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建網:穿越頻譜圍城
在許多人眼里,2013年是中國移動TD-LTE市場見分曉的一年。100個城市建設TD-LTE網絡,100款TD-LTE終端被采購,整個TD-LTE市場的大盤子基本框定。按照資本機構的預測,2013年,中國移動會投入300多億元建設20多萬個基站,總投資更會達到千億元級。設備市場硝煙已濃,圍繞建網頻譜形成了力挺F頻段和力挺D頻段兩個陣營;在終端市場,分歧更多存在于FDD/TDD都支持的5模11頻的產品目標。建網采用何種頻段各執一端,終端多模多頻實現路徑認識不一,TD-LTE如何穿越重重圍阻?
五模與三模共舉發展
如果TDD產品因為支持多模而使成本增加,那么在與其他技術的競爭中就會處于劣勢。
除了建網面臨頻率選擇,終端也面臨相似問題。中國移動一直推動產業鏈向TDD/FDD/TD-SCDMA/WCDMA/GSM5模11頻智能手機的目標靠近,這對產業鏈提出了很大的挑戰。高通技術人員表示,盡管高通現在已經有了5模芯片,但目前還沒有比較成熟的支持11個頻段的射頻芯片。
“從芯片和終端的成熟度來看,如果支持TD-LTE/TD-SCDMA/GSM三模,再加上相應的頻段,國內很快就能夠批量生產智能手機。”楊驊說,“支持5模11頻的智能手機就需要比較長的周期才能推出。”
“國內終端、芯片、儀表企業的研發都是從TD-SCDMA開始的,基礎相對FDD而言是比較薄弱的。但僅就TDD制式而言,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競爭能力,如聯芯、展訊等企業能夠與高通同臺競爭。但如果TD-LTE一開始就采5五模,國內企業很快就會被邊緣化。”楊驊說。
“在企業層面或者行業層面,對怎么發展多模產品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我想最終將由FDD和TDD的競爭情況來決定。如果TDD產品因為支持多模而使成本增加,那么在與其他技術的競爭中就會處于劣勢。”海信通信副總經理盧慶亞說,“當前手機的發展趨勢是越做越薄,如果TD-LTE的天線越來越多,散熱和產品小型化問題會越來越突出,這些都將是TD-LTE智能手機的研發重點。”
“從TDD/FDD全球發展進程看,現在必須馬上啟動TDD智能終端市場。現在業界都說FDD比TDD成熟,我認為這與需求有關。”楊驊說,“就像Verizon帶動FDD發展一樣,中國移動帶動TDD的發展,加速TDD商業化進程,就需要盡快啟動智能終端市場。因為僅靠數據卡和MIFI終端,用戶發展速度不會太快,VERIZON用戶規模性增長也是智能手機進入市場后出現的,因此我們需要縮短智能手機進入市場的時間。因此在現階段,3模、5模并舉發展會更合理。”
建網兩大頻段矛盾凸顯
F頻段和D頻段這兩個各有優勢的頻段,現在成為設備商分割市場的利器。
2012年10月份,當我國明確將D頻段共190MHz全頻段都用于TDD技術后,中國移動有3個頻段可用于TD-LTE的網絡建設:第一段是1880MHz~1900MHz的F頻段,該頻段在3G牌照發放時已經劃撥TDD制式使用,并允許將該頻段的TD-SCDMA向TD-LTE升級;第二段是2320MHz~2370MHz的E頻段,用于室內的TD-LTE覆蓋;第三段是2600MHz的D頻段,此前 TD-LTE測試中用的是2570MHz~2620MHz的頻段。
作為室外基站的兩個頻段,F頻段可以實現從TD-SCDMA網絡向TD-LTE升級,D頻段是為實現在熱點地區的覆蓋而配置。兩個各有優勢的頻段,現在成為設備商分割市場的利器。力挺F頻段的是擁有TD-SCDMA市場的企業,如華為、中興、大唐移動等,采用F頻段的優勢是能夠比D頻段更好地解決網絡連續覆蓋的問題,而且可以實現從TD-SCDMA向TD-LTE平滑升級,節省投資。力挺D頻段的是TD-SCDMA市場占有率很小,或者從TD-LTE才開始切入市場的企業,如愛立信、諾西、上海貝爾等,采用D頻段的優勢是頻譜資源豐富,對有大數據量業務的熱點地區覆蓋效果好。
