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瀏覽器保護用戶隱私 發起透明化運動
11月22日,中國領先的互聯網安全服務提供商奇虎360公司宣布,旗下擁有3億用戶的360安全瀏覽器推出了"禁止跟蹤"功能。通過此功能,用戶能夠檢測到跨站跟蹤、Cookies跟蹤等行為。"禁止跟蹤"是W3C(國際互聯網聯盟)最新提出的網絡隱私保護標準,微軟和歐盟相繼宣布支持該標準,谷歌也宣布將于2012年底支持該標準。繼微軟IE10之后,360瀏覽器成為第二家支持"禁止跟蹤"(DNT,Do Not Track)功能的瀏覽器。這也代表中國瀏覽器的隱私保護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標準。
為了實現商業利益最大化,網站普遍采用跨站跟蹤和Cookies跟蹤等手段收集用戶上網行為數據,通過分析用戶上網習慣來實現廣告的精準投放。但是,過度搜集此類數據涉及侵犯用戶網絡隱私。10月2日,W3C發布"禁止跟蹤"(DNT)的最新標準草案,根據該標準草案,用戶可以選擇禁止被網站跟蹤。W3C認為該標準有利于改善用戶在互聯網上的體驗,減少用戶網絡隱私被侵犯或遭泄露的可能性。該標準草案一經發布,即引發美國廣告業界的強烈反對。歐盟首席數字委員Neelie Kroes發表講話,對廣告界的態度表示非常憤怒。對于包含用戶個人信息的Cookies,早在2012年5月歐盟即開始實施cookie法案,規定了cookie可記錄的內容,并且規定所有網站在使用Cookies的時候必須得到用戶授權。歐盟頒布一系列禁止跟蹤法案,標志著網絡隱私保護將達到新的水平。
360公司總裁齊向東說:"保護用戶隱私,是360公司的使命。360在進入安全領域之后,打擊了木馬病毒的地下產業鏈,有效地遏制了黑客和不法組織竊取用戶隱私的行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商業公司出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過度收集用戶的上網行為數據。如果不加以規范,會破壞互聯網生態環境,制約互聯網的發展。360瀏覽器發布跟蹤監測功能,是360遵循國際主流發展趨勢,推進用戶網絡隱私保護的又一有力舉措。我們希望國內其他品牌的瀏覽器與360一道,盡快開發禁止跟蹤的技術和功能,在保護用戶網絡隱私上建立起一道有力的防線。"
除了跟蹤檢測外, 360瀏覽器還提供了"云服務日志"功能。在云服務日志中,用戶可以清晰地看到360瀏覽器與服務器間的各種類型通信記錄,并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開啟或關閉不同類型的云服務。通過360瀏覽器的行為透明化,用戶和行業可以隨時對360的軟件進行監督。
360公司在用戶隱私保護方面一直走到行業前列,先后推出了360隱私保鏢、攝像頭保護等產品。同時,360在軟件行為透明化方面一直走在行業的前列。早在2010年3月,360就將旗下產品的源代碼進行了第三方托管,任何人都可以查看源代碼;360公司加入全球最大的隱私保護組織--IAPP(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ivacy Professionals,隱私專業人員國際協會)。360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公布《用戶隱私保護白皮書》的互聯網公司,將所有產品的工作原理和信息處理機制公布于眾,是迄今為止國內第一本最齊全、最詳盡的用戶隱私信息保護的行為守則。
參考資料:什么是跨站跟蹤和Cookies跟蹤?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在進行快速的信息交流、提供便利的服務的同時,網絡隱私日漸成為社會話題,越來越多的用戶擔憂其個人隱私會在網絡上遭到泄漏。而網站為了商業目的,跨站跟蹤和Cookies跟蹤成為向用戶進行精準廣告投放的重要方式。
用戶訪問的網站可能嵌入了第三方網站的跟蹤代碼,當用戶打開這個網站時,這段嵌入的代碼會向第三方網站發送信息跟蹤您的上網行為,這就是跨站跟蹤。跨站跟蹤主要基于商業目的,通過跟蹤用戶的上網行為,第三方網站可以實現針對用戶的內容定制、精準廣告投放以及分析您的上網習慣。第三方網站通過跟蹤代碼,把用戶的上網記錄上傳到服務器,這些上網記錄可能涉及用戶的隱私,并有泄漏的危險。
Cookies則是當用戶瀏覽網站時,網站在用戶硬盤上植入的一個很小的文本文件,記錄了用戶ID、密碼、瀏覽過的網頁、停留的時間等信息。植入Cookies后,當用戶再次訪問該網站時,網站通過讀取Cookies,得知用戶的相關信息后,可以在頁面顯示定制的歡迎標語,或者讓用戶不用輸入ID、密碼就直接登錄等。網站使用Cookies記錄用戶上網行為,這就是Cookies跟蹤。多數的賬號丟失、登錄串號其實都和cookie有關,很多木馬都是通過竊取Cookies來盜取用戶的賬號和隱私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