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為了物聯網,Google 的新操作系統意欲何為?
當人們仍在關注于 Android 和 Chrome OS 的融合時,Google 默默宣布,它正在開發一個全新的操作系統 Fuchsia。這是個開源的操作系統,可以運行在輕量的、單一功能的設備,也能夠運行在全功能的桌面計算機上。Fuchsia 的特別之處在于,它并未使用 Linux,而是使用了全新的內核。或許,Google 的未來賭注不是 Android,不是 Chrome OS,而是 Fuchsia?
問題在于,Google 為什么要從頭打造一款操作系統?現在的主流操作系統,從桌面系統到移動系統,都是基于古老的“內核”。蘋果的 OSX,iOS 使用的 Unix 內核,于 1969 年誕生于 AT&T 的貝爾實驗室,微軟的 Windows 系統基于 1993 年的 Windows NT 內核,而 Google 的 Android 和 Chrome OS 都使用了 Linux 內核,誕生于 1991 年。
對于致力創新的科技行業,這似乎是個矛盾,但是,分析師Horace Dediu 解釋說,幾十年來,從***層看,計算機基本上沒有什么改變。“我們仍在使用完全相同的架構,我們仍在使用完全相同的運算方式。因此,沒有必要去制造更好的內核,” 他對 Fastcocompany 網站說,“內核是個已經被解決的問題。”
但是,隨著物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小型設備正在連接到互聯網上。它們需要更為精簡的內核。物聯網公司 Particle 的創始人 Zach Supalla 認為,在小型的計算設備上,使用 Linux 存在一些問題。首先,雖然 Linux 內核是模塊化的,但是,它仍會占據相當大的空間。因此,你很難把它用在廉價的微型控制器上,其次,Linux 不是“實時操作系統”,而 3D 打印機、自動駕駛汽車里的許多部件都需要精確的時間控制。
另外,對于物聯網應用來說,通用系統不夠安全。更多的代碼意味著更多的安全漏洞。 “實時系統或嵌入式系統的好處在于,沒有什么需要隔離的東西,” Supalla 說,“它不會運行那些需要你操心的東西。除了你寫的軟件,它不會運行其他任何東西。”
Supalla 覺得,Fuchsia 想要吸取通用系統與嵌入式系統的優點。“或許,他們制造的系統能有 Linux 那樣的抽象層,同時又具備實時操作系統的高性能、低空間占用以及實時特性,” 他說,“那將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東西。從理論上說,它是有可能實現的。只是,以前沒人做出這樣的東西。”
如果 Fuchsia 只用于物聯網設備,那么它的出現還是容易理解的,但是,Fuchsia 的開發者宣稱,它可能用于智能手機或者桌面電腦。Supalla 認為,Google 的目的可能是用 Fuchsia 驅動服務器,而 Dediu 有個不同的看法。Dediu 認為,全新的操作系統不會有專利授權問題。“它是一個全新的設計,不會有其他人共享的 IP,” 他說,“這應該是個合理的假設,因為 Linux 的確有些麻煩的 IP 問題。”
即使如此,Fuchsia 的未來仍然是未知數。畢竟,Google 的 Android 系統已經無所不在,而且,不久前,它還發布了 Android 的精簡版 Brillo,一個專門用于物聯網設備的操作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