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cel構建失敗?Claude 5分鐘定位+修復
1.引言與核心觀點
Claude 并非魔法,但當你將它接入開發工作流的正確環節時,它就像一個永不疲倦的高級開發者。
在 GitHub、Vercel 和我的代碼審查工具上運行 Claude 六個月后,我弄清楚了哪些是值得的,哪些是噪音。
2. 真正有效的方法 (Claude 的最佳應用場景)
將 GitHub 作為 Claude 的記憶庫: 克隆一個倉庫,在終端中使用 Claude Code。它天生理解 git 上下文:分支、差異、提交歷史。無需將文件復制粘貼到聊天中。
Vercel 預覽鏈接,Claude 非常有助快速迭代: 部署到 Vercel,獲取預覽鏈接,用“調試這個部署中 X 為什么出問題”將其輸入 Claude。它會檢查實時網站,提出修復建議,你提交,自動重新部署。
對無聊的事情進行自動審查: 讓自動審查者捕捉代碼風格、格式、明顯錯誤。
Claude Code 的多文件編輯: 給它一個文件級別的計劃,它一次就能編輯5-10個文件。不再需要“先編輯這個,然后編輯那個”。
CI/CD 的 API 集成: 從 GitHub Actions 中調用 Claude API。在自動工具看到代碼之前,先在 PR 差異上運行它。
3.什么不起作用 (Claude 的無效或低效用法)
讓 Claude 直接修復 Vercel 構建: '修復 /app/api/route.ts 第 47 行的 TypeScript 錯誤導致 Vercel 構建失敗' 是有效的。(注:此句是說明有效用法,但標題是“不起作用”,結合上下文,此處應指“不要籠統地說‘修復構建失敗’,而應指向具體錯誤”)
將整個 GitHub 倉庫上下文全部拋出: 即使有項目功能,也永遠不要扔掉50個文件。指向具體路徑: /src/components/Button.tsx lines 23-45 。即使有大的窗口,Claude 在巨大的上下文中也會失去焦點。
用 Claude 代替自動審查工具: AI 審查員是你的第一道防線。(意指不應完全依賴Claude做基礎審查,應先用自動工具)
不使用 Claude Code 進行 git 操作: 停止將內容復制粘貼到網頁聊天中。Claude Code 存在于你的終端中,可以看到你的 git 狀態,并使用正確的消息提交。
4.作者的工作流程詳解
4.1 計劃 (Planning)
以前在 Notion 中計劃,然后手動創建 GitHub 問題。
現在將向 Claude 描述正在構建的內容,它會生成一套帶有適當標簽、驗收標準和技術規格的 GitHub 問題。
使用 Claude 的網頁界面進行規劃,Claude API 腳本通過 GitHub API 創建問題。
用自然語言進行規劃,然后 Claude 將其翻譯為結構化問題,團隊可以立即選擇它們。
4.2 代碼 (Coding with Claude Code and GitHub)
問題:在 IDE、終端和瀏覽器之間切換上下文會破壞工作流程。
現狀:在終端中使用 Claude Code。給它一個文件級別的任務('使用 Redis 為/api/auth/login 添加速率限制'),它會編輯文件、運行測試、進行原子提交。
工具:僅使用 Claude Code CLI。Cursor 很棒,但 Claude Code 的 git 集成更適合我的工作流程。
模型:Sonnet 4。如果規劃得當,一次都沒有需要 Opus。Gemini 2.5 Pro 很有趣,但 Sonnet 4 的代碼質量目前無人能及。
它為何有效:無需復制粘貼。不會丟失上下文。Git 提交干凈且范圍明確。每個任務對應一個提交。
4.3 部署 (Deployment: Vercel and Claude Debugging)
問題:Vercel 構建失敗,錯誤信息晦澀難懂,調試耗時良久。
現在:構建失敗,復制 Vercel 的錯誤日志+相關文件路徑,粘貼到 Claude 中,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錯誤+給出確切解決方案。應用修復,自動重新部署。
高級技巧:對于運行時錯誤,給 Claude 提供 Vercel 預覽 URL。描述所看到的內容或粘貼網絡日志。它比我挖掘 Next.js 內部機制更快地連接起線索。
工具:Vercel CLI + Claude 網頁界面。(注意:沒有官方集成,但工作流程非常順暢)
為什么有效:Vercel 的錯誤通常是框架特定的(Next.js 的邊緣案例、中間件問題)。Claude 的訓練包含了大量的 Vercel/Next.js 模式。它就是知道。
4.4 評審 (Review: Auto First Pass, then Claude, then Merge)
問題:代碼審查瓶頸。
現在流程:
1)推送到分支
2)CodeRabbit 在 GitHub PR 上自動審查(能捕捉 80% 的明顯問題)
3)對于不理解的被標記項,向 Claude 詢問"為什么這個被標記為錯誤?"并附帶代碼上下文
4)根據 Claude 的解釋進行修復
5)自動重新審查
6)CodeRabbit 有時會重新審查相同的代碼,并暴露出它第一次沒發現的新錯誤。修復后再次提交,它又找到更多。這個循環可能發生 2-3 次。
7)此時,讓 Claude 用"忽略代碼檢查,專注于邏輯和邊界情況"的指令來最終審查整個 diff。Claude 的單次審查通常足以發現自動工具持續遺漏的問題。
8)合并
工具:GitHub 上的自動審查工具(已安裝在倉庫中)和用于復雜問題的 Claude 網頁界面。
為什么有效:自動工具速度快且一致。Claude 則周到、具有教育意義、具有架構性。它們不相互競爭,而是相輔相成。
循環:重新審查循環可能會令人沮喪。自動化工具是確定性的,但有時它們的多次審查會逐步暴露問題,而不是一次性全部暴露。這時,Claude 的整體審查可以節省時間。一次全面的審查與三次自動審查相比。
小技巧:如果審查者建議重構但不確定是否值得,問 Claude“分析這個建議——這是過早優化還是真正的擔憂?”這能讓我快速擺脫困境。
5.要點總結 (Key Takeaways)
Claude 和 GitHub 是基礎: 如果你不用 git 上下文使用 Claude,那你就搞錯了。網頁聊天適合規劃,但真正的工作是在 Claude Code 里完成的。
自動評審能捕捉到 80%,Claude 處理剩下的 20%: 你需要兩者兼備。自動化保證一致性,Claude 處理復雜性。
API 被低估了: 每個人都談論 Claude Code 和網頁聊天。但通過 GitHub Actions 調用 Claude API 進行合并前檢查。
你仍然需要逐行審查: AI 代碼默認不是合并就緒的。查看差異。理解變更。Claude 讓你更快,而不是更粗心。
6. 實用技巧 (Bonus Tip)
在倉庫根目錄下創建一個 .claude/context.md 文件。包含:
技術棧(Next.js 14、TypeScript、Tailwind)
關鍵架構決策(為什么我們選擇 X 而不是 Y)
代碼風格偏好(我們使用命名導出,而不是默認導出)
重要文件鏈接(/src/lib/db.ts 是我們的數據庫層)
啟動新的 Claude Code 會話時參考此文件:@contextdotmd
7.最終結論 (Final Thought)
簡而言之:現在的問題已不再是是否要在工作流程中使用 Claude,而是如何將其接入 GitHub、Vercel 以及你的評審流程,以便在不犧牲質量的前提下提升產出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