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錯過了AI,而是看得太近:企業如何從局部優化走向系統重構

在著名的“盲人摸象”寓言故事中,每個人都觸摸了大象的不同部位,卻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結論。一個人摸到大象的鼻子,以為那是一條蛇,另一個人摸到大象的腿,堅稱那是一棵樹。盡管他們都錯了,但他們卻堅信自己是對的。
如今,許多公司對待AI的方式正是如此。
他們只關注單一任務或工作流程,并據此得出關于AI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的結論。這些局部性的試驗看似合理且安全,它們讓人淺嘗輒止,卻無需承擔全面應用的風險。然而,他們卻因此錯過了“大象”的全貌。
真正的機遇并不在于任務層面,而在于系統層面。
任務自動化是真實存在且具有價值的,但它只是冰山一角。更深層次的機遇在于重新思考工作的組織方式、工作流程形成的原因,以及AI如何消除整個系統中的低效環節。
以工廠從蒸汽動力向電力轉變的過程為例。工廠主們最初只是用電力替代了單個機器,因為電力具有許多實際優勢。然而,幾十年后,電力才帶來了真正的突破:流水線生產。
AI亦是如此,潛在的突破在于重新思考系統。只不過,我們現在無法再等待數十年去實現這一變革。
太多領導者過于關注微觀效率。他們問的是:“我們能加快完成什么任務?”而不是:“我們提供了什么價值,以及AI如何能讓我們以一種根本性更好的方式提供這些價值?”
第一個問題只能帶來漸進式的改進,而第二個問題則能揭示“大象”的全貌。
為何你忽略了全局?
AI的機遇之所以常常被忽視,主要有三個原因:
1. 工作碎片化
大多數企業都處于部門、地區和角色等各自為政的狀態。AI試點項目也往往在這些孤立的領域內啟動。因此,所獲得的見解往往很狹隘,領導者也很少能看到一個領域的突破如何能讓另一個領域受益。
在我們評估的一家醫療服務提供商中,營銷部門可以利用AI詳細測量數字廣告的點擊量,以優化其營銷活動。然而,患者注冊服務與了解患者來源之間卻缺乏聯系,因此廣告效果最重要的衡量指標仍然未知。這個機遇存在于整個系統之中,但沒有人從系統層面去審視。
2. 成功指標過于狹隘
大多數AI試點項目都是通過傳統的關鍵績效指標來評估的,如節省的時間、提高的準確性和降低的成本。
這些指標雖然有效,但它們忽略了變革性價值,如實現全新的客戶體驗或重塑產品的開發方式。
如果你僅通過“成本效率”這一視角來評估AI,那么你將錯過它可能帶來收入增長、開辟新市場或改變服務交付經濟性的地方。
3. 戰略與技術脫節
在許多公司中,AI屬于IT部門,而戰略則由高層管理人員制定。因此,企業無法將公司的長期目標與AI可能產生實質性加速作用的領域聯系起來。
你可以做得更好。例如,在保險業巨頭Travelers公司,AI并非簡單地融入現有工作流程。管理者重新思考了理賠處理方式、異常情況處理方式,以及一線員工如何與客戶和機器進行交互。
IT對于變革過程至關重要,但這一變革被視為一項業務需求,而非技術需求。這帶來了系統性的收益。
從系統層面出發
為了克服AI“大象”問題,企業需要拓寬視野。這首先要從提出不同的問題開始:
? 我們價值鏈中的哪些環節最受人力限制?
? 在哪些環節中,交接工作會導致摩擦、返工或延誤?
? 公司中某個部門的哪些見解可能對另一個部門有益?
? 哪些能力(如預測、總結或情景建模)在團隊中未得到充分利用?
然后,再向外看:
? 我們的商業生態系統正在發生哪些變化?
? AI如何幫助我們在行業網絡中發揮更核心的作用?
真正的變革就發生在這里。AI不僅僅能實現工作自動化,它還能改變工作的設計方式。而這種改變要求管理者在深入細節之前,先從宏觀角度進行思考。
看清“大象”的實用方法
那么,領導者如何才能將關注點從孤立的任務轉移到系統性變革上來呢?以下是一些開始行動的步驟:
1. 組建跨職能用例團隊
將運營、技術、客戶體驗和戰略部門的人員聚集在一起,共同繪制價值鏈中的痛點。然后問:AI在哪些方面能從根本上改變并解決這些問題?
金融服務公司Capital One就是這樣做的,它圍繞客戶旅程組建團隊,全面思考如何提升客戶體驗。
2. 為AI評估增添戰略視角
不要只問:“這個模型是否減少了任務完成時間?”還要問:“這個改變能否影響我們如何定義角色、構建團隊或在市場中競爭?”
以餐食配送公司HelloFresh為例。AI不僅幫助HelloFresh優化了廚房運營,還使其從提供類似Cheesecake Factory風格的大量菜單選項,轉變為根據客戶之前的選擇和餐食評分提供少量高度定制化的推薦。
3. 鼓勵管理者發現橫向機遇
在試點項目成功后,挑戰你的中層管理者找出兩個也能從中受益的相關職能。將這一點納入成功的定義中:不僅是實施,還有推廣。
例如,一家保險公司將其面向消費者的聊天機器人功能引入理賠管理,以整合理賠文件中各種不同的輸入信息。
4. 將AI項目與戰略重點相結合
孤立的AI可能令人興奮,但當它與明確的目標相結合時,如進入新市場細分領域、提高客戶留存率或加速產品發布時,它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每個項目都應與領導者關心的“為什么”緊密相連。
例如,在我們合作過的一個營銷部門中,所有團隊的一個首要任務是AI是否縮短了從活動請求到啟動的時間。
看不到就解決不了問題
AI是一種系統工具,卻常常被當作任務工具來使用,這就是悖論所在。
AI最大的優勢在于它能夠發現模式、簡化協調并揭示跨部門之間的見解,但除非組織一開始就進行廣泛觀察,否則它們將無法從中受益。
“大象”問題是一個視野問題。公司需要訓練其領導者停止只關注局部(如鼻子和尾巴),而開始看到擺在他們面前的全面機遇。
因為真正的競爭優勢并非來自更快地完成今天的工作,而是來自徹底重新思考工作應該是什么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