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_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_国产精品久久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综合网站_91精品又粗又猛又爽_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免费_91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在线观看 _久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_美女精品久久久_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

Linux線程棧內存管理:從底層原理到性能優化實戰

系統 Linux
從底層講透 Linux 線程棧的分配規則,教你避開棧溢出、內存泄漏的陷阱,還會給你pstack查棧布局、ulimit調棧限制的實戰工具,以及線程池控數量、遞歸轉迭代的優化方案。不管你是后端開發還是運維,看完就能把線程棧管理的主動權攥在手里,再也不用為 “線程棧出問題” 熬夜排查。

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種糟心情況?線上服務突然崩了,日志滿屏Segmentation fault,gdb調試半天,發現是線程創建后沒多久就 “爆棧”;明明線程退出了,內存卻沒降,排查后才知道是棧資源沒回收;甚至試過開幾百個線程,虛擬地址空間就不夠用了 —— 這些坑,其實都藏在 Linux 線程棧的管理邏輯里。很多開發者對線程棧的認知,停留在 “每個線程有塊棧內存”,卻不知道 Linux 下線程棧分用戶棧(可通過pthread_attr設置,默認 8MB)和內核棧(32 位 8KB、64 位 16KB 固定);不清楚底層是mmap在虛擬地址空間劃的獨立區域,更沒算過 “遞歸深度 × 棧幀大小” 要怎么匹配棧空間,才不會溢出。

從底層講透 Linux 線程棧的分配規則,教你避開棧溢出、內存泄漏的陷阱,還會給你pstack查棧布局、ulimit調棧限制的實戰工具,以及線程池控數量、遞歸轉迭代的優化方案。不管你是后端開發還是運維,看完就能把線程棧管理的主動權攥在手里,再也不用為 “線程棧出問題” 熬夜排查。

一、Linux 線程棧的底層原理

1.1 用戶棧 vs 內核棧

在 Linux 系統中,線程棧有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用戶棧和內核棧 ,它們就像是線程的 “雙重身份”,各自承擔著獨特而關鍵的職責。

用戶棧,是每個線程私有的專屬空間,它如同線程的 “私人儲物間”,存放著線程運行時的局部變量、函數調用鏈等關鍵信息。當我們使用pthread_create創建線程時,可以通過pthread_attr_t結構體來指定用戶棧的大小。在大多數情況下,Linux 線程的用戶棧默認大小在 1MB 到 8MB 之間,這個數值可不是隨意設定的,它是綜合考慮了系統性能和資源利用的結果。你可以通過ulimit -s命令查看當前系統中棧大小的限制。

圖片

用戶棧還有一個很特別的 “生長習慣”—— 它是向下生長的。這意味著棧頂指針(在 x86 架構中通常是%rsp寄存器)會朝著低地址方向移動。當線程調用一個新函數時,新的棧幀就會被壓入棧中,棧頂指針也隨之向下移動;函數返回時,棧幀彈出,棧頂指針又向上移動。這種 “后進先出” 的特性,就像我們往一個桶里放東西,最后放進去的總是最先拿出來。從內存分配的角度來看,用戶棧是通過mmap系統調用在進程的虛擬地址空間中分配的。我們可以通過cat /proc/[pid]/maps命令查看進程的虛擬內存映射情況,其中標記為[stack]的區域就是用戶棧所在的位置。

內核棧,則是線程在內核態運行時使用的棧。與用戶棧不同,內核棧的大小是固定的,在 32 位系統中通常為 8KB,64 位系統中為 16KB 。這個固定的大小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因為內核態的操作相對穩定,不需要像用戶態那樣頻繁地調整棧的大小。內核棧主要用于存儲內核函數的調用信息,包括函數參數、返回地址以及內核態下的局部變量等。當線程通過系統調用、中斷或異常進入內核態時,就會切換到內核棧上執行,內核棧就像是內核態的 “工作區”,為內核函數的執行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而且,內核棧的管理是由內核自動完成的,對用戶態的程序來說是透明的,就像一個隱藏在幕后的 “管家”,默默地處理著內核態下的各種事務。

圖片

這里有一個小技巧,直接將 esp 的地址與上 ~(THREAD_SIZE - 1) 后即可直接獲得 thread_info 的地址。由于 thread_union 結構體是從 thread_info_cache 的 Slab 緩存池中申請出來的,而 thread_info_cache 在 kmem_cache_create 創建的時候,保證了地址是 THREAD_SIZE 對齊的。因此只需要對棧指針進行 THREAD_SIZE 對齊,即可獲得 thread_union 的地址,也就獲得了 thread_union 的地址。成功獲取到 thread_info 后,直接取出它的 task 成員就成功得到了 task_struct。其實上面這段描述,也就是 current 宏的實現方法:

register unsigned long current_stack_pointer asm ("sp");
static inline struct thread_info *current_thread_info(void)  
{                                                           
        return (struct thread_info *)                        
                (current_stack_pointer & ~(THREAD_SIZE - 1));
}                                                            
#define get_current() (current_thread_info()->task)
#define current get_current()

1.2 Linux 如何實現線程棧獨立?

在早期的 Linux 系統中,線程的實現是通過LinuxThreads庫來模擬的,這種方式就像是在沒有真正的 “線程” 基礎設施的情況下,用一些巧妙的技巧搭建起了一個類似線程的環境。但這種模擬線程的方式存在很多問題,就像用臨時搭建的腳手架來支撐一座高樓,雖然勉強能用,但總是不夠穩固和高效。例如,在信號處理、調度和進程間同步原語等方面,LinuxThreads都表現得不盡如人意,而且它也沒有完全符合 POSIX 標準,這就像是一個沒有遵守規則的選手,在比賽中總是會遇到各種麻煩。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NPTL(Native POSIX Thread Library)應運而生,它就像是一位擁有魔法的工匠,為 Linux 系統帶來了真正的 POSIX 線程支持。NPTL 通過clone系統調用創建輕量級進程(LWP),這些輕量級進程共享進程的地址空間,但每個都擁有獨立的棧空間,就像是在一個大房子里,每個房間都有自己獨立的小倉庫,既節省了空間,又保證了獨立性。

當我們使用pthread_create創建線程時,NPTL 在底層做了很多精細的工作。它首先會通過mmap系統調用為線程分配用戶棧空間,這個過程就像是為線程找到了一塊專屬的 “土地” 來建造它的 “儲物間”。然后,在struct pthread結構體中,stackblock指針會記錄下用戶棧的基址,就像給這個 “儲物間” 貼上了一個地址標簽,方便后續的訪問和管理;stackblock_size則標記了棧的大小,告訴我們這個 “儲物間” 到底有多大。通過這些步驟,NPTL 成功地實現了線程棧的獨立,為多線程編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下面我將編寫一個 C 語言程序,演示使用 NPTL 庫創建線程并展示線程棧的獨立性。這個程序會創建多個線程,每個線程會打印自己的 ID 以及棧上變量的地址,以此展示每個線程擁有獨立的棧空間: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 線程函數,打印線程ID和棧上變量地址
void *thread_function(void *arg) {
    int thread_num = *(int *)arg;
    free(arg); // 釋放動態分配的內存

    // 在棧上創建一個變量
    int stack_variable;

    // 打印線程ID和棧變量地址
    printf("線程 %d: pthread ID = %lu, 棧變量地址 = %p\n",
           thread_num,
           (unsigned long)pthread_self(),
           &stack_variable);

    // 簡單的循環,讓線程持續一段時間
    for (int i = 0; i < 5; i++) {
        usleep(100000); // 休眠0.1秒
    }

    return NULL;
}

int main() {
    const int NUM_THREADS = 5;
    pthread_t threads[NUM_THREADS];

    printf("主線程: pthread ID = %lu\n", (unsigned long)pthread_self());

    // 創建多個線程
    for (int i = 0; i < NUM_THREADS; i++) {
        // 動態分配內存傳遞參數,避免競爭條件
        int *thread_num = malloc(sizeof(int));
        *thread_num = i + 1;

        int result = pthread_create(&threads[i], NULL, thread_function, thread_num);
        if (result != 0) {
            fprintf(stderr, "創建線程 %d 失敗\n", i + 1);
            return 1;
        }
    }

    // 等待所有線程完成
    for (int i = 0; i < NUM_THREADS; i++) {
        pthread_join(threads[i], NULL);
    }

    printf("所有線程已完成\n");
    return 0;
}
  1. 程序創建了 5 個線程,每個線程都有自己獨立的棧空間
  2. 每個線程打印自己的 pthread ID 和棧上變量的地址
  3. 通過觀察輸出的棧變量地址,你會發現它們位于不同的內存區域,這證明了每個線程擁有獨立的棧空間
  4. 使用 pthread_self () 獲取線程 ID,展示線程的唯一性

編譯和運行方法:

gcc thread_demo.c -o thread_demo -lpthread
./thread_demo

運行后,你會看到類似這樣的輸出(地址會有所不同):

主線程: pthread ID = 140572037066560
線程 1: pthread ID = 140572020367104, 棧變量地址 = 0x7fda3a6f9e5c
線程 2: pthread ID = 140572011974400, 棧變量地址 = 0x7fda39ef8e5c
線程 3: pthread ID = 140572003581696, 棧變量地址 = 0x7fda396f7e5c
線程 4: pthread ID = 140571995188992, 棧變量地址 = 0x7fda38ef6e5c
線程 5: pthread ID = 140571986796288, 棧變量地址 = 0x7fda386f5e5c
所有線程已完成

注意觀察棧變量地址,它們明顯位于不同的內存區域,這直觀地展示了NPTL為每個線程分配獨立棧空間的特性。

1.3 為什么越界會觸發段錯誤?

