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環球趨勢大會5G生態合作論壇 5G時代帶來無限遐想未來
11月28日-29日,由環球時報、環球網共同主辦,環球網、中宏網聯合承辦的"2019環球趨勢大會"在北京凱賓斯基飯店正式拉開帷幕。本屆大會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大背景下,以"營商、發展、使命"為主題,以"時代使命、創新交融"為出發點,邀請地方政府優化營商環境負責領導,知名學者,以及來自各優秀企業和社會組織的代表,共計一千余人,共同就"環球趨勢"展開討論,激蕩思想,交流經驗。
"2019環球趨勢大會"由三大主旨論壇構成,分別是:營商環境高峰論壇、環球趨勢5G生態合作論壇、國際創新驅動及產業合作論壇。同時在11月28日晚舉行了"環球之夜"主題活動暨"金趨勢獎"頒獎盛典。
若說起,2019年最為人所矚目的科技成果,莫過于5G網絡的正式商用,曾經的暢想如今已經成為現實生活,隨著5G網絡逐漸完成覆蓋,5G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未來?在29日舉行的5G生態合作論壇上,中國移動研究院5G技術專家張龍,高通中國區研發負責人 徐晧,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5G行業MKT副總經理 馬恒,天數智芯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李云鵬,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人工智能創造及商業事業部總經理 徐元春,戴姆勒創新孵化器創新架構師 徐鴻吉別以5G三大特性為切入點,從各自從事的行業背景出發,探討了5G網絡在組網優勢,芯片與網絡融合,智能制造,物聯網,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等熱門應用的未來發展方向。
中國移動研究院5G技術專家、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無線技術工作委員會TC5 WG9副組長張龍首先帶了主題為5G+加出美好未來的主題演講,張龍首先回顧了2013年12月3日4G牌照的頒布,僅僅6年就已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5G已經正式投入商用,5G時代高速率,低時延、廣聯接的特點,將會深刻的變革我們的生活和社會,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改變生產方式。張龍表示,"為了更好的推動5G發展,中國移動也是正式提出了5G+計劃,其中包含三部分內涵,首先是5G+4G,5G和4G將是一個長期并存的狀態,我們通過5G+4G構建一個強大的連接能力,滿足客戶基礎連接需求,我們稱之為5G的內省能力;第二是5G+'AICDE'通過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等一些先進技術進行融合,構成5G外延能力;第三是5G+生態,我們希望和我們的合作伙伴一起來打造一個豐富的各種各樣的行業能力,構建一個良好的生態,我們稱之為行業應用的通用能力。"
張龍說:"我們希望通過5G的內生能力加上5G的外延能力加上行業的通用能力整合起來之后去賦能各行各業,實現5G+X,我們希望5G成為社會信息流動的主動脈,成為我們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成為我們數字社會構建的新的基石。"
高通中國區研發負責人徐晧圍繞"5G+AI賦能智能互聯未來"發表了主題演講,分享了他對5G實際應用、5G與AI結合等方面的看法,并通過諸多案例生動闡述了5G能為各行各業帶來的改變、為每個人帶來的美好生活。徐晧介紹道,自3GPP于2018年凍結5G國際標準初版(R15),截止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已經有眾多國家和地區宣布5G商用,涉及30家以上電信運營商。在4G時代同樣的時間節點上,全球只有4家電信運營商宣布5G商用。5G商用落地的速度之快可見一斑。
至于5G實際應用,許多消費者的認知還停留在只能測速的5G手機,徐晧則從國際標準制定的層面給出了解釋。他指出,目前已經凍結的R15標準側重點在于5G的基本架構和增強型寬帶包括毫米波的引進、大規模天線技術,新的編碼技術、新的網絡切片技術等等,以提供更廣的信號覆蓋、保證更快的網速,具體應用體現在距離消費者最近的智能手機。接近尾聲的R16標準以及后續的R17版本會更注重5G在其他行業和垂直領域的推廣及應用,包括高可靠性和低時延,5G車聯網、免許可頻譜技術等,將成為5G工業物聯網以及自動駕駛等其它廣泛應用的技術支撐。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5G行業MKT副總經理 馬恒在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 "5G時代的到來對我們意味著什么?宏觀來看,從2G開始一直到4G,大家已經深深地感受到對生活方方面面的改變,而伴隨著5G的到來,以大帶寬為代表的新型連接也即將到來,這種連接是雙向的。我們知道在4G的時候,看手機視頻就有了很好的體驗。但大家發現,當上傳大一點的數據時手機則會變得非常緩慢,不停地在轉圈圈。而5G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些問題。"馬恒說。在5G對于工業化的影響時,馬恒提出了"四化"的概念:產品供給的柔性化、工作場景的人性化、人機交互虛實結合化、智能化。
