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路由器WAN口的常識及不同用法
本文主要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了寬帶路由器WAN口的基本概念和用法,并且給出了詳細的MAC克隆功能,詳細看過此文會對你有所幫助。
目前寬帶路由器和無線路由器在家用和中小企業級市場上正呈普及之勢,而細心的讀者都會發現,無論是寬帶路由器還是無線路由器上,其都有4個左右的自適應RJ45 LAN端口和至少1個自適應RJ45 WAN端口。其與交換機的類似端口有何區別呢?其功能有何特點,又該如何使用呢?其又有啥不同的用法呢?在本文中我們就先帶你來了解一下寬帶路由器WAN口的常識及不同用法。
一、了解WAN口
眾所周知,LAN口是局域網口,WAN口就是廣域網口,廣域網是連接Internet用的,所以它又被稱為Internet接口。
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簡稱WAN)做為一種跨地區的數據通訊網絡,其常被電信運營商采用做為信息傳輸平臺,如電話網、寬帶網。國際互聯網是目前***的廣域網,寬帶路由器上具備的WAN微型端口就是你的局域網絡與WAN通訊的端口,它能將不同網絡或網段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以使它們能夠相互讀懂對方的數據,從而構成一個家庭或中小企業辦公共享的網絡。
寬帶路由器都具備至少一個10/100M自適應以太網(WAN)接口,可接xDSL/Cable/以太網;并且主流產品都支持WAN端口自動翻轉(Auto MDI/MDIX)功能。
與交換機上常見的UPLINK口不同,UPLINK口是為了便于兩臺交換機之間進行級聯的端口,它與其相鄰的普通UTP口使用的是同一通道。如果將一個交換機的普通端口和另一個交換機的UPLINK口進行連接,需使用直通線;如兩個交換機都使用UPLINK口連接,則需使用交叉線。
而WAN口則不同,其是獨立的一種接口,其主要用于做廣域網和局域網間的NAT地址轉換,其一般支持自動翻轉(Auto MDI/MDIX)功能。大家知道,MDI就是媒體相關接口(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也稱為“上行接口”,是集線器或交換機上用來連接到其他集線器或交換機而不需要交叉線纜的接口。MDI接口不交叉傳送和接收線路,交叉由連接到終端工作站的常規接口(MDIX接口)來完成。一個設備上總會有一或兩個MDI(不交叉)或MDIX(交叉)接口,而Auto(自動/自適應)MDI/MDIX口則可省卻這方面的麻煩。
二、單WAN口的用法
在寬帶路由器(含無線路由器)的WEB配置頁面中,可對WAN口中公有IP地址進行配置,以便于其它其它計算機能通過該WAN口能在互聯網上訪問。寬帶路由器的WAN口一般支持動態IP、靜態IP和PPPoE三種上網方式,以及它們的延伸上網方案。
選擇動態IP,路由器將從ISP自動獲取IP地址,這種方案適合于ADSL+LAN、FTTX+LAN等寬帶接入方式。當ISP給您提供了所有WAN IP信息時,則可選擇靜態IP,并輸入IP地址、子網掩碼、網關和DNS地址(可輸可不輸),很多專線接入方式采用了此方案。
以ADSL或Cable虛擬撥號為代表的PPPoE(以太網上的點到點連接)上網方式也是目前主流的寬帶接入方式,選擇這種方案后需正確填入ISP提供的上網賬號和口令。還可根據包時和包月的不同需求,選擇按需連接、自動斷線等待時間、自動連接、定時連接、手動連接等不同的連接方式。
除此而外,現在很多ISP還推出了一些新的WAN寬帶接入方案,比如IEEE802.1X+動態IP、IEEE802.1X+靜態IP。以IEEE802.1X+動態IP為例,該方案可以自動從ISP獲取IP地址,但是首先要通過IEEE802.1X認證,ISP會給您提供認證用戶名和認證密碼。在該項設置中正確填入ISP提供的IEEE802.1X認證用戶名和密碼,然后點擊“登陸”按鈕,便可以登錄服務器進行IEEE802.1X認證。
當然,也有新興的L2TP和PPTP的WAN上網方案,這兩種方案ISP都會給您提供上網賬號和上網口令。具體設置時,需正確填入ISP提供的帳號和口令,并正確填入ISP為您提供的服務器IP地址或域名。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寬帶路由器必備的MAC地址克隆功能其實也是針對WAN的應用。默認的MAC地址為路由器上WAN的物理接口MAC地址,但某些ISP可能會要求對某塊網卡MAC地址進行綁定,而通過克隆MAC地址,可將當前管理PC的MAC地址克隆到“MAC地址”欄內WAN口上,從而達到反制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