在 Linux 系統中,虛擬內存保護機制就像是一個嚴格的 “邊界守護者”,時刻保護著棧空間的安全。當線程棧在使用過程中,如果不小心越過了分配的空間邊界,就會觸發一個嚴重的錯誤 —— 段錯誤(Segmentation fault) 。這就好比你在自己的土地上建房,卻不小心把房子建到了鄰居的土地上,肯定會引發一系列問題。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Linux 在棧的底部設置了一個特殊的 “guard page”,它就像是棧空間邊界的一道 “警戒線”,是一塊不可訪問的內存區域。當棧向下生長時,如果超過了分配的棧大小,就會觸碰到這個 “guard page”,此時系統會認為這是一次非法的內存訪問,于是觸發SIGSEGV信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棧溢出。這個過程就像是你在靠近鄰居土地的邊界時,觸發了警報系統,提醒你已經越界了。

例如,當我們編寫一個遞歸函數時,如果沒有設置正確的終止條件,每一次遞歸調用都會在棧上壓入一個新的棧幀,就像不斷地往一個有限大小的桶里放東西。隨著遞歸深度的增加,棧幀越來越多,最終會突破stacksize的限制,導致棧溢出。此時,程序就會收到SIGSEGV信號,然后異常終止,就像一個失控的機器突然停止運轉。所以,在編寫多線程程序時,我們一定要時刻注意棧空間的使用,避免出現棧溢出的情況,確保程序的穩定運行。

下面我將編寫一個 C 程序,演示 Linux 系統中的虛擬內存保護機制,特別是棧溢出和 guard page 的作用。這個程序會創建一個線程并故意讓其發生棧溢出,以此展示系統如何通過段錯誤來保護內存安全。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ignal.h>

// 全局變量,用于計數遞歸深度
volatile int recursion_depth = 0;

// 信號處理函數,捕獲段錯誤信號
void handle_sigsegv(int sig) {
    printf("\n捕獲到段錯誤(SIGSEGV)!遞歸深度: %d\n", recursion_depth);
    printf("這是由于棧溢出觸發了guard page保護機制\n");
    exit(EXIT_FAILURE);
}

// 遞歸函數,不斷消耗棧空間
void recursive_function() {
    // 在棧上分配一塊內存,增加棧使用量
    char stack_buffer[1024];
    memset(stack_buffer, 0, sizeof(stack_buffer));

    // 增加遞歸深度計數
    recursion_depth++;

    // 每100次遞歸打印一次狀態
    if (recursion_depth % 100 == 0) {
        printf("遞歸深度: %d, 棧變量地址: %p\n", recursion_depth, stack_buffer);
    }

    // 繼續遞歸,直到棧溢出
    recursive_function();
}

// 線程函數
void *thread_function(void *arg) {
    printf("線程開始運行,嘗試遞歸直到棧溢出...\n");

    // 調用遞歸函數,開始消耗棧空間
    recursive_function();

    return NULL;
}

int main() {
    pthread_t thread;
    pthread_attr_t attr;
    size_t stack_size;

    // 注冊信號處理函數,捕獲段錯誤
    signal(SIGSEGV, handle_sigsegv);

    // 初始化線程屬性
    pthread_attr_init(&attr);

    // 獲取默認棧大小
    pthread_attr_getstacksize(&attr, &stack_size);
    printf("線程默認棧大小: %zu 字節\n", stack_size);

    // 可以在這里設置更小的棧大小,讓溢出更快發生
    // stack_size = 1024 * 64; // 64KB
    // pthread_attr_setstacksize(&attr, stack_size);
    // printf("已設置線程棧大小: %zu 字節\n", stack_size);

    // 創建線程
    if (pthread_create(&thread, &attr, thread_function, NULL) != 0) {
        fprintf(stderr, "創建線程失敗\n");
        return 1;
    }

    // 等待線程結束
    pthread_join(thread, NULL);

    // 銷毀線程屬性
    pthread_attr_destroy(&attr);

    return 0;
}
  1. 程序創建了一個線程,并獲取 / 設置其棧大小
  2. 在線程中運行一個遞歸函數,每次遞歸都會在棧上分配 1024 字節的緩沖區
  3. 隨著遞歸深度增加,棧空間不斷被消耗,棧指針不斷向下生長
  4. 當棧空間耗盡并觸及 guard page 時,會觸發段錯誤 (SIGSEGV)
  5. 注冊的信號處理函數會捕獲這個錯誤并打印相關信息

編譯和運行方法

gcc stack_overflow_demo.c -o stack_overflow_demo -lpthread
./stack_overflow_demo

運行后,你會看到類似這樣的輸出:

線程默認棧大小: 8388608 字節
線程開始運行,嘗試遞歸直到棧溢出...
遞歸深度: 100, 棧變量地址: 0x7f8a5f5f7bb0
遞歸深度: 200, 棧變量地址: 0x7f8a5f5f7770
...
遞歸深度: 7800, 棧變量地址: 0x7f8a5ef7fbb0

捕獲到段錯誤(SIGSEGV)!遞歸深度: 7842
這是由于棧溢出觸發了guard page保護機制

從輸出可以觀察到:

  • 棧變量的地址在不斷減小(棧向下生長)
  • 當達到一定遞歸深度后,觸發了段錯誤
  • 這證明了 Linux 系統通過 guard page 機制保護棧空間的安全性

如果取消注釋設置棧大小的代碼,可以讓棧溢出更快發生,方便觀察這一現象。

二、三大致命陷阱:踩過的坑都在這里

在實際開發中,線程棧內存管理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各種 “詭異” 的問題,就像隱藏在暗處的陷阱,讓你的程序隨時陷入崩潰的邊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常見的陷阱以及如何避開它們。

2.1 棧溢出(Stack Overflow):遞歸太深的惡果

棧溢出是多線程編程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它就像是一個無底洞,不斷吞噬著棧空間。當線程的遞歸調用層數過深,或者局部變量占用的棧空間過大時,就可能導致棧溢出 。比如,我們有一個簡單的遞歸函數:

#include <stdio.h>

void recursive_function(int depth) {
    int local_variable[1024]; // 占用1024個整型的棧空間
    printf("Depth: %d\n", depth);
    recursive_function(depth + 1);
}

int main() {
    recursive_function(1);
    return 0;
}

在這個例子中,recursive_function函數每調用一次,就會在棧上分配 1024 個整型的空間用于local_variable數組,并且沒有設置遞歸終止條件。隨著遞歸深度的增加,棧空間會被迅速耗盡,最終導致棧溢出。當棧溢出發生時,程序會收到SIGSEGV信號,然后異常終止,就像一個失控的汽車直接撞上了墻。

在實際場景中,棧溢出可能會在一些復雜的算法實現中悄悄出現,比如深度優先搜索(DFS)算法,如果沒有正確處理遞歸終止條件,就很容易觸發棧溢出。假設我們的線程棧大小設置為 2MB,而每次遞歸調用需要占用 1KB 的棧空間,那么理論上遞歸調用 2000 次左右就會觸發棧溢出 。所以,在編寫遞歸函數時,一定要設置正確的終止條件,并且盡量減少局部變量的占用空間,避免陷入棧溢出的陷阱。

2.2 內存泄漏:忘記回收的 “僵尸線程”

