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行人”集結!華為展臺亮相數博會,釋放數字化轉型新動能
5月26日至28日,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簡稱“數博會”)在貴陽舉行。本屆數博會以“數智變·物致新”為主題,秉承“全球視野、國家高度、產業視角、企業立場”的辦會理念,積極探索數字經濟時代國際合作新機制,為全球大數據發展提供中國方案,助推全球大數據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
華為作為本屆數博會的參展商之一,圍繞城市經濟、城市生活、城市治理、城市底座四大板塊,攜手各行各業“懂行人”,在共計308平米的華為展臺內,以城市全場景智慧為引領,以行業數字化轉型生動實踐為展覽展示成果,以華為聯接+計算的數字技術為基礎,向參會觀眾展示了聯接、計算、云、AI等新ICT技術與行業場景的融合創新,揭秘了不起的行業“黑科技”。全方位呈現了“懂行人”如何充分利用數據、挖掘數據價值,聚“懂行人”智慧之力,助數字貴州邁向高質量發展,駛入孿生新未來,共同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懂行人”集結,為智慧城市添動能
數字化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航道。“十四五”規劃中單獨用一個篇章來闡述了數字化的相關內容。報告提出要加快數字化發展,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無疑,在數據成為新生產要素的趨勢下,圍繞數據而構建的數字城市將會是數字社會、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載體。與往年相比,華為在本屆數博會展區重點圍繞“城市治理”、“城市經濟”、“城市生活”、“城市底座”四大板塊,全面展示華為“城市智能體”理念,將城市作為一個智能生命體,全面協同推進經濟、生活、治理等方方面面的數字化轉型。圖片
在“城市治理”展區中,城市運營中心展示了城市打破“數據孤島”后,升級為智能化管理的景象,實現對城市細節信息的全面查詢,對日常運行的監測,以及對城市全局的把握和公共資源的綜合調度。同時在“城市經濟”部分,華為向參會觀眾展示了云計算產業、鯤鵬計算產業、數據存儲產業等與經濟發展的緊密結合,共同為數字貴州建設添動能。而在“城市生活”部分,從市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出發,華為以聯接、云、AI、大數據等數字技術潛入到智慧文旅、智慧教室、智慧金融和智享大健康等跟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景化應用當中。最后,在“城市底座”展區,華為重點展示了在能源、5G、F5G等創新技術能力上的最新成果與發展。
數博會期間,華為展區豐富而詳實的展示內容與數字化轉型的生動實踐吸引了與會嘉賓紛紛駐足。華為專家詳細介紹了城市智能體如何以數據為基礎,以人工智能為核心,融合最新的ICT技術,打造數據驅動、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城市級一體化智能協同體系。人工智能作為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最強“智能中樞”,賦能城市自我進化能力,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
在“城市治理”中,華為帶來了智慧政務1521解決方案:1個入口、5類應用、2大引擎、1個底座,在鯤鵬政務云和智簡電子政務外網的底座上,以政務服務數據共享平臺和區塊鏈可信政務服務平臺為政務協同雙引擎,為政府工作人員提供統一辦公門戶和互聯網+監管系統,為群眾和企業法人提供“一碼通”、“一網通”和“一號通”三類政務服務;并通過“政務通”實現政務服務的一站式快應用入口,助力城市決策者通過現代化手段實現“秒報秒批免證辦”,讓政務服務有速度更有溫度,助力政務服務科學化、智慧化發展。此外,華為城市管理服務智慧中心(IOC)、智慧水務、智慧金融、智能交通等解決方案也受到政企客戶與市民群眾們的廣泛關注。
揭秘了不起的行業“黑科技”
“要想富先修路”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金玉良言。過去,修建的是公路、鐵路等傳統基礎設施;如今一條由“云+智能”鋪設的數字基礎設施之路正在萬千市民眼前徐徐展開。在本屆數博會上,華為就以聯接+計算的硬核數字新基建能力與多項數字“黑科技”,引來參觀嘉賓們的連連贊嘆。
