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 OS崛起 Linux在開發者群體中失寵
譯文【51CTO 11月17日外電頭條】Linux剛剛迎來了它頗具紀念意義的生日——20歲,不過這個喜慶的日子對于Linux的忠實用戶來說卻又喜憂參半。Santa Cruz(來自總部位于加州的Evans數據公司的研究員)最近給出的應用程序開發年度調查顯示,Linux在普及度上已經下滑至第三位,將其拉下馬的正是Mac OS;而另一位領先者無疑是Windows。
目前已經在7.9%的開發者群體中成為首要開發平臺,而調查同時指出,只有5.6%的開發者使用Linux。

“我對這樣的結果并不感到驚訝,”IDC應用程序開發軟件部門項目總監Al Hilwa說道。“Mac正有燎原之勢,而在我身邊打算向其靠攏的開發者也不在少數。”
這些現象背后的真正含義是什么?蘋果一直以來都把“創意專業人士”作為自己的主要客戶,但過去這一群體主要是指圖形設計人員及此類人士,而軟件開發者顯然并不在列。
不過自從喬布斯后期將Unix BSD作為蘋果電腦的底層操作系統以來,OS X與Linux所傳承的已經是同樣的內容。這意味著開發者們可以從二者當中發現比以往更多的共同之處。另外這兩款系統也有著共同的敵人:Windows平臺。根據Evans的調查,Windows平臺目前仍然吸引著超過80%的開發人員。
在與Linux及OS X開發者們的交流中,我們發現這兩個群體的偏好仍然有所不同。Linux開發人員喜愛這款系統的低成本,這不僅是指操作系統本身(免費),同時也涉及他們所使用的硬件(價格低廉),更不用說另有一大堆真正的開源共享內容供他們使用了。OS X開發者們則對這款系統的簡單接口大為傾心,而且最新一代的蘋果設備為他們開發出色的應用程序提供了上佳的硬件基礎。
Linux程序員有點像那些在車庫中珍藏愛車的家伙,他們絕不會讓機械師之流染指自己的好物。
除此之外,Evans調查報告中值得一提的方面還有,它所涉及的只是開發平臺,而非部署平臺;Linux在服務器操作系統領域的王者地位尚無人可望其項背。根據Evans的報告,“以Linux系統作為主要部署平臺的開發者,在數量仍然占到了Mac擁護者的兩倍以上。
同樣,Linux與OS X雙方的開發者們也都承認他們所選擇的開發平臺存在一定弊端。正如來自ZapThink的高級分析師Erich Oliphant所指出,“瑕疵總是不可避免的。幾年之前,Mac機上的Java問題頻出,歸根結底是由于蘋果與Sun之間的標準不同所導致。”
根據去年年底由蘋果與甲骨文聯合發表的OpenJDK聲明,我們得知上述問題本身至少應該已經得到了解決,但Oliphant所提出的另一大挑戰仍然存在——應用程序開發工作的完善環節始終難以搞定。
開發人員為什么鐘情于Linux
兩大重要因素讓開發者們對Linux保持忠誠:成本與能力。這并不是說OS X系統的能力就不強——其實挺強的,他們表示。但對于程序員們而言,他們認為自己在細節上的修繕最為關鍵——他們希望能在蘋果或者微軟著手處理之前由自己新手部署解決方案——而Linux系統在這方面就非常理想。這有點像那些在車庫中珍藏愛車的家伙,他們絕不會讓機械師之流染指自己的好物。
Steve Bougerolle是一位現居于溫哥華的獨立Linux顧問兼軟件開發者。雖然他最初是以物理學家的身份為Fortran搞科學規劃(其后還做過IT經理等工作),但最終Linux編程工作成為了他的專長。“不得不說的是靈活性。我總能在其中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問題。我對自己做的項目擁有完全的掌控能力,而這一點在Windows或OS X系統上幾乎不可想象。”
Josh Oakhurst,作為位于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Skookum數字化工程公司的首席創意官,在自定義Web與移動應用程序開發方面也對此也深表贊同。“Linux系統不太適合那些不打算在項目中花費過多心力的人士。如果大家只想為自己的時髦軟件找一些美觀的解決方案,那么Mac無疑是最佳選擇。” #p#
Linux系統不太適合那些不打算在項目中花費過多心力的人士。如果大家只想為自己的時髦軟件找一些美觀的解決方案,那么Mac無疑是最佳選擇。
那么為什么要使用Linux?因為我們有自己的目標。“Linux系統運行著我們的網站,而且它仍然是生產環境的實際平臺,”Oakhurst說道。“如果大家連順暢管理運行著Linux系統的自有計算機都做不到,又如何能指望在運行并管理Linux網站方面帶來真正的高可用性?”