在 Linux 線程中,線程的狀態分為joinable和unjoinable ,這兩種狀態就像是線程的兩種 “命運”,決定了線程退出后棧資源的去向。

默認情況下,線程是joinable狀態,這意味著當線程退出時,它的棧資源不會被立即釋放,就像一個離開房間卻不收拾東西的人,留下了一堆垃圾。此時,需要調用pthread_join函數來回收這些資源,否則這些未釋放的棧資源就會逐漸累積,最終導致內存泄漏。例如: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void* thread_function(void* arg) {
    // 線程執行的任務
    return NULL;
}

int main() {
    pthread_t thread;
    if (pthread_create(&thread, NULL, thread_function, NULL) != 0) {
        perror("pthread_create");
        return 1;
    }
    // 沒有調用pthread_join回收線程資源
    return 0;
}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創建了一個線程,但沒有調用pthread_join來等待線程結束并回收其資源。隨著程序中這種情況的不斷發生,內存中的 “垃圾” 會越來越多,最終導致系統內存不足,無法創建新的線程,程序也就陷入了困境。

而unjoinable狀態的線程則不同,就像一個離開房間后會自動收拾好東西的人。通過pthread_detach函數可以將線程設置為unjoinable狀態,這樣當線程退出時,它的棧資源會被自動釋放 。這種狀態適合那些不需要返回值,并且在后臺默默運行的任務,比如一些守護線程。例如: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void* thread_function(void* arg) {
    // 線程執行的任務
    pthread_detach(pthread_self()); // 將自身設置為unjoinable狀態
    return NULL;
}

int main() {
    pthread_t thread;
    if (pthread_create(&thread, NULL, thread_function, NULL) != 0) {
        perror("pthread_create");
        return 1;
    }
    // 不需要調用pthread_join
    return 0;
}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在線程函數內部調用了pthread_detach(pthread_self()),將線程設置為unjoinable狀態,這樣線程退出時就會自動釋放資源,避免了內存泄漏的問題。所以,在編寫多線程程序時,一定要根據線程的實際需求,合理設置線程的狀態,及時回收線程資源,讓程序的內存管理更加高效和穩定。

2.3 地址空間耗盡:萬線程時代的挑戰

在 64 位系統中,雖然進程理論上擁有 128TB 的用戶空間,聽起來非常龐大,但在實際應用中,每個線程默認會占用 8MB 的棧空間 ,這就像是在一個有限的大房間里,每個物品都要占用很大的空間。當我們嘗試創建大量線程時,很快就會發現這個空間其實非常有限。

例如,當我們想要創建 10 萬個線程時,僅僅線程棧就需要占用 800GB 的空間(10 萬 × 8MB) ,這遠遠超過了大多數系統實際可用的內存空間。隨著線程數量的不斷增加,虛擬地址空間會被迅速耗盡,就像一個被填滿的倉庫,再也放不下任何東西。

當地址空間耗盡時,pthread_create函數會返回EAGAIN錯誤,同時系統日志中會出現 “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的提示 ,這就像是系統在無奈地告訴你:“我已經沒有空間了,無法再創建新的線程了。” 此時,程序的并發性能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無法正常運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需要在設計多線程程序時,充分考慮系統的資源限制,合理控制線程的數量,避免過度創建線程導致地址空間耗盡。

可以通過優化算法,減少對線程的依賴,或者采用線程池等技術來復用線程,提高資源利用率,讓程序在有限的資源下更加穩定地運行。下面我將編寫一個 C 程序,演示在 64 位系統中創建大量線程時可能遇到的地址空間耗盡問題。這個程序會嘗試創建盡可能多的線程,直到系統資源耗盡,以此展示線程棧對虛擬內存的消耗。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errno.h>

// 線程計數
volatile int thread_count = 0;

// 簡單的線程函數,什么也不做,立即返回
void *thread_function(void *arg) {
    // 線程不需要執行任何操作,立即退出
    return NULL;
}

int main() {
    pthread_t *threads;
    int max_threads = 1000000; // 嘗試創建最多100萬個線程
    int i, result;

    // 分配存儲線程ID的數組
    threads = (pthread_t *)malloc(max_threads * sizeof(pthread_t));
    if (threads == NULL) {
        fprintf(stderr, "內存分配失敗\n");
        return 1;
    }

    printf("開始創建線程...\n");
    printf("每個線程默認棧大小約為8MB\n");

    // 嘗試創建盡可能多的線程
    for (i = 0; i < max_threads; i++) {
        result = pthread_create(&threads[i], NULL, thread_function, NULL);

        if (result != 0) {
            // 檢查是否是資源暫時不可用的錯誤
            if (result == EAGAIN) {
                fprintf(stderr, "\n創建第 %d 個線程失敗: %s\n", i + 1, strerror(result));
                fprintf(stderr, "虛擬地址空間耗盡 - 無法創建更多線程\n");
            } else {
                fprintf(stderr, "\n創建第 %d 個線程失敗: %s\n", i + 1, strerror(result));
            }
            break;
        }

        thread_count++;

        // 每創建1000個線程打印一次進度
        if (thread_count % 1000 == 0) {
            printf("已創建 %d 個線程...\r", thread_count);
            fflush(stdout);
        }
    }

    printf("\n成功創建的線程總數: %d\n", thread_count);
    printf("估計消耗的棧空間: %.2f GB\n", (thread_count * 8.0) / 1024.0);

    // 等待所有線程完成
    for (i = 0; i < thread_count; i++) {
        pthread_join(threads[i], NULL);
    }

    free(threads);
    return 0;
}
  1. 程序嘗試創建大量線程,最多可達 100 萬個
  2. 每個線程創建后立即退出,不執行任何實際工作
  3. 程序會實時顯示創建進度,并在創建失敗時捕獲錯誤
  4. 當系統無法創建更多線程時(通常是由于虛擬地址空間耗盡),pthread_create 會返回 EAGAIN 錯誤
  5. 最后會顯示成功創建的線程總數及其估計消耗的棧空間

編譯和運行方法:

gcc thread_limit_demo.c -o thread_limit_demo -lpthread
./thread_limit_demo

運行后,你會看到類似這樣的輸出:

開始創建線程...
每個線程默認棧大小約為8MB
已創建 10000 個線程...
...
創建第 123456 個線程失敗: 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虛擬地址空間耗盡 - 無法創建更多線程
成功創建的線程總數: 123455
估計消耗的棧空間: 964.50 GB

注意:實際能創建的線程數量取決于系統配置和可用資源;運行此程序可能會使系統暫時變得緩慢,請在測試環境中運行;可以通過設置更小的線程棧大小來創建更多線程(使用 pthread_attr_setstacksize)。這個程序很好地說明了為什么在設計多線程應用時需要考慮線程資源限制,以及為什么線程池等技術在處理大量并發任務時更為高效。

三、實戰優化:從參數設置到代碼設計

理解了線程棧的原理和常見問題后,接下來就是如何在實戰中優化線程棧的內存使用,讓你的程序既高效又穩定。

3.1 精準控制棧大小:別讓線程 “吃太飽”

線程棧大小設置不當,就像給運動員分配的裝備不合適,不是太小影響發揮,就是太大成為負擔。我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精準地為線程分配棧空間。

在創建線程時,通過pthread_attr_setstacksize函數可以動態設置棧大小 。比如,對于一個遞歸深度較深的二叉樹遍歷算法,假設每個遞歸調用的棧幀大小為 1KB,預計最大遞歸深度為 1000 層,那么我們可以為線程棧預留 1000KB 的空間,再加上 20% 的余量以應對可能的突發情況,即設置棧大小為 1200KB 。這樣的計算方式可以確保線程在執行過程中不會因為棧空間不足而溢出。

不同類型的任務對棧空間的需求也不同。對于 IO 密集型的線程,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在等待 IO 操作完成,實際執行的代碼較少,棧幀占用空間也相對較小,所以可以將棧大小設置為 512KB 。而計算密集型的線程,它們需要頻繁進行復雜的計算,函數調用和局部變量較多,棧幀占用空間較大,此時將棧大小設置為 2MB 會更加合適。通過這種場景化的配置,可以避免 “一刀切” 帶來的資源浪費或棧溢出問題。下面我將編寫一個 C++ 程序,演示如何根據不同類型的任務動態設置線程棧大小,以優化資源利用并避免棧溢出問題: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chrono>
#include <thread>

// 遞歸深度計數器
volatile int recursion_depth = 0;
// 最大遞歸深度
const int MAX_RECURSION_DEPTH = 1000;

// 遞歸函數 - 模擬需要較大棧空間的計算密集型任務
void recursive_task(int current_depth) {
    // 在棧上分配一些數據,模擬棧幀大小(約1KB)
    char stack_data[1024];
    memset(stack_data, 0, sizeof(stack_data));

    recursion_depth = current_depth;

