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潘石屹報名全國青少年編程能力等級測試,今陷Python難抽身
本文經AI新媒體量子位(公眾號ID:QbitAI)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學Python,已知天命的潘石屹是認真的。
2019年11月14日,56歲的潘石屹在生日當天宣布,進軍編程語言Python。
數月過去之后,Python的學習進程又如何了呢?
答案是:正在備戰“NCT全國青少年編程能力等級測試”。
沒錯,這就是潘石屹自己披露的最新學習進展:
學習Python已經3個月了,最近報了名參加4月19日Python編程一級考試,檢驗一下學習效果。我都好多年沒有參加過考試了,如果有一起考的朋友,歡迎來交流備考經驗。

消息一出,在微博上引發了不小的熱議,許多網友對潘石屹的學習精神表示嘆服:

每次看見潘總都汗顏啊,居然還在繼續進步。

活到老學到老。
當然,這張準考證上的“青少年”,也是熱議的一個話題。

我對青少年有了重新定義。

青年潘,你好!
嗯,從字面上來看,確實有點違和了……
56歲,決定學Python
這個故事要從去年的11月14日開始說起。
SOHO中國董事長、地產大亨潘石屹,56歲生日當天發布微博宣布進軍編程語言Python。

緊接著第二天,又更新微博解釋為何會做出此舉。

潘石屹給出的解釋大致就是,在不斷發展的社會中,要指揮機器,就需要學習讓機器聽得懂的語言。
而他覺得Python是進化最好的程序語言,也是最值得去學習的語言之一。
再之后,潘石屹發微博開始挑書。

還在微博開了一個話題——“#潘石屹學編程#”,幾乎是以一天一更的速度,“匯報”學習Python的進度。
基本上都是自己先跑通一段Python代碼,再向網友提問“輸出是個啥”。

而后又開了個微博話題——“#潘石屹用Python解決100個問題#”。
這次換了個方式:提問,求回答。例如:

請使用Python3語言,用四種方法將兩個變量的值互換位置。比如將a=3, b=4,互換后變成a=4, b=3。

請使用Python3語言編程,求在一個包含9個數字的數列中產生一個隨機的、包含3個數字的新數列。
雖然大部分的問題都比較基礎,也有吐槽學習進度慢的,但還有一部分網友表示:
實話實說這個話題里的好多問題我都解決不了。

從去年11月14日開始到今天,潘石屹的微博似乎被Python填滿了。正如網友所說:現在潘石屹只在微博討論編程了,徹底佛了。

加上還要參加考試來測試自己的學習成果。
嗯……確實有種深陷Python無法自拔的趕腳。
關于NCT全國青少年編程能力等級測試
此次潘石屹要參加的這項測試,也是網友關注的一個焦點。
NCT全國青少年編程能力等級測試,是基于清華大學領銜研制《青少年編程能力等級》標準,并結合我國青少年編程教育的實際情況、社會應用及發展需要,所設計開發的編程能力水平測評項目。

正式推出的時間是2019年11月,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推廣和應用《青少年編程能力等級》標準。
這是國內首家通過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教育技術分技術委員會《青少年編程能力等級》標準符合性認證的等考項目。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是“青少年”,潘石屹為什么能參加?
查詢其官網介紹,“報考對象”中的“面向人群”是這么介紹的:
推薦年齡為8-18周歲,學級為小學3年級至高中3年級的青少年群體,中國這一群體人數超過2億人。

嗯,看來可能是“推薦”,并不嚴格限制年齡,所以“青年潘”也是能參加的。
One More Thing
雖然潘石屹在微博上打卡學習Python,堅持了數月有余,但細心的朋友們可以發現一個問題——學習Python的目的,也是那么純。
怎么說?
從近期的微博不難看出,在回答“提問”的微博中,格式非常統一:

這是上一條的答案,使用Python3在編程貓的海龜編輯器上編寫。
而且,有些微博文案的末尾還會at“編程貓”。
嗯?什么情況?難不成是一場商業秀?
不過也可能是潘總匯報桑梓的一次新嘗試。
就在1月8日,潘石屹還和編程貓創始人兼CEO李天馳等人,共同出席過甘肅省天水市養正幼兒園的竣工典禮。
而甘肅天水,正是潘石屹的故鄉。
畢竟是商業大亨,學新技能也有不一樣的學法,而且不只是想武裝自己。
當然,看潘總學得如此癡迷又認真,我們也已經向他發出邀約,希望分享Python中的學習心得。
你有什么想問潘石屹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