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為什么是“折疊屏元年”?
2019年年初,三星、華為相繼發布了折疊屏手機Galaxy Fold和Mate X。
到了年底,摩托羅拉的Razr V3和小米的折疊屏專利又接連刷屏。
說今年是“折疊屏手機元年”,實不為過。
華為 MATE X | 圖片來源:華為官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不過折疊屏手機目前的境遇,很難用一帆風順來形容。
由于售價高居不下,Mate X剛推出時就被聯想CEO楊元慶吐槽是“PPT產品”,而上周Galaxy Fold又發生了銷量公布烏龍事件。
事實上,所有手機公司迄今為止都對自己折疊屏手機的真實售量秘而不宣。
不過,消費電子領域的革命性創新,哪一項不是在爭議中誕生,在迭代中爆發的呢?
國泰君安電子團隊在其近期推出的面板行業首次覆蓋報告中指出,手機公司敢于嘗試折疊屏創新的背后,是一個嶄新的面板周期的開始。
這個周期中,有LCD的供需格局改善,有AMOLED的全面爆發,更有中國供應商的快速崛起,在全球供應鏈市場中首次占據核心地位。
或許折疊屏確實不是下一個觸摸屏級別的技術革命,但他背后蘊含的,是整個面板行業新周期的投資機會。
01 為什么要做折疊屏?
電子消費產品領域的一貫追求,是用更小的體積,展示更多的內容。
幾十年前,諾基亞給出的方案是做成“滑蓋”或者“翻蓋”。手機的屏幕和鍵盤可以在同一個尺寸內折疊,并且不妨礙使用。
諾基亞翻蓋手機 | 來源:諾基亞廣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幾十年過去了,手機的鍵盤已經消失,如今的手機大小幾乎完全由屏幕尺寸決定。
最初智能手機剛剛興起的時候,屏幕尺寸普遍為3.5英寸。喬布斯就曾經公開表示:
- “3.5英寸,是手機屏幕的黃金尺寸,更大的屏幕愚蠢至極。”
而如今,屏幕大小已經遠遠超越之前喬布斯設想的黃金標準,然而在視頻和游戲這些大屏應用面前,用戶對屏幕尺寸的渴求沒有止境。
折疊屏手機的推出,從某種程度上緩解了這種用戶使用場景的尷尬。
從設計上來講,三星Galaxy Fold和華為Mate X兩款手機有一定的區別。
三星Galaxy Fold采用的是內折方式,屏幕尺寸達到7.3寸,采用的是三星自家的柔性AMOLED屏幕。
華為Mate X采用的是外折方案,屏幕尺寸為8寸,采用的是京東方的柔性AMOLED。
▼AMOLED滲透率持續提升,預計2023年AMOLED滲透率將達到50%
數據來源:三星、華為
但無論是哪一款手機,支撐這種“曲折”炫酷特效的背后,都是目前價格昂貴的柔性AMOLED面板。
02 第三代顯示屏:AMOLED
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即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以其卓越畫質、輕薄外形、寬溫操作、戶外可視、節能省電等特性,有望成為繼陰極射線管顯示技術(CRT),液晶顯示技術(LCD)之后的第三代主流顯示技術。
由于AMOLED是自發光結構,不需要背光源,因此體積更輕薄。同時由于自發光的特性,AMOLED在暗畫面下的功耗遠低于LCD,因此擁有節能的特性。
近年來,隨著曲面屏、窄邊框、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屏下攝像頭技術等技術的推動,AMOLED正迅速奪取現有TFT-LCD手機顯示的市場份額,在智能終端中滲透率快速提升。
▼AMOLED憑借優異的性能,正在迅速搶占TFT-LCD手機顯示的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和輝光電
以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為例,由于目前主流顯示技術中TFT-LCD是被動發光,TFT層透光性較差,因此屏下指紋傳感器很難識別到指紋信息,而OLED面板具有透光性,因此當前的光學屏下指紋必須搭配OLED屏幕使用。
▼屏下指紋目前需搭載OLED顯示屏
數據來源:Sigmaintell
TrendForce預測,2022年FOD屏下指紋滲透率將從2019年的23%提升至50%。
而這,只是手機公司使用OLED屏的理由之一。
隨著2020年蘋果新款iPhone機型全部搭載AMOLED顯示屏,以及國內手機公司將這種屏幕的使用從高端手機逐步下沉到中端產品,AMOLED的滲透率有望迎來加速提升。
根據IHS Markit | Technology預計,2023年,AMOLED出貨總量將增至8.25億片,滲透率達到50%。
