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必不可少的IT基礎架構自動化工具
譯文【51CTO.com快譯】當下,IT和云基礎架構的自動化已必不可少。市面上涌現出了有效且有用的IT/云自動化工具,因而帶動了快速的自動化過程。然而,選擇工具時面臨諸多挑戰,比如缺乏強大的計算資源、數據監視不一致、網絡問題以及故障排除。
由于基礎架構的多個方面以及這些關鍵痛點需要加以管理,沒有一種工具能完成所有這些任務。缺少適當的工具可能會盡量延長IT停運時間,影響業務的其他方面。據PagerDuty的《數字化運營狀況》報告顯示,就IT問題造成的損失而言,40.4%的受訪者聲稱銷售部門是受影響最大的非IT部門。這直接影響利潤。
說到使IT和云基礎架構自動化方面,盡量提高工作效率是另一大問題。
為貴公司選擇自動化工具時,要關注以下幾方面:
- 符合要求
- 支撐結構
- 故障排除
- 工作效率
- 預算
我在一家軟件開發公司擔任過10多年的技術顧問,嘗試并測試了多種工具幫助該公司滿足其總體IT要求。根據我的經驗,目前市面上的這五種工具在企業組織的IT/云基礎架構自動化方面非常有效:
1. Ansible
Ansible可自動執行一系列IT方面的工作,包括配置管理、應用程序部署和云配置等。它專注于IT基礎架構的各個系統相互交互的方式,而不是一次管理一部分。
可以使用名為Ansible tower的Web界面輕松管理Ansible。該工具提供了一系列定價模式,用戶可以選擇基本、標準或高級等套件,獲得所使用功能的定制報價。Ansible Tower的費用每年在5000美元至14000美元之間。
這是一種極其易于使用和易于管理的自動化工具。
2. Datadog
Datadog主要是一種面向云應用程序的監視工具。它為你的所有云應用程序、服務器和網絡提供了詳細的度量指標。它可以輕松地與其他自動化工具集成,比如Ansible、Chef和Puppet等。
Datadog的定價方案包括Synthetics、日志管理、基礎架構和APM,費用每月每個主機分別是5美元、1.27美元、15美元和31美元。可以根據專業套件和企業套件進一步定價。
Datadog可以幫助快速檢測并排除系統中的問題。
因此,它是一種管理云基礎架構的相當省時且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
3. Puppet
Puppet是一種基礎架構即代碼(IaC)工具,它使用戶可以定義其基礎架構的所需狀態并使系統自動化以實現相同的功能。
它監視你的所有系統,并防止與定義的狀態出現任何偏差。從簡單的工作流程自動化到基礎架構配置和合規,Puppet都能滿足要求。開源工具是免費的,超過10個節點的企業版需要付費。公司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獲得定制報價。
Puppet是戴爾和谷歌等公司青睞的對象,是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保持系統一致性的理想工具。
4. Selenium
Selenium主要是為測試Web應用程序而開發的,這款強大的工具用于使Web瀏覽器自動化。它是用于Web應用程序測試和管理的好用工具。公司可以使用Selenium,創建快速的錯誤修復腳本以及開發自動、漸進的錯誤修復機制。
Selenium結合了多款軟件,每款軟件有不同的用途:Selenium集成開發環境(IDE)、Selenium Remote Control(RC)、WebDriver和Selenium Grid。它是免費的開源軟件,采用標準的Apache 2.0許可證。
它易于使用和安裝,還為擴展件提供了支持。
5. Docker
Docker是專注于代碼持續集成和部署的工具。開發人員可以使用Dockerfile輕松創建和管理應用程序。
Dockerfile能夠在隔離的環境中管理應用程序,包括代碼、系統文件、庫及其他功能。因此,它受到從事多云和混合計算的公司的青睞。
用戶可以從Docker的三種企業版中進行選擇以管理Docker容器,每個節點每年750美元起。
Docker節省了大量時間和資源,同時提高了系統的工作效率,還可以與現有系統輕松整合。
與你的DevOps團隊咨詢以了解哪種工具最適合。說到底,在給定預算內提供最大投資回報的工具才是關鍵。請記住,你應根據要求來不斷評估工具,必要時進行升級。維護必不可少。
原文標題:5 Must-Have IT Infrastructure Automation Tools,作者:Hardik Shah
【51CTO譯稿,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譯者和出處為51CT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