    // 每100層遞歸打印一次狀態
    if (current_depth % 100 == 0) {
        printf("遞歸深度: %d, 棧數據地址: %p\n", current_depth, stack_data);
    }

    // 繼續遞歸,直到達到最大深度
    if (current_depth < MAX_RECURSION_DEPTH) {
        recursive_task(current_depth + 1);
    }
}

// 計算密集型任務的線程函數
void *compute_intensive_task(void *arg) {
    int task_id = *(int *)arg;
    free(arg);

    printf("計算密集型任務 %d 開始執行\n", task_id);

    // 執行遞歸任務
    recursive_task(1);

    printf("計算密集型任務 %d 完成,最大遞歸深度: %d\n", task_id, recursion_depth);
    return NULL;
}

// IO密集型任務的線程函數
void *io_intensive_task(void *arg) {
    int task_id = *(int *)arg;
    free(arg);

    printf("IO密集型任務 %d 開始執行\n", task_id);

    // 模擬IO操作 - 多次短暫休眠
    for (int i = 0; i < 5; i++) {
        printf("IO密集型任務 %d 正在等待IO操作...\n", task_id);
        std::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milliseconds(200));
    }

    printf("IO密集型任務 %d 完成\n", task_id);
    return NULL;
}

int main() {
    pthread_t compute_thread, io_thread;
    pthread_attr_t compute_attr, io_attr;
    size_t default_stack_size;

    // 初始化線程屬性
    pthread_attr_init(&compute_attr);
    pthread_attr_init(&io_attr);

    // 獲取默認棧大小
    pthread_attr_getstacksize(&compute_attr, &default_stack_size);
    printf("默認線程棧大小: %zu 字節\n", default_stack_size);

    // 為計算密集型任務設置棧大小
    // 每個遞歸調用約1KB,最大深度1000,加上20%余量 = 1200KB
    size_t compute_stack_size = 1200 * 1024; // 1200KB
    pthread_attr_setstacksize(&compute_attr, compute_stack_size);
    printf("為計算密集型任務設置棧大小: %zu 字節\n", compute_stack_size);

    // 為IO密集型任務設置棧大小
    size_t io_stack_size = 512 * 1024; // 512KB
    pthread_attr_setstacksize(&io_attr, io_stack_size);
    printf("為IO密集型任務設置棧大小: %zu 字節\n", io_stack_size);

    // 創建計算密集型任務線程
    int *compute_task_id = (int *)malloc(sizeof(int));
    *compute_task_id = 1;
    if (pthread_create(&compute_thread, &compute_attr, compute_intensive_task, compute_task_id) != 0) {
        fprintf(stderr, "創建計算密集型任務線程失敗\n");
        return 1;
    }

    // 創建IO密集型任務線程
    int *io_task_id = (int *)malloc(sizeof(int));
    *io_task_id = 1;
    if (pthread_create(&io_thread, &io_attr, io_intensive_task, io_task_id) != 0) {
        fprintf(stderr, "創建IO密集型任務線程失敗\n");
        return 1;
    }

    // 等待線程完成
    pthread_join(compute_thread, NULL);
    pthread_join(io_thread, NULL);

    // 銷毀線程屬性
    pthread_attr_destroy(&compute_attr);
    pthread_attr_destroy(&io_attr);

    printf("所有任務完成\n");
    return 0;
}
  1. 棧大小動態設置:使用pthread_attr_t結構和pthread_attr_setstacksize函數設置線程棧大小,展示了系統默認棧大小與自定義棧大小的對比。
  2. 任務類型差異化配置:為計算密集型任務設置 1200KB 棧空間(包含遞歸調用所需空間),為 IO 密集型任務設置 512KB 棧空間(較小,因為 IO 操作等待時不消耗棧)。
  3. 遞歸深度與棧空間計算:模擬每個遞歸調用消耗約 1KB 棧空間,針對 1000 層遞歸深度,預留 20% 余量,計算出所需 1200KB 棧空間。

編譯和運行方法:

g++ thread_stack_demo.cpp -o thread_stack_demo -lpthread
./thread_stack_demo

運行后,你會看到類似這樣的輸出:

默認線程棧大小: 8388608 字節
為計算密集型任務設置棧大小: 1228800 字節
為IO密集型任務設置棧大小: 524288 字節
計算密集型任務 1 開始執行
遞歸深度: 100, 棧數據地址: 0x7f5c8b3f8b60
遞歸深度: 200, 棧數據地址: 0x7f5c8b3f8720
...
遞歸深度: 1000, 棧數據地址: 0x7f5c8b3f4b60
計算密集型任務 1 完成,最大遞歸深度: 1000
IO密集型任務 1 開始執行
IO密集型任務 1 正在等待IO操作...
...
IO密集型任務 1 完成
所有任務完成

通過這個示例可以看到,根據任務特性合理設置棧大小的重要性:

  • 計算密集型任務因需要大量棧空間(如深層遞歸)而設置較大棧
  • IO 密集型任務因主要時間在等待而設置較小棧,節省系統資源
  • 適當的余量設置可以避免棧溢出,保證程序穩定性

這種場景化的棧大小配置方法,既避免了 "一刀切" 帶來的資源浪費,又能防止棧溢出問題。

3.2 根治泄漏:分離線程或主動回收

線程棧內存泄漏就像房間里的垃圾越堆越多,最終會讓整個系統陷入混亂。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有兩種有效的方法。

(1)后臺任務首選分離:對于那些在后臺默默運行,不需要返回值,并且執行完畢后就可以自動清理的任務,比如日志記錄線程、定時任務線程等,我們可以在創建線程后,立即調用pthread_detach函數將其設置為unjoinable狀態 。這樣,當線程退出時,系統會自動回收它的棧資源,就像一個自動清理的房間,不會留下任何垃圾。例如: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void* background_task(void* arg) {
    // 后臺任務的具體邏輯
    return NULL;
}

int main() {
    pthread_t thread;
    if (pthread_create(&thread, NULL, background_task, NULL) != 0) {
        perror("pthread_create");
        return 1;
    }
    if (pthread_detach(thread) != 0) {
        perror("pthread_detach");
        return 1;
    }
    return 0;
}

(2)必須 join 時用批量等待:當線程的返回值對程序很重要,必須使用pthread_join等待線程結束時,為了避免逐個等待帶來的性能損耗,我們可以將所有需要等待的線程 ID 存儲在一個數組中,然后在合適的時機,通過循環批量調用pthread_join 。比如在一個多線程數據處理程序中,多個線程分別處理不同的數據塊,最后需要匯總結果: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THREAD_NUM 5

void* data_processing(void* arg) {
    int id = *(int*)arg;
    // 數據處理的具體邏輯
    return (void*)(long)id;
}

int main() {
    pthread_t threads[THREAD_NUM];
    int ids[THREAD_NUM];
    void* results[THREAD_NUM];

    for (int i = 0; i < THREAD_NUM; i++) {
        ids[i] = i;
        if (pthread_create(&threads[i], NULL, data_processing, &ids[i]) != 0) {
            perror("pthread_create");
            return 1;
        }
    }

    for (int i = 0; i < THREAD_NUM; i++) {
        if (pthread_join(threads[i], &results[i]) != 0) {
            perror("pthread_join");
            return 1;
        }
        printf("Thread %d returned: %ld\n", (int)(long)results[i], (long)results[i]);
    }

    return 0;
}

通過這種批量等待的方式,可以減少線程等待的時間,提高程序的整體性能。

3.3 線程池:拒絕 “無限創建” 的惡性循環

在高并發場景下,頻繁創建和銷毀線程就像不停地建造和拆除房子,不僅耗費資源,還容易導致地址空間耗盡。線程池就像是一個預先建好的房子集合,可以有效地復用線程,避免這種資源浪費。

在 C++ 中,我們可以使用std::thread結合任務隊列來實現簡單的線程池 。例如,通過ThreadPoolExecutor類庫來創建線程池,將核心線程數設置為 CPU 核心數 ×2 ,這樣可以充分利用 CPU 資源,又不會因為線程過多而導致資源耗盡。對于 IO 密集型的應用,可以適當增加核心線程數,以提高系統的并發處理能力。比如在一個網絡爬蟲程序中,每個頁面的下載和解析都是一個 IO 密集型任務,我們可以將核心線程數設置為 CPU 核心數 ×4 ,以加快爬蟲的速度。