▼ AMOLED滲透率持續提升,預計2023年AMOLED滲透率將達到50%
數據來源:IHS
03 國內供應商快速布局
在AMOLED的供應端,目前三星一家獨大。
2019年三季度,三星仍占據全球AMOLED市場88.5%的市場份額,處于壟斷地位。
▼ 2019年三季度三星,仍占據全球AMOLED市場88.5%的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IH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然而另一方面,國內面板廠商正加速追趕。
國內京東方、華星光電、深天馬、維信諾等面板廠商正積極布局AMOLED,隨著國內多條AMOLED 6代線相繼投產,國內廠商市占率會在未來三年大幅提升。
目前,京東方已在成都、綿陽、重慶、福州規劃了四條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成都柔性6代線已實現量產,綿陽柔性6代線也在2019年實現量產,重慶柔性6代線已經開始建設,在AMOLED領域總投資規模近2000億元。
全部達產后,京東方的柔性OLED月產能可達到192K/月,將成為僅次于三星的全球第二大AMOLED供應商。
▼ 大陸AMOLED面板廠商加速追趕,京東方將成為全球第二大AMOLED供應商
數據來源:OLED industry
維信諾、深天馬、華星光電、和輝光電AMOLED產能也在陸續開出,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AMOLED制造基地。
▼ 國內主要面板廠商AMOLED產能布局情況,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AMOLED制造基地
數據來源:OLED industry
04 折疊屏成本下降后,市場可期
回到折疊屏的話題。
為什么目前折疊屏手機定價如此之貴?面板成本是重要推手。
目前,三星Galaxy Fold 7.3英寸的可折疊柔性OLED面板的成本接近200美元。而根據IHS Markit數據顯示,手機柔性OLED面板的平均售價是硬屏OLED的3倍左右,是LCD屏的6倍以上。
▼ GalaxyFold、iPhone XS Max、Galaxy S9+ BOM表對比,折疊屏柔性OLED模組成本大幅提升
數據來源:CGS-CIMB,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另一方面,DSCC預測,隨著技術的成熟和供給的改善,可折疊OLED屏幕成本將在未來三年快速下降,到2022年成本將降至90美元左右,降幅約50%。
▼ 可折疊OLED成本將快速下降,單位:美元
數據來源:DSCC,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根據Sigmaintell預測,2019年全球可折疊智能手機的銷售量約70萬部。而隨著折疊屏成本的快速下降,預計2020年全球可折疊智能終端的銷售量約400萬部,同比增長約為519%,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而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長至1.5億部。
▼ 可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將快速增長,單位:百萬臺
數據來源:Sigmaintell,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我們以8英寸折疊屏OLED來測算,一片6代線AMOLED基板預計可以切割約100片8英寸柔性OLED。
考慮90%良率的情況下,1億部折疊手機將消耗93K/月的6代線AMOLED產能,需求拉動效果明顯。
同時我們認為,折疊屏手機的爆發,也將帶來蓋板、鉸鏈、偏光片等供應鏈巨大的機會。
蓋板需同時滿足可折疊、透光性與防護性能,CPI(無色透明聚酰亞胺膜)是目前主要解決方案,UTG(超薄玻璃)也是終端廠商研究的方向。
鉸鏈也是實現可折疊手機的關鍵,金屬鉸鏈設計結構復雜,對精密零部件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本也大幅提升。
觸控電極材料方案需由ITO材料轉換為金屬網格(Metal Mesh),折疊屏用的偏光片需要大幅降低厚度。
▼折疊屏手機將帶來相關零組件,及供應鏈巨大的改變
數據來源:OLED industry,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