皆是,暢享網能在這個老行當中保持盈利嗎?對于一個擁有40名員工的互聯網公司來說,要想自己開發這些內容顯然不夠現實,孟凡強告訴記者,目前暢享網的核心價值在于研究各行業客戶的知識需求,然后以付費或分成方式同第三方內容供應商進行合作來整合內容,再用合理的價格將內容打包或按流量提供給自己的用戶。可以說,KNET是一個信息整合商。
孟凡強說:“作為一個企業,一個管理者,始終有對各種商務資訊的需求,而市場上有價值的商務資訊售價并不便宜,搜索引擎的使用所花費的時間成本很高,暢享網更像是沃爾瑪,它給我們的會員提供便宜和快捷的服務。”
涵蓋全部商務人群
現在暢享網已經有70萬的實名會員,全國中型以上的企業肯定有其員工在暢享網上“網上有名”。但這對于孟凡強來說,還遠遠不夠,“3-5年后,上規模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會一個不漏,而不僅是該企業少量員工使用暢享網。”
暢享網可以幫助人們相互了解,相互結識,使人們更有機會在事業當中相互協助。孟凡強說,暢享網的愿景是在知識和會員兩方面取得成功,一是提供豐富的商務、管理和行業知識,二是幫助管理者和專業人士以實名制形式進行認識、交流、合作和發展。
目前,網站從當初的7個人發展到如今的8個部門、40人,雖然步伐不快,但是十分穩健。對此孟凡強認為,在創業的初始階段,健康比規模更重要,盲目地擴大規模會蘊含諸多風險,“來得快,去得快”。
“互聯網十多年的歷史中,門戶網站、搜索引擎搶盡了風頭,但未來或許還要加上社交網站(SNS)。”對于暢享網的前景,孟凡強有一個預測,他認為,SNS會是互聯網的一種形態。而對于商務人群的SNS,在中國,只有控制了內容和用戶兩個方面,才能平衡近期生存和遠期發展,成為行業領頭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