案例:在一個處理萬級連接的 Web 服務器中,如果為每個連接都分配一個獨立的線程,那么當連接數達到一定數量時,系統很容易因為地址空間耗盡而崩潰。而改用線程池結合異步 IO 的方式后,線程池中的線程可以復用,大大降低了棧內存的總消耗 。同時,異步 IO 可以讓線程在等待 IO 操作完成時,去處理其他任務,提高了系統的整體性能。例如,Nginx 服務器就是采用了這種方式,通過高效的線程池和異步 IO 機制,能夠穩定地處理大量的并發連接,成為了 Web 服務器領域的佼佼者。

下面我將實現一個簡單的 C++ 線程池,展示如何在高并發場景下通過線程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這個線程池會創建固定數量的工作線程,從任務隊列中獲取任務并執行,避免了頻繁創建和銷毀線程的開銷。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queue>
#include <thread>
#include <mutex>
#include <condition_variable>
#include <functional>
#include <future>
#include <chrono>
#include <cmath>
#include <numeric>

// 線程池類
class ThreadPool {
private:
    // 工作線程數量
    size_t num_threads;
    // 工作線程容器
    std::vector<std::thread> workers;
    // 任務隊列
    std::queue<std::function<void()>> tasks;

    // 同步機制
    std::mutex queue_mutex;
    std::condition_variable condition;
    bool stop;

public:
    // 構造函數,默認線程數為CPU核心數×2
    ThreadPool(size_t threads = std::thread::hardware_concurrency() * 2) 
        : num_threads(threads), stop(false) {

        // 創建工作線程
        for (size_t i = 0; i < threads; ++i) {
            workers.emplace_back([this] {
                // 工作線程循環,處理任務
                while (true) {
                    std::function<void()> task;

                    // 加鎖獲取任務
                    {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this->queue_mutex);
                        // 等待任務或停止信號
                        this->condition.wait(lock, 
                            [this] { return this->stop || !this->tasks.empty(); });

                        // 如果停止且任務隊列為空,則退出
                        if (this->stop && this->tasks.empty())
                            return;

                        // 獲取任務
                        task = std::move(this->tasks.front());
                        this->tasks.pop();
                    }

                    // 執行任務
                    task();
                }
            });
        }

        std::cout << "線程池初始化完成,工作線程數量: " << threads << std::endl;
        std::cout << "系統CPU核心數: " << std::thread::hardware_concurrency() << std::endl;
    }

    // 析構函數,停止所有工作線程
    ~ThreadPool() {
        {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queue_mutex);
            stop = true;
        }

        // 喚醒所有工作線程
        condition.notify_all();

        // 等待所有工作線程完成
        for (std::thread &worker : workers)
            worker.join();

        std::cout << "線程池已關閉" << std::endl;
    }

    // 向任務隊列添加任務
    template<class F, class... Args>
    auto enqueue(F&& f, Args&&... args) 
        -> std::future<typename std::result_of<F(Args...)>::type> {

        using return_type = typename std::result_of<F(Args...)>::type;

        // 包裝任務為shared_ptr
        auto task = std::make_shared< std::packaged_task<return_type()> >(
            std::bind(std::forward<F>(f), std::forward<Args>(args)...)
        );

        // 獲取future用于獲取任務結果
        std::future<return_type> res = task->get_future();

        // 將任務添加到隊列
        {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queue_mutex);

            // 如果線程池已停止,不能添加任務
            if (stop)
                throw std::runtime_error("向已停止的線程池添加任務");

            tasks.emplace([task]() { (*task)(); });
        }

        // 喚醒一個工作線程
        condition.notify_one();

        return res;
    }
};

// 模擬CPU密集型任務:計算素數
bool is_prime(int n) {
    if (n <= 1) return false;
    if (n <= 3) return true;
    if (n % 2 == 0 || n % 3 == 0) return false;

    for (int i = 5; i * i <= n; i += 6) {
        if (n % i == 0 || n % (i + 2) == 0)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 模擬IO密集型任務:休眠一段時間
void io_task(int task_id, int delay_ms) {
    std::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milliseconds(delay_ms));
    std::cout << "IO任務 " << task_id << " 完成,耗時 " << delay_ms << "ms\n";
}

int main() {
    // 創建線程池,使用默認線程數(CPU核心數×2)
    ThreadPool pool;

    // 存儲任務的future
    std::vector<std::future<bool>> prime_results;
    std::vector<std::future<void>> io_results;

    std::cout << "\n=== 提交CPU密集型任務 ===" << std::endl;
    // 提交一系列CPU密集型任務:檢查大數字是否為素數
    for (int i = 0; i < 20; ++i) {
        int num = 100000000 + i * 10000 + rand() % 10000;
        prime_results.emplace_back(
            pool.enqueue(is_prime, num)
        );

        // 打印提交狀態
        if (i % 5 == 0) {
            std::cout << "已提交 " << i + 1 << " 個素數檢查任務\n";
        }
    }

    std::cout << "\n=== 提交IO密集型任務 ===" << std::endl;
    // 提交一系列IO密集型任務
    for (int i = 0; i < 15; ++i) {
        int delay = 100 + rand() % 400; // 100-500ms隨機延遲
        io_results.emplace_back(
            pool.enqueue(io_task, i + 1, delay)
        );

        if (i % 5 == 0) {
            std::cout << "已提交 " << i + 1 << " 個IO任務\n";
        }
    }

    // 等待所有CPU任務完成并輸出結果
    std::cout << "\n=== CPU任務結果 ===" << std::endl;
    for (size_t i = 0; i < prime_results.size(); ++i) {
        int num = 100000000 + i * 10000 + rand() % 10000;
        bool result = prime_results[i].get();
        std::cout << "數字 " << num << (result ? " 是" : " 不是") << " 素數\n";
    }

    // 等待所有IO任務完成
    std::cout << "\n=== 等待所有IO任務完成 ===" << std::endl;
    for (auto &f : io_results) {
        f.get();
    }

    std::cout << "\n所有任務處理完畢" << std::endl;
    return 0;
}
  1. 預先創建固定數量的工作線程(默認 CPU 核心數 ×2)
  2. 使用任務隊列存儲待執行的任務
  3. 通過互斥鎖和條件變量實現線程同步
  4. 工作線程循環從隊列中獲取并執行任務,實現線程復用

編譯和運行方法:

g++ -std=c++11 thread_pool.cpp -o thread_pool -lpthread
./thread_pool

運行后,你會看到線程池如何高效地分配任務給工作線程,實現任務的并發處理。與為每個任務創建新線程的方式相比,這種方式大大減少了系統資源消耗,特別是在處理大量任務的場景下優勢更加明顯。

在實際應用中,你可以根據任務類型(CPU 密集型或 IO 密集型)調整線程池大小,以達到最佳性能。例如,IO 密集型應用可以使用更多線程,而 CPU 密集型應用通常線程數不宜超過 CPU 核心數的 2-3 倍。

3.4 遞歸轉迭代:用 “手動棧” 防溢出

遞歸算法雖然簡潔直觀,但在多線程環境中,它就像一個隱藏的炸彈,隨時可能因為棧溢出而導致程序崩潰。將遞歸轉換為迭代,使用 “手動棧” 來模擬遞歸過程,可以有效地避免棧溢出問題。

(1)反模式:以經典的斐波那契數列計算為例,遞歸實現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fibonacci_recursive(int n) {
    if (n == 0 || n == 1) {
        return n;
    }
    return fibonacci_recursive(n - 1) + fibonacci_recursive(n - 2);
}

int main() {
    int n = 30;
    int result = fibonacci_recursive(n);
    printf("Fibonacci(%d) = %d\n", n, result);
    return 0;
}

在這個實現中,隨著n的增大,遞歸調用的層數會迅速增加,棧空間也會被快速耗盡,最終導致棧溢出。

(2)優化版:使用迭代和手動棧的方式實現斐波那契數列計算: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typedef struct {
    int n;
    int result;
} StackFrame;

int fibonacci_iterative(int n) {
    StackFrame *stack = (StackFrame*)malloc((n + 1) * sizeof(StackFrame));
    if (stack == NULL) {
        perror("malloc");
        return -1;
    }
    int top = -1;

    stack[++top].n = n;
    while (top >= 0) {
        StackFrame *current = &stack[top];
        if (current->n == 0 || current->n == 1) {
            current->result = current->n;
            top--;
            if (top >= 0) {
                StackFrame *parent = &stack[top];
                if (parent->n == current->n + 1) {
                    parent->result += current->result;
                } else {
                    stack[++top].n = parent->n - 2;
                }
            }
        } else {
            stack[++top].n = current->n - 1;
        }
    }

    int result = stack[0].result;
    free(stack);
    return result;
}

int main() {
    int n = 30;
    int result = fibonacci_iterative(n);
    printf("Fibonacci(%d) = %d\n", n, result);
    return 0;
}

