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電信基于SDN NFV的物聯網超大規模認證資源池突破十萬終端規模
2016年,中國電信提出了轉型3.0戰略,并發布了《CTNet 2025網絡重構白皮書》,大力推進網絡架構創新,將科技成果與現網應用緊密結合,為實現網絡智能化、業務生態化、運營智慧化進行了有益探索。
作為中國電信省級運營單位中的排頭兵,浙江電信積極踐行CTNet2025,在網絡重構與轉型3.0戰略中一直扮演著先行者的角色。近日,浙江電信在此方面的工作再次取得重大進展,在合作伙伴的全力配合下,其基于SDNNFV的物聯網超大規模認證資源池突破十萬終端規模。
據浙江電信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資源池主要負責承載浙江電信全省智能電力終端業務,系統已在網穩定運行近兩年時間,終端用戶穩步上升。截至2018年11月,終端并發業務量已突破10萬,是目前中國運營商NFV承載L2TP VPDN業務量***商用規模,對于運營商整個網絡架構重構具有重大借鑒意義。
萬物互聯時代超大規模終端認證面臨巨大挑戰
當前,數字化轉型的觸角已經伸向各個行業。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使能技術,物聯網正在以數百億級的連接規模迅猛增長,從人與人的連接到物與物的連接,借力IoT撬開的行業市場也成為運營商轉型過程中必須要把握好的新增長點。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260億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1.9萬億美元。
嶄新的萬物互聯時代,業務需求和終端類型越來越多,小顆粒、高并發的海量行業物聯網終端在認證方面如何實現?成為運營商在幫助電力等特殊行業進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巨大挑戰。
原來由于終端接入量并不是很大,可以用特定的網元來實現終端認證;但專用硬件是無法滿足現在和未來萬物互聯時代的物聯網超大規模終端認證需求的,SDN NFV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路徑。
VPDN中引入NFV成為解決之道
從技術上來看,傳統VPDN通常作為無線寬帶服務的增強功能和更高級服務,它以高速3G、4G數據網絡為承載,通過撥號并利用L2TP隧道技術為客戶構建隔離的虛擬專用網絡,實現對政企客戶內部信息安全的訪問。
但由于傳統VPDN設備是集中LNS設備/硬件BAS設備,隨著物聯網業務的迅猛發展,用戶數不斷增多,硬件LNS設備有許多不夠完善的缺點:軟件和硬件耦合、封閉的業務單元;新業務升級時需要更換大量硬件,導致新業務開通周期較長,甚至按月計;分散配置維護導致運維壓力較大;對設備需臺階式升級,投資成本較高和未來投資無法保護,無法靈活匹配場景需求,更加無法滿足萬物互聯時代行業用戶對于彈性、按需、快速交付、容易恢復、簡單運維和統一管理的新需求。
為此,浙江電信在VPDN業務中引入NFV技術,將X86架構下的vLNS作為VPDN業務LNS的新型設備,以實現BAS設備的軟件化和虛擬化。以此解決傳統硬件設備大并發的性能瓶頸,大幅減少用戶投資,適應物聯網快速部署需求,推動物聯網的快速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截至2018年11月,終端并發業務量已突破10萬,是目前中國運營商NFV承載L2TP VPDN業務量***商用規模。
與此同時,伴隨時間變化以及不同業務需求的改變,這種資源池的靈活組網架構可以按需擴展網元、進行資源按需配給,承載規??蛇_到***,滿足浙江電信未來業務的發展需求,未來將為更多行業的物聯網超大規模終端認證提供資源池模式的服務。
全面助力運營商踐行網絡重構
本次浙江電信基于SDN NFV的物聯網超大規模認證資源池突破十萬終端規模,也是中國電信網絡重構在細分應用場景的一次階段性勝利。
從中國電信網絡重構的目標來看,在企業運營角度,中國電信需要簡潔、敏捷、開放、集約的網絡架構;用戶側角度來看,需要網絡可視、資源可選、用戶自服務。這與新華三控制與轉發分離、業務集中控制、網絡資源池化、業務大規模彈性自動部署、網絡靈活自定義的網絡架構重構理念不謀而合。
在運營商網絡重構領域,新華三一直積極實踐為運營商提供更有彈性、更靈活、適應性更強的網絡架構。作為業界少有的具備IT與CT完整能力的供應商之一,新華三深度參與了運營商的網絡重構,積累了豐厚的實踐經驗。浙江電信與新華三于2015年便開展了SDN NFV新業務的測試和探索,從痛點切入進行各類業務的試點及論證,例如新華三助力浙江電信vBRAS城域網試點。而本次浙江電信引入SDN NFV的場景是行業物聯網應用中的VPDN認證資源池,即LNS資源池。
作為業界領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新華三致力于成為運營商網絡轉型的***合作伙伴,幫助運營商加速網絡重構,實現智慧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