在交通方面,華為全息路口實現高精度、實時交通數據的全量獲取,通過智能電警和邊緣計算,實現隱患發現、事故快處快撤、路口單點自適應優化,而多路口(全息路網)的協同融合互聯網、卡口、路口車輛軌跡數據的協同,實現診斷-優化-評價-再優化的持續動態信控優化閉環流程,做到面向路口溢出優化、失衡優化、自適應控制、瓶頸優化、單雙線動態綠波、區域協調等不同場景下的信控優化。
在“城市底座”板塊中,華為重點展示了全閃存數據中心、超融合一體機、F5G全光大動脈、智能云園區網絡、5G技術、三大使能和華為云等技術能力。其中,華為云通過提供穩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續發展的云服務,正在成為最佳應用構建平臺,賦能應用、使能數據、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具體來說,華為云可提供AI使能(ModelArts)、應用使能(ROMA)和數據使能(DAYU)三大技術使能服務,幫助政企客戶實現業務創新。在張家港,華為就基于華為云應用使能(ROMA),以“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屏總覽”,助力城市打造精細化治理標準。
與此同時,由F5G與5G構成的第五代通信網絡,已經成為新型網絡基礎設施的核心支撐和“數字底座”。其中,F5G以其超大帶寬、物理隔離、確定性低時延等特性,為智慧城市提供品質聯接。在上海、天津等地均建有智慧城市與智慧政務樣板點,構筑起城市智能體的全光大動脈。所具備的“安全、極簡、智能”三大特點,也正在潛入到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數字政務、智慧教育等多個行業場景化的應用中去。
共建數字貴州,共創行業新價值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顯示,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GDP占比達到38.6%,增速遠高于其他經濟形式。進入“后疫情時代”,隨著數字新基建等政策相繼出臺,數字經濟發展按下了“加速鍵”,一個智慧時代正在加速到來。數字經濟的繁榮,推動著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企業數字化轉型高速發展,共同邁入新征程。越來越多的千行百業“懂行人”匯聚一堂,共建數字貴州,共創行業新價值。
在本屆數博會上,華為攜手合作伙伴全面展示了數字化轉型在市民日常工作與生活中的落地應用和生動實踐,以助力城市進入孿生新未來,高質量發展。面向未來,華為將繼續以產業科技驅動、以行業場景深耕支撐,與伙伴一起攻堅數字化轉型深水區,以“懂行”的理念與深耕行業的積極行動,為城市的發展注入數字化新價值。
在城市生活中,華為智慧文旅落地貴州,正在將黃果樹景區打造為智慧景區。其中,黃果樹智慧景區運營管理指揮調度中心集成了黃果樹景區所有的物聯感知設備和業務管理系統,實現了智慧運營、智慧調度、觀光車調度、監控調度及大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撐等眾多功能。通過大數據分析,黃果樹景區可以根據游客的年齡、來源地、性別、結構組成等內容生成游客畫像,制定景區的整體營銷戰略和推廣策略,助力景區游客服務資源有效部署,為游客提供定制化的旅游服務。
不僅如此,華為也在積極參與貴州醫療和教育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其中,華為打造的遠程醫療創新架構,以“一張協作網”和“一個統一平臺”,不僅可實現在醫護、患者、科室、醫療機構之間的互聯互通,還可實現上下級醫療機構間、院內院間的協同,為貴州建設“一張網、一平臺、一樞紐”的遠程醫療技術架構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智慧教育中,華為攜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智慧教室解決方案,新推出的協作平板系列融合了柔光護眼、華為變屏、智繪妙筆等眾多“黑科技”于一身,教師在通過華為協作平板板書后,后臺會自主對筆記進行跟蹤算法,能夠高精度、高智能地識別文字和圖形,自動將手寫體轉換為打印體,增加識別度和清晰度,完成板書復制拷貝工作,大大加速了傳統教育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轉型。
未來,華為將持續攜手各行各業“懂行人”,共筑城市智能體,共創行業新價值。深耕行業,扎實技術,積極推動聯接、云、AI、大數據等數字技術深度融入行業應用場景中,助力客戶駛出數字化轉型深水區。從數字化到數智化,華為始終致力于助推千行百業加速智能升級,共同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