來自Skookum公司的開發人員Corey Ballou也表示認同。“我喜歡在這套系統上工作,建立系統架構、進行優化、改善可擴展性什么的。Linux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我在其中挖掘地越深,就越善于解決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對我個人而言,內在嘗試比接口更為重要。”
毫無疑問,一部分好感也來自于低廉的成本。大多數Linux發行版是免費的(雖然只要愿意,大家也可以捐贈些錢以示支持),而對應的硬件要求也極低,最便宜的組裝機或者品牌臺式機就足夠用了。
相比之下,蘋果的硬件就要昂貴的多。“硬件成本基本達到兩倍左右,”Bougerolle對此表示不滿。一臺蘋果計算機的售價,他抱怨道,足夠讓他買兩臺筆記本電腦,外加一套備份系統。不少開發人員都不屑于支付這筆額外的費用——正如Oakhurst所說——在這套“時尚軟件的美觀解決方案”身上。
為什么有些開發者喜愛蘋果的OS X
William Horvath非常理解開發者們喜歡Linux的原因——他就曾是其中一員。但現在他已經為蘋果所傾倒。“我幾年之前從Linux轉向了OS X,直到今天我也從未感到后悔。”他目前是俄亥俄州托萊多市DoX系統公司的總裁辦主任,該公司主要為小型企業開發商務管理工具。
“我不想讓自己的日常生活完全被工作所占據,”Horvath解釋道。“我這個人并不極端,我們平時也會用一些Linux設備,而且Ubuntu確實對用戶非常友好。不過當我安裝一款軟件開發工具時,我真的很討厭對主文件進行重新配置,直接用上必要的功能不好嗎?生活就應該輕松一些。”
對于另一些開發者來說,蘋果硬件所帶來的額外支出也是物有所值。Ries van Twisk五年來一直以自動軟件工程師為職業。他目的住在一個距離厄瓜多爾首都基多近二十分鐘路的小鎮上,主要在通過一臺iMac機為OS X系統搞開發。他對自己計算機的高集成度與多功能融于一身的特性十分滿意。“在我生活的這個地方,總是跑去買周邊設備顯然不太現實,”他如是說。
Van Twisk同樣對蘋果硬件帶來的優雅體驗贊不絕口。“最值得稱道的是他們將一切都放進了一臺設備,”他說,并表示普通個人電腦的風扇噪音讓他難以忍受;而Mac機安靜的狀態能讓他更專注于自己的工作。“我們當然希望能將全部精力集中在工作上,而不是分散一些去關注設備。”
共性與難題
由于同是出于Unix門下,Linux與OS X系統之間自然是共性大于差異——這種情況也轉化為不少軟件開發機構的優勢。
地處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Avatron軟件公司,其CEO Dave Howell就喜歡同時雇用Linux與OS X開發者,以打造運行于蘋果移動設備上的iOS應用程序。
Linux工程師對于開源領域通常非常熟悉。他們非常善于借鑒某些在OS X與iOS中不常用到的技術資源。
“Linux系統在概念上與BSD Unix非常接近,而后者正是OS X與iOS系統的基礎。因此Linux程序員通常能夠順暢地過渡到iOS框架下的開發工作中,”Howell指出。
“Linux工程師對于開源領域通常非常熟悉,”他繼續說道,“這使得他們非常善于借鑒某些在OS X與iOS中不常用到的技術資源。”
與此同時,開發者們也承認自己最喜歡的開發系統往往無法百分之百解決其面臨的問題。
舉例來說,去年蘋果正式宣布將與甲骨文(也就是Java的持有者)就OpenJDK展開合作,以保證Java開發工作能夠在OS X系統上順暢進行。但DoX系統公司的Horvath仍然抱怨稱Java在OS X上的發布要遲于Linux版本,而且OS X至今仍不具備Java USB庫。“這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為什么不能做好呢?”
