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伊風
出品 | 51CTO技術棧(微信號:blog51cto)
鴻蒙原生版微信終于正式上線!
目前的版本號已經來到了1.0.3.42。從更新說明來看,這次功能上新之后,與普通版微信的使用體驗幾乎相差無幾!(具體的幾個差別我們將在下文展開講講
目前,基礎通訊、社交、微信支付(以及大家特別關注的能否在春節期間領上紅包)、公眾號、小程序、視頻號、直播等功能已經配齊,絕大多數的使用場景是cover上了!
圖片
鴻蒙原生版的微信界面是這樣嬸兒的:
圖片
由于微信產品的體量之大、功能之復雜,其鴻蒙原生版的開發與上架一直備受關注!
我們從去年10月8日公測版鴻蒙上架時,就一直在報道其進展,仍然覺得這是一個漫長的等待。
對于不太關注這方面的朋友,很多人的感受更可能是:
“原來還沒正式上架?”
圖片
或是:
圖片
其實,鴻蒙原生版微信的開發實屬不易,團隊成員@客村小蔣將其工程量形容為“三峽大壩”。
鴻蒙系統采用了一套全新的技術框架和獨特的ArkTS編程語言,這意味著微信團隊要從頭開始“手搓”應用。
“不過,對微信團隊來說,學習新的編程語言,可能是整個適配工作中,最不算困難的事情之一。
在一個全新的平臺上,做一款要支撐海量用戶、高并發的通訊需求,同時有支付、小程序、視頻平臺等多個大功能模塊的應用,還要滿足極高頻使用下的穩定性,是更大的挑戰。”客村小蔣這樣寫道。
一、鴻蒙原生版微信的 295 天:團隊回顧漫漫開發路
昨日,騰訊官方也在“鵝廠黑板報”回顧了漫長而艱辛的開發歷程。
結合客村小蔣po出的細節,我們可以還原一個更真實、生動的開發歷程。
2024年3月21日,開發團隊收到了“簡單又正式”的通知,正式開搞鴻蒙微信。
鵝廠調了內部資歷比微信誕生年份還老的骨干組建了新團隊。從頭開始手搓,一邊手搓一邊和鴻蒙團隊協調遇到的問題。騰訊官方說,“這個團隊在內部素以擅長攻克不同環境、不同語言的開發工作著稱?!?/span>
據小蔣透露,這位骨干曾領導團隊做成了諾基亞上的朋友圈、公眾號。如今回顧,真是一些時代的眼淚了。
圖片
2024年4月,鴻蒙微信開搭基建 。
“經過塞班、手機、手表等各種終端上的長期打磨,這個研發團隊積累了一套名為Alita(阿麗塔)的跨平臺內核。這也為鴻蒙版微信的基建打下了基礎。這個階段的重中之重是,快速熟悉鴻蒙系統,移植基礎庫,讓 Alita 內核能夠在鴻蒙系統上運行起來,和華為一邊溝通、一邊驗證推進?!?/span>
2024年,5月架構。架構師基建的第二步。
開發團隊需要設計好鴻蒙微信客戶端的架構、編寫好各模塊文檔,支撐各業務進場后能夠高效開發。
客村小蔣解讀這一步的難點說,“不僅要快速滿足業務訴求,還需要考慮業務之間的解耦,并具備長期的高可擴展性。”
圖片
2024年,6月磨合,從這一步起進入了真正的手搓階段。
關鍵工作包括:flutter(跨平臺應用程序開發框架)、liteapp(專為移動端設計的跨平臺開發框架)等。
騰訊官方形象地說:為了這桌“年夜飯”,技術小哥們一邊在廚房切菜燒飯,一邊去客廳招呼各方沏茶倒水,讓支付和VoIP(語音通話技術)等基礎能力陸續湊上一桌。
此外還有隱私等多方面的問題,需要和華為的團隊密切溝通。
圖片
而重視隱私這一點,在正式上線的微信中隨處可見:
圖源:知乎@吳師傅
之后,就進入了相當艱難的debug之旅??痛逍∈Y說,“其實核心就幾個點:需求經常會變、系統太復雜、意外情況多、時間和成本有限,以及“人”,總是會出錯的。
鴻蒙遇上微信,這樣的問題就會加倍,兩個高速前進、互相影響的復雜系統,讓修bug就像一場修行?!?/span>
10月8日,原生鴻蒙微信來遲一步,在鴻蒙公測后才終于開啟了內測邀請,嘗鮮版本包含基礎社交通訊音視頻通話、朋友圈、微信支付的二維碼收/付款等功能。此處也揭秘了為何微信需要限量內測:
圖片
2025年1月9日,鴻蒙版微信順利結束公測,正式版本上線。原生鴻蒙的用戶從此可以穩定地使用和下載微信了。
客村小蔣還詳述了一個2024年10月29日的插曲,“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微信鴻蒙版開發團隊的工作情形和協作流程?!?/span>
圖片
“我們知道,永遠等不來‘完美交付’這一天?;叶葴y試、持續迭代,讓產品在和用戶的互動中得到改進,是騰訊一直以來的產品理念?!啊边@篇長文的結尾寫道。
二、與普通版仍有差異,節前或還有版本更新
“完美交付”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因此,無論經歷了多么漫長的debug,研發團隊仍然有新的工作要做
據網友總結,這里仍然有一個較長的list等待進一步的更新。
圖源:知乎@吳師傅
對于經常使用其中功能的用戶來說,使用體驗還是會大打折扣的。
一位知乎用戶因為卡片分享的問題,而直言“不能稱之為正式版”。
圖片
此外,在打開某些小程序時,或者會彈出“當前微信版本過低”的提示。
三、長征第一步,答案已在路上
比起支付寶早在2023年底就宣布投入鴻蒙開發,微信慢了整整四個月。
這家“國民級”應用會不會缺席鴻蒙生態一度成了茶余飯后的討論熱點。好在,一線開發的小伙伴們拼命硬剛,用“手搓”代碼的方式為我們帶來了第一版原生微信。
雖然這第一步不算完美,各種Bug和小瑕疵難免讓人吐槽幾句,但也別忘了——長征路上,最難的就是邁出那只腳。
等到華為Mate80登場,相信這些問題會逐步被撫平,到那時,鴻蒙版微信會迎來屬于它的高光時刻。距離理想中的“順滑、穩定、融入生態”的體驗,還有多遠?我想,答案已經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