“F頻段與D頻段相比,頻譜低一些,覆蓋效果好一些,但我認為用F頻段做覆蓋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為兩者相差并不明顯。”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在接受《中國電子報》采訪時表示,“F頻段比D頻段的覆蓋距離增加幾十米,這并不能滿足未來TD-LTE網絡大區廣覆蓋的要求。”楊驊認為,未來要用1.5G或者1G以下的低頻段實現網絡的廣覆蓋。“現在,國外的4G網絡通常是用2G的一些頻段做廣覆蓋,因為2G用戶已經大量遷移到3G上,有可用頻段。我們也可以用2G的頻段來解決LTE的廣覆蓋問題。”
D頻段與F頻段應8︰2建網
考慮到如何保護國際廠商對TD-LTE的積極性,兩個頻段的采用比例要綜合考慮。
采用哪種方式組網,F頻段和D頻段設備在網絡中的比例如何分配,不僅是設備商的關注焦點,也關系到整個產業的發展。
“如果中國移動把重點放在F頻段上,對業務的后續發展會有很大影響。”楊驊說,“從業務支撐角度講,LTE主要支持數據業務,業務量上來之后數據會變得非常大,會對頻譜資源呈現吞噬性需求。當初3GPP之所以確定用D頻段做LTE,就是因為高頻率對數據業務支持會比較好。而F頻段頻譜比較少,D頻段則有大量的頻譜可以利用。”
“單純從國內廠家來看,因為他們投入比較早,在TD-SCDMA上占優,因此從F頻段升級必然國內廠家占優勢。但同時要看到另一個方面,TD-LTE要想走向全球,國際廠商的推動必不可少。比如北美市場,國內企業目前根本無法進入,但國際廠商就可以把TD-LTE推到這個市場上。”楊驊說,“在網絡升級和新建的同時,要考慮到如何保護國際廠商對TD-LTE的積極性,因此兩個頻段的采用比例要綜合考慮。”談到D頻段與F頻段在網絡中的建設比例,楊驊認為,應該用80%的高頻率基站做熱點地區的數據傳輸,用20%的低頻率基站做廣覆蓋。
F頻段頻率受限因素多
采用F頻段的TD-LTE網絡會受TD-SCDMA業務發展情況的影響。
因為F頻段既支持TD-SCDMA,又可以向TD-LTE升級,因此采用F頻段的TD-LTE網絡會受TD-SCDMA業務發展情況的影響。3G經過4年多發展,公認進入了快車道,用戶增長迅速。截止到2013年第一季度,TD-SCDMA用戶已經達到1.1億戶,而目前TD-SCDMA使用最多的是2010MHz~2025MHz的A頻段。“過去TD-SCDMA的用戶比較少,只留15M頻譜沒有問題,但如果中國移動3G用戶的發展就像他們展望的那樣:在未來兩到三年現有2G用戶遷移到3G或者4G網上,就要考慮到現有的15M頻率不能支持這么多用戶,屆時F頻段勢必會用來支持TD-SCDMA市場。”楊驊說。
就F頻段而言,除了中國移動在用的20M之外,還有1900MHz~1915MHz的15M可以清理出來,這部分頻段是撥給小靈通使用的。但小靈通頻段的清退并不容易,早已是明日黃花的小靈通為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做的最后貢獻就是沉淀了寶貴的頻譜資源。一位業內人士說:“如果TDD牌照只發一張給中國移動,是有可能讓另外兩家把小靈通的頻段清理出來的。但如果發兩張或者三張TDD牌照,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就可能用這個頻段來做TDD,中國移動還是用不上這個頻段。”早已屬意FDD牌照的中國聯通一位人士表示:“假如三家都先發TDD牌照,我們還可以保留下來小靈通的頻率,這也是不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