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N提升IPv6網絡服務質量(2)
IPv6技術在高校校園網全面升級以后,將有大量用戶通過CNGI-CERNET2主干網實現互訪和對國際國內資源的使用與共享,將對CNGI-CERNET2主干網的運行管理和服務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清華大學在CNGI-CERNET2主干網項目建設和試運行期間,為了更好地監控網絡的運行情況,自主開發了IMSN系統,這樣我們對CNGI-CERNET2主干網的性能和服務質量進行了近兩年的監測和分析。下面讓我們看一下關于IMSN系統的介紹:
按自治域部署服務實例
由于Web Service良好的模塊化效果,原子服務是否在相同自治(邏輯)域,對服務調用并沒有本質的影響,而有影響的部分在于平臺相關的服務方面。由于平臺基礎服務需要維護所有服務的信息,服務的注冊查找等操作都要通過平臺基礎服務來完成,因此使用一個平臺基礎服務的實例來維護所有的原子服務信息是不現實的。同時考慮到自治域通常是按不同的ISP劃分的,ISP一般會希望對自己域內的服務實行一定的權限控制,不會讓所有服務都對所有用戶公開,因此按自治域來進行平臺基礎服務實例的部署是比較合適的方案。同時,即使是在同一個自治域中,出于管理上的方便,也可以部署多個平臺基礎服務的實例,將整個域人為地劃分為若干個邏輯域,不同的邏輯域之間也需要通過平臺基礎服務來完成服務的查找等操作。
因此,IMSN體系結構框架還必須考慮多個平臺基礎服務實例間進行交互的問題,這種情況同時包括在不同自治域和同一自治域但不同邏輯域的情況,但實際上沒有本質的區別,為簡便起見,我們統稱這類問題為跨域協作問題。跨域協作問題主要由平臺基礎服務處理。
測量參數的四種服務方式
IMSN性能測量系統目前提供了以下性能參數的測量:端到端連通性、端到端傳輸時延(和每條鏈路的傳輸時延)、端到端丟包率、端到端(可用)帶寬、基于以上參數的性能評價參數(可配置)等。
對于以上每種性能參數的測量,至少提供以下幾種服務方式:
1.即時發起的測量:用戶在發起測量請求后可以實時看到測量結果;
2.定制定時的測量任務:用戶指定測量任務、測量開始時間、測量持續時間、每次測量間隔等參數,系統返回定制成功或失敗的信息;
3.查看定制任務測量數據:用戶配置定制任務的顯示方式,系統準實時顯示測量結果;
4.支持用戶定制視圖,按組查看多個任務的測量結果數據。
IMSN性能測量系統作為一個完全分布式的系統,在CNGI-CERNET2主干網25 個核心節點的22節點進行部署。北京、南京、上海等節點實際上早在2008年初就部署了IMSN的早期版本,規模部署(或更新)于2010年3月開始,到4月全部部署完畢。個別節點(浙江大學節點、北京大學節點和北京郵電大學節點)由于設備和網絡等條件限制,沒有部署服務。IMSN系統對CNGICERNET2主干網進行連通性、時延、丟包和可用帶寬的測量。部署了測量服務的節點在圖2中以藍色標出,未部署的節點以紅色標出。同時,由于上一代性能測量系統的數據庫存放在南京節點,因此新系統的數據中心服務Agent也部署在了南京節點,同時將舊系統的測量數據分批導入了新系統的數據庫。在北京節點部署了Client和Manager組件。
圖2 CNGI-CERNET2主干網拓撲結構及IMSN部署
【編輯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