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2017財報:NASA黑科技、人工智能ET成亮點
5月18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公布2017財年(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全年財報。其中,阿里云該財年營收規模達到66.63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年增長121%,連續兩年實現三位數增長。

目前,阿里云共發布152款新產品和功能,包括***的大數據解決方案。
從整體來看,過去一年,阿里云產品及技術能力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并得到國際認可,特別是在新技術、人工智能領域。
全面的計算力 驅動人工智能生態發展
未來商業的變革將越來越依托于新技術的創新。云計算和大數據將廣泛運用于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
隨著幾乎所有領域的客戶都在使用云計算,阿里云也提供了國內最全面的計算力矩陣。通過在國內首家推出函數計算、彈性GPU實例、FPGA解決方案等構建全面服務客戶的計算能力,加速了整個人工智能、深度學習行業的迅速發展。

除基礎型通用實例外,更具有豐富的企業型實例規格族,其中包括針對高計算性能、密集計算場景的計算優化型實例,強調內存性價比的內存優化型實例,以存儲性能和存儲容量性價比為目標的存儲優化實例和賦能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的異構計算實例。 僅3個月間,包括GN4實例規格族、GA1實例規格族和F1實例規格族均為***發布。

人們想使用計算資源時,不用先買一臺計算機。阿里云特別推出國內***款輕量級的計算服務------函數計算。這是一個事件驅動的無服務器計算平臺。有了它,企業、開發者可以專注業務,聚焦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人工智能ET“進軍”工業、醫療領域 構建AI核心技術能力
在人工智能的時代里,海量的數據量僅僅是一個基礎,數據背后的數學分析建模和神經網絡深度學習才是重點,正是通過計算才讓數據之間有了關聯,讓數據對人類有了現實意義。只有對全局數據進行一個綜合的整體分析,才能發揮人工智能的真正潛能。
阿里云升級了機器學習平臺PAI至2.0。相比1.0版本,PAI2.0有多項重大更新。除增加了100余種算法外,更重要的是對主流深度學習框架TensorFlow、Caffe和MXNet的全面兼容。
而人工智能ET也進一步具備在醫療和工業領域服務的能力。2017年3月29日的深圳云棲大會上,阿里云發布ET醫療大腦與ET工業大腦。
ET醫療大腦具備多項醫療能力,可在患者虛擬助理、醫學影像、精準醫療、藥效挖掘、新藥研發、健康管理等領域承擔醫生助手的角色。ET工業大腦更是讓工業生產線上龐大的鋼鐵軀體擁有了“智能的大腦”。在江蘇,協鑫光伏的生產良品率已經提升1個百分點,每年可節省上億元的生產成本,成為***“中國智造1%”的威力范本。
前沿科技儲備 量子通訊和綠色能源先行

今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推進代號為“NASA”的計劃,這是面向未來的技術儲備動作。阿里云成為全新技術對外服務的平臺。
不久前,阿里云公布了全球首例云上量子加密通訊案例:網商銀行采用量子技術在專有云上完成了量子加密通訊試點。量子加密通訊是目前已知最安全的加密服務,與量子計算一起成為阿里云面向未來的重大前瞻技術儲備。

隨著處理的數據量的增長,采用新技術實現綠色計算成為可持續發展關鍵。阿里云華北3節點建立在國內***的下一代超大型云計算基地之上,通過太陽能、風能的投入將能源使用率(PUE)降低至1.13。阿里巴巴科學家進一步展示了他們的***“黑科技”:“麒麟”全浸沒式液冷數據中心------將服務器整個浸沒在冷卻液里降溫,這一方案無需使用空調,可節省冷卻能耗90%以上,PUE逼近理論極限值1.0。
這種綠色節能的技術方案將可為未來20年提供計算能力。
全面國際化 積極擁抱開源

阿里云更積極回饋、融合并回報開源社區。阿里云推出了飛天專有云敏捷版(Apsara Stack Agility)。這是這是國內***個支持Docker官方企業版(Enterprise Edition, EE)的容器類產品,可以部署在企業自有數據中心環境內,特別適用于企業專有云及混合云場景。
成為Docker公司在中國的首家合作伙伴是參與全球合作的典范之一。在過去一年,阿里云先后正式成為Linux 基金會金牌會員、MariaDB基金會白金會員。此外阿里云數據庫高級專家更成為 MariaDB Foundation 成員,負責全球Replication模塊相關補丁的Review。
此外,阿里云還將分布式消息中間件RocketMQ捐贈給了開源軟件基金會Apache。 孵化成功后,RocketMQ或將成為國內***互聯網中間件在Apache上的***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