在這個優化版本中,我們使用malloc動態分配了一個 “手動棧”,通過模擬遞歸調用的過程,將計算結果逐步保存和累加,避免了遞歸調用帶來的棧溢出風險。雖然代碼變得稍微復雜一些,但卻提高了程序的穩定性和性能,就像從走鋼絲變成了走平穩的橋梁,更加安全可靠。

四、診斷工具:快速定位棧內存問題

即便我們在代碼中做了各種優化,但在實際運行中,線程棧還是可能出現各種問題。這時,就需要借助一些強大的診斷工具,快速定位和解決問題。

4.1 查看棧布局:proc 文件系統的魔法

/proc文件系統就像是 Linux 系統的 “內部監控室”,通過它我們可以輕松獲取進程和線程的各種信息。如何通過 /proc 文件系統查看線程的棧地址信息。程序會創建多個線程,并讀取對應 /proc 路徑下的 maps 文件來獲取線程棧的內存映射信息: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ignal.h>

// 全局變量,控制線程運行
volatile int running = 1;

// 線程函數,簡單休眠等待
void *thread_function(void *arg) {
    int thread_num = *(int *)arg;
    free(arg);

    printf("線程 %d 啟動,TID: %lu,PID: %d\n", 
           thread_num, (unsigned long)pthread_self(), getpid());

    // 線程循環等待,保持存活以便查看信息
    while (running) {
        sleep(1);
    }

    printf("線程 %d 退出\n", thread_num);
    return NULL;
}

// 讀取并解析/proc/[pid]/task/[tid]/maps文件,查找棧信息
void print_thread_stack_info(pid_t pid, pthread_t tid) {
    char filename[256];
    FILE *file;
    char line[1024];

    // 構造maps文件路徑
    snprintf(filename, sizeof(filename), "/proc/%d/task/%lu/maps", pid, (unsigned long)tid);

    // 打開文件
    file = fopen(filename, "r");
    if (!file) {
        fprintf(stderr, "無法打開文件 %s: %s\n", filename, strerror(errno));
        return;
    }

    printf("\n線程 TID: %lu 的內存映射信息 (棧相關部分):\n", (unsigned long)tid);
    printf("-------------------------------------------------\n");

    // 讀取文件內容,查找棧相關的條目
    while (fgets(line, sizeof(line), file)) {
        // 棧通常標記為 "[stack]" 或沒有明確標記但具有讀寫權限
        if (strstr(line, "[stack]") || 
            (strstr(line, "rw-p") && !strstr(line, " [") && !strstr(line, "/"))) {
            printf("%s", line);
        }
    }

    printf("-------------------------------------------------\n");
    fclose(file);
}

int main() {
    const int NUM_THREADS = 3;
    pthread_t threads[NUM_THREADS];
    pid_t pid = getpid();

    printf("主線程啟動,PID: %d\n", pid);
    printf("將創建 %d 個子線程...\n", NUM_THREADS);

    // 創建多個線程
    for (int i = 0; i < NUM_THREADS; i++) {
        int *thread_num = malloc(sizeof(int));
        *thread_num = i + 1;

        if (pthread_create(&threads[i], NULL, thread_function, thread_num) != 0) {
            fprintf(stderr, "創建線程 %d 失敗\n", i + 1);
            return 1;
        }
    }

    // 等待所有線程啟動
    sleep(2);

    // 查看每個線程的棧信息
    for (int i = 0; i < NUM_THREADS; i++) {
        print_thread_stack_info(pid, threads[i]);
    }

    printf("\n線程棧信息已顯示完畢\n");
    printf("提示: 你也可以在終端中運行以下命令查看詳細信息:\n");
    for (int i = 0; i < NUM_THREADS; i++) {
        printf("  cat /proc/%d/task/%lu/maps\n", pid, (unsigned long)threads[i]);
    }

    // 通知線程退出并等待
    running = 0;
    for (int i = 0; i < NUM_THREADS; i++) {
        pthread_join(threads[i], NULL);
    }

    printf("\n所有線程已退出\n");
    return 0;
}
  1. 創建多線程:程序創建了 3 個線程,每個線程都會打印自己的 TID (線程 ID) 和 PID (進程 ID)
  2. 訪問 /proc 文件系統:構造路徑/proc/[pid]/task/[tid]/maps,其中 [pid] 是進程 ID,[tid] 是線程 ID,讀取該文件內容,解析出與線程棧相關的內存映射信息。
  3. 棧信息解析:在 maps 文件中,棧通常標記為 "[stack]",程序會篩選并顯示具有讀寫權限 (rw-p) 且可能是棧的內存區域,輸出的每一行包含內存地址范圍、權限、偏移量、設備號和 inode 信息

編譯和運行方法:

gcc proc_thread_stack.c -o proc_thread_stack -lpthread
./proc_thread_stack

運行后,你會看到類似這樣的輸出:

主線程啟動,PID: 12345
將創建 3 個子線程...
線程 1 啟動,TID: 12346,PID: 12345
線程 2 啟動,TID: 12347,PID: 12345
線程 3 啟動,TID: 12348,PID: 12345

線程 TID: 12346 的內存映射信息 (棧相關部分):
-------------------------------------------------
7f8a3a6f9000-7f8a3a77a000 rw-p 00000000 00:00 0                          [stack]
-------------------------------------------------
...

提示: 你也可以在終端中運行以下命令查看詳細信息:
  cat /proc/12345/task/12346/maps
  cat /proc/12345/task/12347/maps
  cat /proc/12345/task/12348/maps

所有線程已退出

通過這個程序,你可以理解如何通過 /proc 文件系統這個 "內部監控室" 來查看線程的棧地址信息。在實際開發中,這對于調試和理解程序內存布局非常有用;還可以按照程序提示的命令,在另一個終端中手動查看更詳細的內存映射信息,進一步了解每個線程的棧空間分布。

4.2 監控棧限制:ulimit 命令顯身手

ulimit命令是我們監控和調整棧限制的得力助手;要查看當前棧大小限制,可以在終端中輸入ulimit -s ,它會以 KB 為單位輸出當前棧的軟限制值。例如,輸出8192表示當前棧的默認大小為 8MB 。這個值就像是一個 “警戒線”,提醒我們棧空間的最大可用范圍。

如果我們需要臨時調整單個進程的棧限制,可以使用ulimit -s [size]命令 ,其中[size]是我們想要設置的棧大小,單位同樣是 KB 。比如,我們想將棧大小臨時調整為 4MB,可以執行ulimit -s 4096 。不過要注意,這種調整只對當前終端會話有效,一旦退出終端,設置就會失效。

如何在代碼中獲取和設置棧大小限制,這對應于 ulimit 命令的功能。程序將展示當前棧限制、修改棧限制,并測試不同棧大小對程序運行的影響: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ys/resource.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errno.h>

// 遞歸函數,用于測試棧大小
void recursive_test(int depth) {
    // 在棧上分配一些內存
    char stack_buffer[1024];

    // 每100層打印一次信息
    if (depth % 100 == 0) {
        printf("遞歸深度: %d, 棧位置: %p\n", depth, stack_buffer);
    }

    // 繼續遞歸
    recursive_test(depth + 1);
}

// 打印當前棧大小限制
void print_stack_limit() {
    struct rlimit rl;

    if (getrlimit(RLIMIT_STACK, &rl) == 0) {
        printf("當前棧大小限制:\n");
        printf("  軟限制: %lld KB\n", (long long)rl.rlim_cur / 1024);
        printf("  硬限制: %lld KB\n", (long long)rl.rlim_max / 1024);
    } else {
        fprintf(stderr, "獲取棧限制失敗: %s\n", strerror(errno));
    }
}

// 設置棧大小限制
int set_stack_limit(size_t new_soft_limit_kb, size_t new_hard_limit_kb) {
    struct rlimit rl;

    // 轉換為字節
    rl.rlim_cur = new_soft_limit_kb * 1024;
    rl.rlim_max = new_hard_limit_kb * 1024;

    if (setrlimit(RLIMIT_STACK, &rl) == 0) {
        printf("已設置新的棧大小限制:\n");
        printf("  新軟限制: %zu KB\n", new_soft_limit_kb);
        printf("  新硬限制: %zu KB\n", new_hard_limit_kb);
        return 0;
    } else {
        fprintf(stderr, "設置棧限制失敗: %s\n", strerror(errno));
        return 1;
    }
}

int main() {
    printf("=== 初始棧大小限制 ===\n");
    print_stack_limit();

