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這個月流量,感覺跑得特別快
從銀行卡里的收入到灶臺上的柴米油鹽,有一種煩惱叫做“到月底了”。不過這幾天,這種月底的煩惱又有了衍生選項——手機流量不夠用了。對于這個月的手機流量,很多人是非常關注的:原因是從10月1日開始,三大電信運營商推出了“流量不清零”政策。10月已見底,眼看著***次可存入下月的剩余流量余額就要產生了,可很多人發現自己悲劇了——別提余額了,本月都不夠用了。
無論是朋友圈,還是各大論壇,只要一搜索流量不清零,就能發現疑問陣陣,似乎這已經成了很多人的集體感受:這一個月來,手機流量用得可是特別快。而央廣網26日以一篇《流量不清零后被指消耗快》的報道率先發問,此后各地的主流媒體也紛紛報道聚焦。
省消保委在這個月接到關于手機流量的投訴就有二三十起,各區消保委也接到過多起。
我的流量,到底去哪兒了?
查了流量詳單
還是找不到流量去哪兒了
網上吐槽貼里,不少網友曬出了不解——
一位名為“CV小天叔”的網友表示,他的手機有時候1秒用掉二三百兆流量。向運營商投訴后,客服人員返還了部分流量,但稱責任應歸咎于他的手機本身。CV小天叔還說他身邊的朋友,5位中有4位覺得流量使用過快。
而記者聯系到了另一位杭州網友“樂樂”,他說自己平時的流量基本在一月2G上下,這個月特意換了個3G流量的套餐。沒想到才20號流量就用完了,還加了2個1G流量包,可昨天一早卻又接到短信,說流量用完了。
流量,都去哪兒了?
在移動工作人員的建議下,錢報記者打開移動的網上營業廳,在登陸后的查詢項目中,有“余額詳單”項。在其中,逐條顯示了每一次流量使用的時間、地點與所使用流量。
但無論是網上詳單,還是打印清單,從這些流量記錄里卻找不到這些流量具體用到什么地方了。到底是看視頻用了,還是刷朋友圈消耗的,或者干脆是被誤扣的?
工作人員表示,由于涉及到用戶隱私,這些記錄是查詢不到的。
■運營商這樣說——
“我們也接到了許多用戶反映過類似問題,尤其是接近月底的這幾天。”錢報記者致電移動、聯通的客服,對方表示,的確這幾天,用戶對流量的存疑不少。
但運營商也表示,這并非是運營商從中作梗,因為“本月流量的計算,和月流量余額存入下月,使用的是兩套系統,并不會因此影響。”
為何覺得流量在偷跑
心理作用還是“耗子軟件”作祟
“記錄通話時間,話費不容易出錯,但記錄流量就難多了,就像是記錄你說了多少話,加上用的是無線網絡,難免會有誤差。”電信工程師金先生告訴記者,事實上,手機端和運營商端所顯示的流量,因為技術與環境差異,本就會存在誤差可能。
比如說,在人流很多的商場,所有用戶使用同一個基站進行網絡通訊,而一個基站一個時間能承載的用戶是有上限的,難免會有用戶被“擠出”信道,從而進行重新連接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手機發送和接收的數據,難免出現丟失重發、重復發送,誤差就這樣產生了。“但一般來說,這樣的誤差不會太大。相比之下,更常見的情況是軟件推送以及流氓軟件造成的流量‘偷跑’。”
如果要說運營商修改流量數據,金先生搖了搖頭,“從技術上倒并非不是不可能,只是沒有必要這么做,不僅技術工作量龐大,而且很容易被發現,得不償失。”
“最近對流量的質疑增多,也可能是一種心理學上的‘吸引定律’。因為流量不清零,大伙兒關注流量,就容易感到流量問題在這個月密集發生。”金先生說,類似的情況,從過往的案例看來,以下兩種情況居多:
一種是手機端駐留的程序“搗亂”,比如像微信、QQ、天氣等軟件程序,因為默認設置,都有主動推送與自動更新功能,加上許多人沒有及時關閉軟件的習慣,這些軟件就會在后臺頻繁地鏈接網絡接收信息。
另一種情況的流量流失則要更加嚴重。這些流失,來源于流氓軟件。或是一些軟件本身沒有問題,被黑客植入惡意代碼后再二次打包。這些軟件,會通過自動下載推廣軟件、廣告等方式,消耗大量流量。
同時,像蘋果手機用戶,IOS系統的自動升級也會帶來大量流量消耗。因為新版本的IOS中默認開啟了手機助手功能——如果Wifi信號不好,就自動切換到手機數據流量。這也是近期部分蘋果用戶感到流量消失的原因。
昨天開始
質監部門已在抽查監測流量
也許你會問,相關部門對于移動運營商,是一片監管空白嗎?
其實,2014年,浙江省曾出臺《浙江省計量監督管理條例》,明確賦予了計量主管部門對電信運營商網絡流量計量活動進行監督管理的權力。
“我們對此也研究、準備了三四年了。”省質監的一位負責人告訴錢報記者,就是在今年7月,省質監還專門針對流量問題對省內的三大運營商都進行了一次檢查。
但如今的尷尬在于,監管權力是明確的,可標準與技術上卻依舊存在很大問題。
“不止我國,許多國家都有相同困擾。”該負責人舉了個例子,就拿基本單位“比特”來說,至今國際上還沒有一個標準,國內標準也從缺。
而在使用何種技術進行監測上,也有不少難題。省質監甚至為此自己研發了一套計算流量的系統,但尚未得到大范圍的認可與應用。
不過,對于敏感時間段——比如每個月的月底,質監部門都會進行監督。從昨天開始,一直到11月初,省質監都會對這期間的手機流量進行抽查監測。如果有用戶遇到流量消失的問題,可以及時投訴,管理部門也會***時間介入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