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地球上還剩多少石油嗎?
面對地球日趨嚴峻的環保問題,可喜的是,今天的我們越來越多選擇共享單車出行來支持綠色環保,但當我們不得不開汽車遠行而去加油的時候,我們是否關注到了在地球上還剩多少石油來供我們“揮霍”?
知乎帖上是這么回答的,據保守的專家認為地球上的石油僅夠三四十年,甚至石油危機的到來可能比一般人所預想的還要早。
該怎么辦,除了需要開發新能源外,人類還得想方設法的節約能源,尤其是提升對石油能源的采收率和利用率,傳統常規的手段已不再奏效。
但這也讓云計算、大數據等IT新技術開始大展拳腳,成為制造行業提質增效升級、創新發展的新機會。
過去的配角,今天的主角
制造屬于傳統行業,主要包括石油煉化、汽車制造、家電制造、電網、鋼廠、化工等。從前的IT在制造行業里屬于業務支撐角色,但現在已遠不止如此,IT正在向業務主角演進。
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由智能工廠、智能物流、智能服務所組成的智能制造已經成為制造行業轉型與發展的新方向,而這背后離不開云計算、大數據、IoT、人工智能等ICT新技術的支撐。
早在2013年,中國石化就啟動了智能工廠的建設工作,石化盈科作為承建單位,聯合華為一同構筑中石化智能工廠,通過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算法,采集煉化生產的信息,來保障油品質量、優化煉化生產中化學反應過程,動態調節煉化過程中原油、燃料、催化劑的用量達到產耗***;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算法,建立設備運行運維經驗模型,通過實時監控對重資產設備的非正常狀態進行預判,實現預測性維護,降低運維成本,避免非計劃停機導致的巨額損失。
很顯然,這里的IT已經成為了業務的主角,能夠幫助石油石化行業客戶,切切實實的提升石油能源的產耗比和采收率。
智能制造平臺的“智腦”
近日,華為聯合石化盈科共同推出了智能制造平臺。這是繼石化盈科與華為簽約戰略合作之后,雙方進一步深入合作所取得的***重要聯合創新成果,也是石化智能工廠2.0建設的核心內容,全面體現了集中集成、物聯網接入、IT管控、優化、共享服務、數據處理與分析、人工智能等八項核心能力,未來將會成為流程工業智能制造的“操作系統標準”。
智能制造平臺融合了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虛擬現實、機器學習等ICT新技術,將成為全球領先的流程工業智能制造平臺。通過平臺集中集成能力,整合石化智能工廠數據與信息,支撐數據資產的集中管控與應用系統的有效集成;通過平臺物聯網接入能力,為智能工廠提供泛在接入、互聯互通、智能操作的跨域融合通信服務,支撐數字化倉庫、危化品追溯、關鍵設備振動與腐蝕監測、環保監測等業務應用;通過平臺IT管控能力,實現云管理、安全管理、運維管理和統一開發,支撐云資源節點的集中管理、監控和資源分配;通過平臺優化能力,打造優化工具和優化引擎,支撐生產過程優化、裝置操作優化以及能源優化;通過平臺共享服務能力,對業務服務和技術服務組件統一管控,為統一開發提供共享的云服務;通過平臺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挖掘工業大數據的潛在價值,支撐生產異常分析、設備故障診斷與產品質量分析;通過人工智能,沉淀規則、模型及知識,同時對數據進行深度學習和推理,初步打造石化工廠運行的“智腦”。
華為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的“智慧”
華為聯合全球合作伙伴匠心推出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以分布式云數據中心架構SD-DC²為基礎,具有管理高效、調度敏捷、架構開放等特點,專門針對生產制造行業客戶的工業自動化和信息化融合,以實現服務型制造和柔性生產的需求。
目前,華為制造云解決方案聯合了一群行業伙伴如SAP、埃森哲、石化盈科、哈里伯頓(石油石化)、力控(工業組態)等,以全棧式云解決方案來支撐制造行業的設計、生產、供應、物流、營銷的端到端管理,實現智能云化和智能服務化;利用大數據分析和挖掘來解決制造企業生產、運維中的深層次問題和痛點,最終幫助客戶實現智能管理和構建統一架構的制造云平臺。
也許石油能源枯竭的那一天將不可避免的到來,但我們相信,通過云、大數據等IT新技術的挖掘應用,可以幫助我們的客戶更有效、更環保的使用能源,甚至挖掘出更多綠色環保的新型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