    // 嘗試將棧大小限制修改為4MB(軟限制)和8MB(硬限制)
    printf("\n=== 嘗試修改棧大小限制 ===\n");
    if (set_stack_limit(4096, 8192) == 0) {
        printf("\n=== 修改后的棧大小限制 ===\n");
        print_stack_limit();
    }

    // 測試當前棧大小
    printf("\n=== 開始棧深度測試 ===\n");
    printf("將遞歸直到棧溢出...\n");

    try {
        recursive_test(1);
    } catch (...) {
        fprintf(stderr, "捕獲到異常,可能是棧溢出\n");
    }

    return 0;
}
  1. 獲取棧大小限制:使用getrlimit(RLIMIT_STACK, &rl)函數獲取當前棧的軟限制和硬限制,軟限制是當前生效的限制,硬限制是軟限制能達到的最大值,對應ulimit -s命令查看當前棧大小限制的功能。
  2. 設置棧大小限制:使用setrlimit(RLIMIT_STACK, &rl)函數修改棧限制,對應ulimit -s [size]命令修改棧大小限制的功能,程序中嘗試將軟限制設為 4MB,硬限制設為 8MB。
  3. 棧大小測試:通過遞歸函數不斷在棧上分配內存,直到棧溢出,展示不同棧大小限制對程序運行的實際影響

編譯和運行方法:

gcc stack_limit_demo.c -o stack_limit_demo
./stack_limit_demo

運行后,你會看到類似這樣的輸出:

=== 初始棧大小限制 ===
當前棧大小限制:
  軟限制: 8192 KB
  硬限制: -1 KB

=== 嘗試修改棧大小限制 ===
已設置新的棧大小限制:
  新軟限制: 4096 KB
  新硬限制: 8192 KB

=== 修改后的棧大小限制 ===
當前棧大小限制:
  軟限制: 4096 KB
  硬限制: 8192 KB

=== 開始棧深度測試 ===
將遞歸直到棧溢出...
遞歸深度: 100, 棧位置: 0x7ffd9b5e96e0
遞歸深度: 200, 棧位置: 0x7ffd9b5e92a0
...
段錯誤 (核心已轉儲)

注意事項:

  • 普通用戶不能將硬限制設置得比系統默認值更高
  • 棧大小限制的修改只對當前進程及其子進程有效,類似于 ulimit 命令的會話有效性
  • 程序最終會因棧溢出而崩潰,這是正常現象,用于展示棧限制的實際效果

通過這個程序,你可以理解 ulimit 命令背后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代碼中直接操作這些限制。

4.3 調試神器 gdb:定位棧溢出現場

當程序出現段錯誤,懷疑是棧溢出導致時,gdb(GNU Debugger)就是我們的 “終極武器”。

首先,使用gdb加載發生段錯誤的可執行文件和對應的core文件(如果有生成的話)。然后,通過backtrace(縮寫為bt)命令查看函數調用棧 。例如,當我們運行gdb并加載文件后,輸入bt,可能會得到如下輸出:

#0  0x00007ffff7a2b830 in deep_recursion (n=1234) at test.c:12
#1  0x00007ffff7a2b7f0 in deep_recursion (n=1235) at test.c:12
#2  0x00007ffff7a2b7f0 in deep_recursion (n=1236) at test.c:12
#3  0x00007ffff7a2b830 in deep_recursion (n=1234) at test.c:12

從這個輸出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函數的調用關系和遞歸的深度。#0表示當前棧幀,也就是發生錯誤的位置,這里顯示錯誤發生在test.c文件的第 12 行,函數deep_recursion中,當時的參數n為 1234 。通過這些信息,我們就可以迅速定位到棧溢出的源頭,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修復。

五、Linux 線程棧案例實戰

線程棧是線程獨立擁有的內存區域,用于存儲函數調用、局部變量等信息。在 Linux 系統中,我們可以通過 pthread 庫來管理線程棧。下面通過實際案例來展示線程棧的使用和相關操作

5.1默認線程棧演示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使用默認線程棧的簡單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ys/resource.h>

// 線程函數
void *thread_func(void *arg) {
    int local_var; // 局部變量,存儲在棧上
    printf("子線程: 局部變量地址: %p\n", &local_var);

    // 獲取線程棧大小限制
    struct rlimit rl;
    if (getrlimit(RLIMIT_STACK, &rl) == 0) {
        printf("子線程: 棧大小限制 - 軟限制: %ld, 硬限制: %ld\n", 
               (long)rl.rlim_cur, (long)rl.rlim_max);
    }

    sleep(1);
    return NULL;
}

int main() {
    pthread_t tid;
    int ret;

    // 創建線程,使用默認棧設置
    ret =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hread_func, NULL);
    if (ret != 0) {
        fprintf(stderr, "創建線程失敗\n");
        exit(EXIT_FAILURE);
    }

    printf("主線程: 等待子線程完成...\n");
    pthread_join(tid, NULL);
    printf("主線程: 子線程已結束\n");

    return 0;
}

編譯運行方法:

gcc default_stack_demo.c -o default_stack -lpthread ./default_stack

5.2自定義線程棧大小

我們可以通過 pthread_attr_t 結構體來設置線程的棧大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STACK_SIZE (1024 * 1024) // 1MB 棧大小

void *thread_func(void *arg) {
    int local_var;
    printf("子線程: 局部變量地址: %p\n", &local_var);
    printf("子線程: 正在運行...\n");
    sleep(1);
    return NULL;
}

int main() {
    pthread_t tid;
    pthread_attr_t attr;
    int ret;
    size_t stack_size;
    void *stack_addr;

    // 初始化線程屬性
    ret = pthread_attr_init(&attr);
    if (ret != 0) {
        fprintf(stderr, "初始化線程屬性失敗: %s\n", strerror(ret));
        exit(EXIT_FAILURE);
    }

    // 分配棧內存
    stack_addr = malloc(STACK_SIZE);
    if (stack_addr == NULL) {
        fprintf(stderr, "內存分配失敗\n");
        exit(EXIT_FAILURE);
    }

    // 設置棧大小和棧地址
    ret = pthread_attr_setstack(&attr, stack_addr, STACK_SIZE);
    if (ret != 0) {
        fprintf(stderr, "設置棧失敗: %s\n", strerror(ret));
        free(stack_addr);
        exit(EXIT_FAILURE);
    }

    // 獲取并打印棧大小
    ret = pthread_attr_getstacksize(&attr, &stack_size);
    if (ret != 0) {
        fprintf(stderr, "獲取棧大小失敗: %s\n", strerror(ret));
    } else {
        printf("主線程: 設置的線程棧大小為: %zu 字節\n", stack_size);
    }

    // 創建線程
    ret = pthread_create(&tid, &attr, thread_func, NULL);
    if (ret != 0) {
        fprintf(stderr, "創建線程失敗: %s\n", strerror(ret));
        free(stack_addr);
        exit(EXIT_FAILURE);
    }

    // 等待線程結束
    pthread_join(tid, NULL);
    printf("主線程: 子線程已結束\n");

    // 清理資源
    pthread_attr_destroy(&attr);
    free(stack_addr);

    return 0;
}

編譯運行方法:

gcc custom_stack_demo.c -o custom_stack -lpthread
./custom_stack

5.3線程棧溢出演示

當線程使用的棧空間超過其分配的大小時,會發生棧溢出,通常會導致程序崩潰: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SMALL_STACK_SIZE (4096) // 非常小的棧大小

// 遞歸函數,會消耗大量棧空間
void recursive_func(int depth) {
    char large_array[1024]; // 每次遞歸分配1KB
    printf("遞歸深度: %d, 數組地址: %p\n", depth, large_array);

    // 繼續遞歸,直到棧溢出
    recursive_func(depth + 1);
}

void *thread_func(void *arg) {
    printf("子線程: 開始執行,嘗試遞歸調用...\n");
    recursive_func(1); // 開始遞歸
    return NULL; // 這行永遠不會執行
}

int main() {
    pthread_t tid;
    pthread_attr_t attr;
    int ret;
    void *stack_addr;

    // 初始化線程屬性
    ret = pthread_attr_init(&attr);
    if (ret != 0) {
        fprintf(stderr, "初始化線程屬性失敗: %s\n", strerror(ret));
        exit(EXIT_FAILURE);
    }

    // 分配小棧內存
    stack_addr = malloc(SMALL_STACK_SIZE);
    if (stack_addr == NULL) {
        fprintf(stderr, "內存分配失敗\n");
        exit(EXIT_FAILURE);
    }

