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信運營商與超級App之間的流量生意
7月17日,@中國聯通廣東客服 和@騰訊微信團隊 同時發了一條“陪著你,一起走”的微博,變相承認了之前傳言的微信將于運營商合作推出微信流量定向套餐。之后,又有消息傳出中國電信也將推出定向流量卡, 同時支持微博+微信。這可算是前段時間騰訊與移動運營商利益糾紛事件的產物,當然對于廣大智能手機用戶來說,流量定向套餐的推出,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
根據昨天在廣州舉辦的聯通微信沃卡發布會的介紹,微信沃卡是中國聯通和騰訊聯合在廣州實驗推出的微信定向流量套餐卡。該卡適用于沃派36元3G校園套餐、66元3G沃及以上套餐的用戶,聯通沃卡的500M定向流量支持微信、手機QQ、QQ音樂等十余款騰訊自家應用。同時沃卡還有包括流量套餐在內的五大特權,除了流量特權(10元300M+促銷贈送200M)之外,還有群組特權(微信群組40人升至60人)、表情特權(專屬表情包)、支付特權(9.85折優惠)、游戲特權。聯通沃卡8月5日開始可在易迅網預定,8月8日正式開售。
對于騰訊和聯通的這種合作形式,之前早已見過,Facebook 與Orange 的Facebook Messager 合作、Kakao Talk 與印尼運營商Telkomsel 的計費合作、Line 與Docomo 的定制合作,甚至之前中移動也有動感地帶QQ流量卡。但在這個手機流量超過電話、短信成為移動互聯網最重要資源的情況下,這種合作顯然對移動運營商和App 開發商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而且其未來示范作用和想象力,也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
流量生意之運營商
對于運營商來說,是需要強大的格局和勇氣的。在今年年初的微信收費傳言中,微信確實已經從某種程度上搶占了運營商在電話、短信甚至包括信令資源在內 的大量創收業務,而由于壟斷企業的官僚化和內部競爭,運營商又不可能推出類似Jego 這類自殺式的服務。對于移動互聯網服務的蠶食,運營商們一直在尋找比較好的切入點和變現方法。鑒于聯通、電信本身在3G網絡上的優勢,以及與微信的敵對氣 氛沒中國移動那么濃,所以推出定向流量套餐是一個值得的嘗試。
在運營商和騰訊的流量合作中,微信、QQ等服務幫助運營商從服務層搶占用戶,運營商可以將自己的整體流量分解打包成定向套餐,并獲取一定的流量分成。未來如果合作方式更多的話(比如視頻App 合作),運營商的流量可以更好的讓流量產生效益。當然這些合作勢必會對運營商的網絡要求更高,但隨之而來的是運營商能夠更快的跟上移動互聯網浪潮,在以后的移動互聯網發展中占據更好的位置。
流量生意之超級App 開發商
對于像騰訊這樣的超級App 開發商來說,好處顯而易見。借助其超級App 的強大話語權,開發商可以進一步掠取用戶,馬太效應更加明顯。由于有了定向流量包,智能手機用戶會用腳站隊,更樂于去使用開發商的App,并盡可能保證所有的網絡活動都在這些App 中進行,這就成了真正的劫流。想想如果你用網易音樂需要耗費流量,而QQ音樂不需要耗費流量,你會去用哪個呢?
而如果這種劫流效果出來了,后面對于開發商來說就很樂觀了。如果只有微信定向流量,我會用微信聊天、用微信看新聞、用微信傳文件和圖片、用微信玩游 戲、用微信購物…… 這對于創業公司來說是相當恐怖的,智能手機用戶會為了流量而停留在超級App 群中。當然運營商為了自己的利益會限制定向流量的額度,但這仍然無法阻礙這些超級App 不斷留住那些用戶。
流量生意之移動互聯網用戶
對于用戶來說,如果我可以花費更少的錢來獲得更多的流量,何樂而不為呢?反正我天天都要用微信、QQ的。而且這樣的合作出現之后,超級App 與超級App 、運營商與運營商之間的競爭會讓整體的上網成本不斷下降,最終得意的還是普通消費者。昨天我一個朋友在微博上問如何不退微信群的情況下停止接受群消息,因為她一個月的手機流量生生被同學微信群的消息給耗干了。我想如果運營商推出這種定向流量包,她一定會買的。
用戶使用流量包的習慣養成之后,互聯網服務的使用時間和深度就會明顯提升。之前移動互聯網的月末效應會很明顯,現在定向流量出來之后,月末效應會明顯減輕。同時運營商的非定向流量價格也會降低,并且提供可觀的流量包套餐,用戶也會更樂于去使用移動App ,而像視頻、語音這種高消耗流量的App 也會隨之發展起來。
流量生意之生態產業
對于整個互聯網產業來說,這種定向流量包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運營商以后可能會針對不同超級App 推出更多的定向流量合作,比如中國電信傳出的6元2G 微博+微信定向套餐,以后可能還會有針對動畫片和美劇的優酷+土豆定向套餐等。運營商會有大量的流量分成,超級App 開發商也能將流量變現。在未來無限流量普及之間,移動互聯網流量生意會成為一個收入金礦,為運營商和開發商更多的利潤。
雖然從本質上來說,中國、美國的運營商合作模式都是在向日本運營商學習他們在移動互聯網3G、4G時代的運作方式。但和日本不同的是,中國、美國的 合作并非運營商主導,像Facebook、騰訊這樣的超級App 開發商有著更高的話語權,在合作過程中能夠爭取到更多的利益。從長遠來看,這對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是有利的,不會出現日本那種功能手機地位巋然不動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