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互聯(lián)網:漸進式的信息化變革
原創(chuàng)【51CTO.com 獨家特稿】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似乎一切和IT有關的技術和產品都呈現出一種爆發(fā)式的發(fā)展狀態(tài),無論是移動應用、終端等個人設備,還是虛擬化、云計算等大型技術,都像雨后春筍一般出現在人們眼前。面對這一片欣欣向榮的繁華景象,用戶們又該何去何從?
認清需求,避免急功近利
“新一代”的春風如今已經刮遍了市場的各個角落,廠商們在努力推動各種“新一代”解決方案和技術,力求在幾年內,將國內信息化建設帶入真正的“下一代”中去。
另外一方面,有的用戶對于新興技術也會有一種比較盲目的熱情,或者是在一些產品宣傳當中迷茫了自己的需求。誠然,每個新技術或新產品的誕生都會源于一個原始需求的驅動,但是,任何一款產品和技術都不是***的,尤其是新產品新方案,無論其帶來的愿景多完善,它都不可能囊括用戶所有需求的解決辦法。換句話說,用戶在了解新技術、接受新變革的同時,也要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根本需求,把握好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自己的信息化建設有哪些目標,需要怎么去做。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投入中獲得對自己來說***的收益。
曾有用戶對記者說,企業(yè)在部署云計算技術時,不一定需要一下子把整個云架構全部搭滿,就像高速公路,你的運力只需要4車道,一下子開6車道,對于企業(yè)本身來說就從一種促進變成了資源浪費。對于新一代互聯(lián)網等未來信息化建設的實施,很多時候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
突變式的技術革新帶動漸進式的信息化變革
在自然界的進化當中,總會有一些生物個體產生了這樣那樣的突變,各種突變在經歷了一系列自然選擇之后,能夠生存下來的個體累加在一起,便完成了一個物種的進化。
技術的演進實際上也遵循著這樣的自然規(guī)律:每一個被熱捧的新技術或新理念只是驅動整體技術演進的一個契機,完善技術并且最終交付用戶使用的過程一定是漸進式的,也會有一定的淘汰率。
H3C公司副總裁兼***技術官曹向英在接受51CTO記者采訪時談道:“我們在發(fā)布新一代互聯(lián)網的時候提到了會在兩到三年里面完成產品和解決方案全部就緒,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以H3C的新一代互聯(lián)網為例,它并不是像IPV6一樣是完全顛覆性的變革,而是為了迎合新一代的網絡需求特征點的組合,像實現極高速度的數據中心的升級,平臺升級,端口速率的升級,以及跨融合網絡的智能管理等等。所有的這些功能在實現時可以根據需求來進行逐步的架設,最終融合在一起實現新一代互聯(lián)網的整體解決方案。
對此,曹向英指出:“新的平臺要允許客戶在上面不斷的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實現未來新一代互聯(lián)網的各個功能點。設備商在設計面向新一代互聯(lián)網的設備時,設備要具有很強的面向未來的可擴展性。”
在51CTO記者看來,面向“新一代”的信息化建設需要用戶和廠商的共同努力,經過一段相對比較長的演進才能實現,這一方面要求用戶更多的思考其根本需求,理智的選擇不同產品來擴展自身業(yè)務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求廠商們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在深入了解用戶信息化建設目標的前提下,提供更多既能滿足用戶現有需求,又能照顧到用戶未來業(yè)務演進需求的產品和技術。在雙方的共同作用下,未來基于新一代互聯(lián)網的信息化建設才能擁有一個良性的發(fā)展進程。
【51CTO.com獨家特稿,非經授權謝絕轉載!合作媒體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及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