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人工智能創造及商業事業部總經理徐元春以"人工智能與人工智能創造"為題進行了分享。"用算法、機器來模擬人的右腦,讓機器去擁有人類文化和藝術的創造能力,這可能是人類自己自認為最神秘和最迷人的一個能力,這也是我們探索的一個前進的方向。"徐元春說道。
微軟小冰從2017年開始,學習了中國從1920年開始大概519位現代詩人的作品,此前,微軟小冰曾出版人類歷史上首部100%由人工智能創造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將寂寞、悲傷、期待、喜悅等1億用戶教會她的人類情感,通過10個章節以詩詞的形式展現在詩集里。徐元春也在會上表示:"我可以100%的告訴大家說,寫詩肯定掙不了錢。那它能做什么呢?因為這是一種算法上的研究。當我們能夠實現詩歌這樣的創作能力的時候,其他的文本生成能力對我們來講相對就會比較的簡單。"如今,微軟小冰已將詩歌方面的積累應用在現實場景,助力多家上市企業在5秒以內將所有摘要信息推送給個人和機構投資者。
天數智芯CEO李云鵬也出席了此次5G生態論壇并發表主旨演講,他講道,"從科技的角度上來看,人類已經歷四次科技進步的浪潮,現在我們正見證著一個新的科技進步的浪潮,即5G是一個非常好的代表,它帶來了數據本身的一個更大的維度和多樣的容量產生。如果說4G改變的是生活,那么我認為5G改變的是社會,如果說4G讓人更加方便了,5G一定要社會中的人、企業和商業更加方便。從業務層面來看,隨著5G時代的開啟,云端能力逐漸在向邊云端的延伸,并帶來巨大的邊云計算的需求。"李云鵬解釋稱,在數據驅動的時代,大家的根本需求是如何有效的進行資源的管理和統籌,如何及時分析并做出反饋的結果,同時,能夠實時的對運營中的設備進行監控和判斷。
戴姆勒創新孵化器首席創新架構師徐鴻吉也在演講中分享了自己對于5G未來的觀點,他首先講道,"作為全球化的組織,戴姆勒主要承擔孵化器、加速器、連接器三方面的創新職責。期間,我們會給每家創業公司以相應的創新主題和場景。"在講到戴姆勒為何會為商湯這樣的"獨角獸"企業加速時徐鴻吉解釋道:"2017年,我們和商湯一起探討如何將視覺AI技術應用到汽車領域。經過一百多天雙方持續的探討和落地,戴姆勒將商湯的一些創新技術應用到了汽車內部的娛樂系統,應以及自動駕駛相關主題的落地,而且,這也是商湯第一次將AI技術落地到汽車領域。"
論壇的尾聲,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主持人韓磊還與來自國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TO李一冰;大眾問問解決方案專家劉刈;浪潮服務器副總經理陳彥靈舉行了圓桌論壇,就5G網絡與行業的度結合進行交流探討,發散思維暢想5G能給產業帶來怎么樣的化學反應。
李一冰從技術角度向在場來賓解釋了5G技術大帶寬、低時延的特點,并介紹了基于該技術的一些商業落地應用。"從理論上講5G的下載速度基本上是每秒1.25G,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未來的監控、安防場景中采用4K、8K的高清視頻。此外也為物聯網帶來了增量市場,包括智慧零售、智慧城市等,它會創造出更多的人與物、物與物的應用場景。"
而作為給汽車提供智能駕艙解決方案的大眾問問,劉刈認為5G的到來將會對汽車的操作系統產生巨大影響。"智能駕艙解決方案是通過移動互聯網將萬物去互聯互通,在合適的場景下給車主推薦不同的消息提醒或者服務。所以對于我們來說,5G技術下得到的數據將是指數級的,而基于海量數據,公司也會進行更加精準的數據篩選,從而為客戶提供更優質服務。"劉刈說,以前,更多是基于車輛自身的傳感器去判斷,無論是激光雷達還是毫米波,以汽車為個體去判斷周圍的環境去實現自由駕駛,局限性不言自明。但基于5G物聯網真正落地之后,隨著人、車、路、云真正的協同,駕駛人員就可以根據路況、擁堵狀況、甚至信號燈等交通標識來對出行計劃進行預判。
陳彥靈則在論壇上強調了5G時代下對邊緣計算力的考驗。"上面提到的智能制造、自動駕駛、AR、VR等,這些應用都需要強大的計算力來支持,這就不得不提到邊緣計算,5G場景下邊緣計算算力的變化也是巨大的。
Gartner數據顯示,到2020年將有50%的企業規劃邊緣計算數據中心,目的是為了能在5G時代下為用戶提供更加完善豐富的服務。
技術層面,我國已在通訊標準制定、通訊網絡架構、硬件研發等領域走在世界前端。與此同時,國內的5G產品和服務也在今年快速發展,成為推動5G商用落地的中堅力量,通過此次5G生態合作論壇,我們可以看到5G技術關乎每一個人,每一家企業的發展,5G生態正在讓參與者形成合力,共同推進5G技術的前進,5G時代才剛剛嶄露頭角,未來充滿遐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