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IPv4末日:中國兩年耗光剩余地址
12月2日消息 昨天下午,在中國互聯網服務商聯盟成立的大會上,接受比特網咨詢的該聯盟理事、亞太區互聯網信息中心地址資源總監潘廣亮在對中國目前IPV4地址使用情況做介紹時表示,中國IPV4的使用現狀面臨地址資源枯竭的險狀,按此發展,2012年中國IPV4地址將資源將全面枯竭。
潘廣亮介紹道,因沒有IPV地址的主導權,中國的IPV4資源分配只占到了全球的4.5%,雖然網民人數是多,但在亞太地區,日本、韓國甚至是中國的臺灣地區的IPV4地址資源都比國內要多,隨著中國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目前每年消耗的IPV4的地址達到2億個,僅剩的4億個地址將會在未來的兩年用完,中國面臨著嚴峻的IPV4地址資源枯竭的現狀。
不過,隨著相關部門重視度的提高,國內一直專注于IPV6領域的研究也有了新的突破,日前,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李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未來互聯網的設計模式是在IP地址方面是拋開IPv4模式,而全部采用IPv6模式。他同時介紹道,目前IPv6應用的最大地區已經從亞太和歐洲地區轉向美國,而包括美國國防部和美國政府都在積極的進行推進。
據悉,IPV6為我國教育部在清華大學的帶領下建立的純自主研發的技術,擁有絕對的主導權,在研究與建設IPv6方面主要包括三項,第一就是基礎研究,其中包括科研基金以及包括國家“973項目”;第二是科技部的“863”計劃和科技支撐計劃;第三就是發改委的一些推廣應用我國下一代互聯網師范網絡專項等。
有分析人士指出,擁有絕對主導權的IPV6無疑成為中國互聯網在全球占據主導地位的有力證明,但目前如何能夠實現IPV6與IPV4的無縫互通,成為業界最為關注的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