    // 設置小棧大小
    ret = pthread_attr_setstack(&attr, stack_addr, SMALL_STACK_SIZE);
    if (ret != 0) {
        fprintf(stderr, "設置棧失敗: %s\n", strerror(ret));
        free(stack_addr);
        exit(EXIT_FAILURE);
    }

    // 創建線程
    ret = pthread_create(&tid, &attr, thread_func, NULL);
    if (ret != 0) {
        fprintf(stderr, "創建線程失敗: %s\n", strerror(ret));
        free(stack_addr);
        exit(EXIT_FAILURE);
    }

    // 等待線程結束
    pthread_join(tid, NULL);
    printf("主線程: 子線程已結束\n"); // 棧溢出后可能不會執行到這里

    // 清理資源
    pthread_attr_destroy(&attr);
    free(stack_addr);

    return 0;
}

編譯運行方法:

gcc stack_overflow_demo.c -o stack_overflow -lpthread
./stack_overflow


責任編輯:武曉燕 來源: 深度Linux
相關推薦

2023-02-07 08:55:04

進程棧內存底層

2025-11-13 08:08:15

2025-04-07 03:02:00

電腦內存數據

2025-09-02 03:33:00

2025-04-02 07:29:14

2025-08-29 01:45:00

2025-10-27 01:22:00

HTTP接口API

2020-04-28 22:12:30

Nginx正向代理反向代理

2022-02-28 10:05:12

組件化架構設計從原組件化模塊化

2025-04-03 00:03:00

數據內存網絡

2025-09-05 07:13:13

2025-02-25 12:00:00

Java線程開發

2024-03-27 10:14:48

2025-11-07 04:00:00

2025-05-28 08:45:00

2025-10-30 07:45:06

2025-09-29 01:50:00

2021-05-11 07:51:30

React ref 前端

2025-09-08 07:14:25

2017-03-14 18:48:06

Android性能優化內存優化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

午夜剧场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啊v在线| 麻豆一区产品精品蜜桃的特点| 999在线精品| 欧美三级欧美成人高清www| 神马影院午夜我不卡|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77777综合 |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2021|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日韩激情av在线播放| 色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夫妻在线|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综合青草亚洲AV| 在线播放不卡| 久久精品男人天堂|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 日本女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白皮肤 | 亚洲福中文字幕伊人影院|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蜜桃av鲁一鲁一鲁一鲁俄罗斯的|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 91黄色8090|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天天综合国产| 在线观看久久久久久| 北岛玲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1区2区| 尤蜜粉嫩a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13videosex性极品| 亚洲靠逼com|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www| 男女网站在线观看| 91美女在线视频| 国产三级精品在线不卡| 亚洲精品第五页| 国产一区在线看| 国产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又粗又猛又黄视频| 在线亚洲自拍| 欧美性做爰毛片| 91视频免费网址| 一区二区三区福利| 91国在线精品国内播放| 五月婷婷开心网| 9色精品在线| 51精品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网站|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青青草视频| 乱人伦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热99精品里视频精品| 精品国产xxx| 人妖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小视频| 亚洲天堂手机在线| 韩国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1亚洲精品一区| 99久久婷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99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www.黄色小说.com| 成人性生交大合|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韩精品xxxx| 日韩电影免费观| 欧美网站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探花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一级| 日韩大陆欧美高清视频区| 在线不卡av电影| 99久久九九|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青青草免费观看视频| 蜜臀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 aaa人片在线|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 亚洲va电影大全| 手机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在| 中国丰满熟妇xxxx性|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欧美性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第10页| 一道在线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www.欧美精品| 免费av网站在线| 国产在线视频不卡二|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sss视频在线视频| 亚洲少妇久久久| 国产精品xxxav免费视频| 影音先锋欧美精品|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日本不卡视频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国模大尺度私拍| jizz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梦乃|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专区50| 精品精品国产毛片在线看| 色吧影院999| 精品免费囯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中文字幕精品| 日本不卡二区高清三区| bl在线肉h视频大尺度| 欧美欧美欧美欧美首页| 亚欧洲乱码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网|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国模私拍| 日本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自拍一级黄色片| 欧美日中文字幕| 57pao精品| 免费观看毛片网站| 专区另类欧美日韩| xxx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色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相泽| 天天看片天天操| 国产一区不卡| 日韩av电影手机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视频一二区| 欧美激情黄色片|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不卡电影| 欧美大波大乳巨大乳| 丝袜诱惑制服诱惑色一区在线观看| 国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91av久久| 精品国产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成人一级片| 欧美一级免费| 精品精品国产国产自在线| 一级黄色片网站|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 成人av第一页| 很污的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365资源| 欧美亚洲成人免费| 精品三级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聊斋| 一本一道综合狠狠老| 少妇按摩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 日韩偷拍一区二区| 久久人体av| 欧美大片免费看| 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日本福利一区二区|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一色哟哟哟|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7视频色精品| yiren22综合网成人|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精品xxxxx| 97国产一区二区| 高清一区在线观看|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 九九九热999| 亚洲精品555| 欧美国产极速在线| 免费在线黄色电影| 69堂精品视频| 成年人午夜视频| 国产日韩高清在线| 青青草精品在线| 免费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 中文字幕日韩高清在线| 奇米四色中文综合久久| h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久久网 | 日韩欧美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高潮| 久久午夜老司机| 潘金莲激情呻吟欲求不满视频| 伊人精品在线| 亚洲国产午夜伦理片大全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欧美激情一区不卡| 白丝校花扒腿让我c| 日韩国产精品大片|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麻豆| 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99高清视频有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九九热精品在线| 91社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美色品网站|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免费| 色av成人天堂桃色av| 久久久久久久极品内射|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 中文字幕a在线观看| 久久99国内精品| 97在线播放视频| 黄色亚洲精品|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在线中一区高清 | 亚洲激情成人| 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高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水蜜桃|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探花 |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大全|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直接在线观看的三级网址|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第一精品自拍| 午夜精品小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资源| 在线观看免费一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一中文字不卡| 久久久美女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 | 欧美色视频日本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 久草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大片精品永久免费| 久久综合成人网| 亚洲综合成人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7|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88| 亚洲色图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成人| 亚洲天堂2016| 国产美女福利视频| 亚洲激情成人在线|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亚洲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久久久| 欧美日韩免费看| 午夜精品一区二| 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交| 在线免费av片|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国产婷婷在线视频| 欧美sm美女调教| 香蕉视频成人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 www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欧美视频| 国产蜜臀在线| 日本高清视频精品| yy6080久久伦理一区二区| 91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精88v|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美女日批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免费视频91蜜桃| 亚洲狼人国产精品|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 日韩欧美精品网站| 一级黄色大片免费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日本精品一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9久久| 99在线视频观看|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色成人综合网| 极品日韩久久| 国产高清欧美| 黄色一级视频片|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 污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家庭影院| 久久综合加勒比|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视频精品免费播放| 国产在线观看av|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第一在线视频| 日韩免费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亚洲| jizzzz日本| 91性感美女视频| 97成人资源站| 欧美在线色视频|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精品自拍| 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av免费播放网址| 国产成人午夜99999|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 欧美日韩性视频在线| www.色亚洲|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性感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老妈| 婷婷六月天在线|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爱av电影| 欧美全黄视频| 手机免费看av网站| 欧美国产丝袜视频| 国产主播第一页|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成人黄色动漫| 不卡视频一区| 你懂的亚洲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亚洲综合精品蜜桃|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国产大片aaa| 亚洲第一偷拍网| a'aaa级片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看片网址| 一区二区在线| 999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aaa| 国产又大又粗又长|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 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在线免费看av|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激情电影在线| 欧美男女交配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7777按摩| 国产精品探花视频| 久久久99免费视频| 欧美1区2区3| 三上悠亚久久精品| www国产精品av| 波多野结衣家庭主妇| 中文字幕日韩高清| 成人日韩视频| 久久手机在线视频|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欧美videossex极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欧美| 欧美成a人片免费观看久久五月天| 亚洲最新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5599|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成人黄色毛片| 一二三在线视频| 不卡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黄色片|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玖玖玖视频精品| 欧美一级在线看| 欧美激情综合网| 国产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一 | 成人性生活视频| 亚洲一卡二卡区| 国产不卡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老女人|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 久久久久97| 日本xxxx黄色| 亚洲高清视频中文字幕| www.亚洲资源| 91偷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夜精品| 日本一级二级视频| 国产视频久久网| 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欧美黑人经典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人第一天堂|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 亚洲日本欧美| 一区二区三区影视| 亚洲网站在线看| 999久久精品| 午夜一级免费视频|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av片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处破女av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