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ropic官宣「封殺」OpenAI!GPT-5發布在即,竟被曝用Claude Code做開發?
掀桌,拔網線,徹底拉黑!
本周二,AI領域的兩大巨頭撕破臉。
據多位知情人士爆料,Anthropic公司已經切斷了OpenAI對其所有大語言模型的API訪問權限。

換句話說,OpenAI被老對手Anthropic徹底「拉黑」了。
Anthropic給出的理由簡單粗暴:OpenAI公然違約!


Anthropic的發言人Christopher Nulty發表了一份火藥味十足的聲明:
Claude Code(Anthropic旗下編程工具)現在是全世界程序員的必備神器。
因此當我們得知 OpenAI 自己的技術人員在 GPT-5 發布之前也在使用我們的編程工具時,并不感到意外。
「但很不幸,這種行為嚴重違反了我們的服務條款。」
根據Anthropic的商業條款,任何客戶都不得利用其服務「構建與之競爭的產品或服務,包括訓練競爭性AI模型」,更不用說「逆向工程或復制」其服務了。

而這次封殺事件的背景,正值山雨欲來風滿樓之際——據傳,OpenAI即將發布革命性的新模型GPT-5,其最核心的賣點之一,就是超強的編程能力。
所以,正值OpenAI準備推出傳聞中的 GPT?5(據稱具備更強編碼能力及安全特性),Anthropic的控制API策略似乎是一次涉及競爭與安全定位的主動防御。
對于OpenAI來說,一邊想靠新模型顛覆世界,一邊卻在「偷師」最強對手?這戲碼太炸裂了!

那么,OpenAI到底在用Claude做什么?
據透露,OpenAI并非像普通用戶那樣使用API隨便「聊聊」而已。
而是利用特殊的開發者權限(API),將Claude深度集成到了自己的內部工具中。
他們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有兩點:
- 摸底對手:系統性地評估Claude在編程、創意寫作等方面的真實能力,與自家的AI模型進行全方位對標。
- 安全「紅藍對抗」:用各種刁鉆、危險的提示詞測試Claude的「底線」,比如涉及
CSAM、自殘、誹謗等話題,觀察其反應,從而幫助OpenAI評估和調整自家模型的安全護欄。
面對突如其來的封殺,OpenAI顯得既震驚又失望。

OpenAI首席溝通官Hannah Wong回應道:
通過評估其他AI系統來衡量自身進步、提升安全水平,這早已是行業慣例。
我們尊重Anthropic的決定,但說實話,這太令人失望了。
別忘了,我們自己的API可一直對他們開放著呢。
這番回應,潛臺詞就是:我們對你開放,你卻對我們關門?太不厚道了!
有趣的是,Anthropic發言人Nulty隨后又表示,公司將「繼續確保OpenAI擁有用于基準測試和安全評估的API訪問權限」,因為這是「行業標準」。
但這番表態與當前的封禁行為自相矛盾,Anthropic并未就此作出進一步解釋。
科技巨頭的「常規武器」
在科技圈,利用API接口扼殺競爭對手,早已是常規武器。
- Facebook曾對Twitter旗下的短視頻應用Vine做過同樣的事,并因此引發了反壟斷調查。
- 就在上個月,Salesforce也限制了競爭對手通過Slack API訪問其數據。
這甚至不是Anthropic第一次「拔網線」。
上個月,當傳出OpenAI可能收購AI編程新貴Windsurf的消息后,Anthropic迅速切斷了Windsurf對Claude的直接訪問權限。(當然,那筆收購最后也黃了。)

Anthropic表示他們只愿支持「長期合作伙伴」。
當時,Anthropic的首席科學家Jared Kaplan就對媒體直言不諱:「把我們當家的Claude賣給OpenAI?這事兒想想都覺得奇怪。」
關于此次爭斗,有人表示,開源才是唯一解決方案。

甚至有人調侃,「GPT-5,但是由Claude Code出品」。

而就在這次封殺OpenAI的前一天,Anthropic剛剛宣布,由于用戶量「爆炸式增長」以及部分用戶違反服務條款,將對Claude Code實行新的使用頻率限制。
Anthropic此番「拔網線」動作不僅是一場針對OpenAI的「戰術打擊」,更折射出AI競爭進入「數據與接口封鎖」階段。
對開發者、創業公司乃至監管機構而言,API不再只是技術細節,而是關乎市場準入與創新自由的戰略資源。
一切早有預兆,這場AI王座的戰爭,已經徹底白熱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