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多方下注,尋求更低成本的人工智能模型

據說微軟擁有OpenAI LP不到一半的股份,盡管如此,微軟還在開發功能稍弱但是效率更高的替代人工智能模型。
The Information今天的一篇報道援引了未具名的 OpenAI員工的說法,稱微軟擔心運行強大的模型(如ChatGPT的基礎 GPT-4)有時會產生驚人的成本。
據報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微軟的研究主管Peter Lee已經命令該公司1500名人工智能研究人員集中精力開發運行成本更低的小型對話模型,不過這些模型的能力可能比不上GPT-4。
報道稱,微軟正努力在旗下大部分軟件產品中加入人工智能功能,包括基于GPT-4的 Windows Copilot。但該公司擔心,Windows在全球擁有超過10 億用戶,運行這些人工智能功能的成本可能會激增。The Information表示,該公司不想損失人工智能新產品帶來的經濟效益,所以現在正在尋找成本更低的替代方案。
微軟轉向更高效人工智能模型的工作目前還處于早期階段,不過據說該公司已經開始在必應聊天等服務中測試內部開發的模型。
微軟搜索主管Mikhail Parakhin此前曾表示,必應聊天的創意和精準模式100%依賴于GPT-4。不過,在平衡模式中,它使用了一種名為Prometheus的新模型以及圖靈語言模型。圖靈語言模型的功能不如GPT-4強大:它們可以識別并回答簡單的問題,但當遇到更棘手的問題時,它們會將這些問題轉交給GPT-4。
在編碼方面,微軟最近發布了13億參數的Phi-1模型,據說該模型是在教科書級的數據上訓練出來的。The Information表示,它能以更高效的方式生成代碼,但還達不到GPT-4的水平。
據說該公司還在研究其他的人工智能模型,例如基于Meta Platforms公司開發的開源Llama-2模型的Orca。據報道,盡管Orca的體積更小、資源消耗更少,但它的性能接近于OpenAI的模型。
據說微軟的人工智能研究部門擁有大約2000塊來自英偉達公司的顯卡,據說Lee現在已經下令將其中大部分顯卡用于訓練更高效的模型,這些模型專注于執行特定任務,而不是像GPT-4一樣具有更強的通用性。
據報道,微軟持有OpenAI 49% 的股份,并為這家初創公司注入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預計未來幾年,微軟還將繼續與OpenAI密切合作。
不過,微軟和OpenAI的利益并非處處一致。盡管雙方是合作者,但兩家公司也是競爭對手,它們的ChatGPT Enterprise和Bing Chat Enterprise產品實質上是在爭奪相同的目標受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