除此之外,他還希望OS X系統中的桌面虛擬化能變得更易于實現;他同時表示自己很想選擇AppleMail之外的其它郵件客戶端。
而在Linux一邊,Bougerolle則指出,“總有些小小的麻煩讓我們不得不為之絞盡腦汁。比方說,在我的Linux版本當中,GNU圖像處理程序(簡稱GIMP)只能實現全屏截圖,而無法搞定當前窗口截圖。OS X系統就沒有這類低級失誤。” #p#
哪種方案有可能被市場淘汰出局?
在桌面計算出現的最初那段時光,每款操作系統都有自己的死忠、捍衛者與反對者,如今這種情況也沒發生什么變化。但事實是,由于微軟Windows系統的統治地位、云計算的興起以及移動計算業務的激增,使用哪套開發平臺也許已經不那么重要了。
要說改變的話,開發者們倒的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開發靈活性。“云平臺將開發平臺與部署平臺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拉開,”IDC的Hilwa指出。“這種導向驅使(開發工作)向更加多樣化的平臺發展,因為客戶機根本無關緊要,我們所寫的代碼會運行在別處。”
Horvath也表示贊同:“基于瀏覽器的系統是一款單獨的平臺。用戶將得到同樣的使用體驗。松散的耦合方式使得應用程序將表現層與數據層及傳輸層彼此分離。應用程序的耦合方式越松散,與后端的聯系就越容易。樂于關注UI效果的家伙根本不用考慮后臺發生了什么。”
開發者們很可能為OS X系統所吸引,因為他們不僅希望為最新最酷的設備做軟件設計,更重要的是iOS領域對開發者的強烈需求。
說Linux“走勢看低”,就意味著某種競爭機制已經出現。在現實中,兩個社區是緊密相連的。
“不少開發人員都已經在以兼職或是全職的形式從事當下最流行的移動開發工作,”Hilwa表示。而這使得開發者們不得不使用蘋果的iOS開發工具。“我們可以在Mac機上運行任何一款操作系統,但卻無法在其它計算機上運行OS X。開發者們喜愛這種復合型開發工作。”(例外:Hackintosh倒是能實現這一目標,但極為復雜難使。)
Avatron公司的Dave Howell同樣認為這其中包含了某種自我意識。“Linux開發工作一般針對服務器上運行的軟件,開發者的名字自然無從表現。而開發運行于手機及平板設備的iOS應用程序則不同,我們大可以將成果向朋友們展示。”
撇開一部分投機心理,事實仍然無法忽視。無論開發者們喜歡使用云終端,抑或是偏愛iPhone前端(當然也包括以Linux為基礎的Android設備),計算能力與相關機遇都必然會繼續擴大。而發展的結果又引發我們各自的偏好,并帶來大量的工作崗位。
“說Linux‘走勢看低’,就意味著某種競爭機制已經出現,”Bougerolle評論道。“在現實中,兩個社區是緊密相連的。有些人喜歡風格更加鮮明且可靠性強大的蘋果桌面系統。另一些則偏好價格低廉且某些方面靈活性超高的Linux桌面系統——甚至有一些還寧愿直接使用根本沒有桌面系統的終端界面。”
正如Bougerolle所說,“開發者們任何轉換平臺的做法都未必是因為新平臺的開發環境就一定好于原有平臺,更多時候他們只是更偏好新的用戶界面罷了。”
這就是歷史的趨勢、時代的走向。
原文鏈接:
【51CTO精選外電轉載請標明出處與作者】
【編輯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