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AI 大模型應用面試必問的 10 個 架構設計題 原創(chuàng)
最近很多去面試的 AI 大模型應用工程師/架構師的同學反饋:企業(yè)面試只關注一件事:當事情變得復雜時,你能否像研究人員、產品負責人或 AI 大模型應用工程師/架構師一樣思考?

今天,我將帶你了解 10 個精選的 AI 大模型應用架構設計的面試問題,沒有廢話,沒有“什么是大模型”這種無聊問題。只有真實場景、深度思考以及經得起推敲的解決方案!
下文我們詳細剖析之。
一、10 個精選 AI 大模型應用架構設計面試問題剖析
1、面試題一:解釋你會如何評估一個 RAG 流水線的性能。
考察點:全面的 RAG 理解能力,你能否超越準確率,談論真實性、相關性和檢索質量?
解決方案:評估 RAG 流水線意味著你要看兩個系統(tǒng),它們各自要出色,并且要協(xié)同工作——檢索和生成。首先,對于檢索器,你需要評估它是否能針對查詢返回正確的文檔。這時,像 Precision@k、Recall@k 和平均倒數(shù)排名(MRR)這樣的指標就大放異彩了。它們有助于確定相關文檔在 top-k 結果中出現(xiàn)的頻率,以及這些相關結果出現(xiàn)的早晚。
但這只是故事的一半。
生成組件需要在真實性方面進行評估——它是否會“幻覺化”,還是會基于檢索到的數(shù)據保持腳踏實地?在這方面,像 FEVER 和 TruthfulQA 這樣的數(shù)據集是很好的基準。你還要檢查相關性,可以通過生成內容與原始用戶查詢之間的詞匯重疊,或者使用語義相似性分數(shù)來衡量。
最后,將這些定量指標與人類評估和用戶反饋循環(huán)結合起來,這對于理解細微差別至關重要——答案是否感覺有用、可信且表達清晰?
2、面試題二:要求你在使用 RAG 構建的生成式問答系統(tǒng)中減少幻覺現(xiàn)象,你會如何著手?
考察點:對生成真實性深度理解,以及你在優(yōu)化檢索 - 生成工作流方面的實際能力。

解決方案:在基于 RAG 的系統(tǒng)中減少幻覺現(xiàn)象,需要控制生成內容在檢索文檔中的“扎根”程度。第一步是優(yōu)化檢索器,確保它能夠浮現(xiàn)出真正相關的段落——可以使用像 Contriever 或 ColBERT 這樣的密集檢索器,并在特定領域數(shù)據上進行微調。接下來,在生成器之前引入過濾層,使用重排序器或文檔分類器來剔除檢索到的低質量內容。
然后,在生成方面,應用受限解碼技術(如復制機制或帶有 top-p 限制的核采樣),以防止模型編造未經支持的信息。在生成過程中整合引用或來源歸屬機制,也可以加強可追溯性,促使模型保持錨定。
最后,閉環(huán)操作:實施反饋感知訓練,或者使用對比學習,通過懲罰與檢索上下文偏離的輸出來實現(xiàn)。這些措施共同縮小了檢索與生成之間的差距,大幅減少了幻覺現(xiàn)象。
3、面試題三:客戶希望在他們專有的數(shù)據集上微調一個大型語言模型,但 GPU 可用性有限,你會如何進行?
考察點:對參數(shù)高效微調的實際理解,以及在資源受限環(huán)境下的權衡。
解決方案:全參數(shù)微調在這里是不可行的——它內存占用大且計算成本高昂。相反,最好的選擇是使用參數(shù)高效微調(PEFT)方法。從 LoRA(低秩適應)開始,它只訓練一小部分參數(shù),大幅減少資源使用。如果內存極度受限,轉向 QLoRA,它將 LoRA 與量化(通常是 4 位)結合起來,允許在消費級 GPU 上進行微調。
確保凍結基礎模型,只更新注入的適配器層。像 Hugging Face 的 PEFT 庫這樣的工具可以讓這個過程無縫進行。并且記得密切監(jiān)控性能;如果模型在下游任務中表現(xiàn)不佳,考慮選擇性地解凍關鍵的 Transformer 塊。
4、面試題四:設計一個可擴展的檢索系統(tǒng),能夠處理數(shù)十億文檔上的多語言查詢。
考察點:大規(guī)模檢索系統(tǒng)設計,跨語言表示處理,以及架構選擇。

解決方案:可擴展性和多語言性是一個棘手的組合。你首先使用像 LaBSE、mBERT 或 DistilmBERT-Multilingual 這樣的模型構建密集向量索引,它們將跨語言的語義含義編碼到共享的嵌入空間中。使用 Milvus、 FAISS 或 Weaviate 進行可擴展的向量索引,按文檔語言或主題進行分片,以優(yōu)化查詢時間。
為了保持實時性能,預先計算并緩存高頻查詢向量。在推理時添加一個語言檢測層,以調節(jié)查詢嵌入管道。此外,考慮使用多語言交叉編碼器對檢索到的段落進行重排序,以提高精度。
最后,用戶交互日志應該回流,以便使用多語言中的硬負樣本進行對比學習,持續(xù)改進檢索器。
5、面試題五:你會如何評估一個在法律文件上訓練的大模型是否給出準確、可信的輸出?
考察點:特定領域的評估心態(tài),法律問答的真實性,以及風險意識。

解決方案:你不僅想要準確率,你還想要在法律上站得住腳的輸出。從 BLEU、ROUGE 或 BERTScore 這樣的自動指標開始,但要明白它們只是觸及表面。對于法律環(huán)境,優(yōu)先考慮真實性和可解釋性。使用包含事實陷阱或對抗性措辭的自定義評估集,測試模型是否“扎根”。
實施法律專業(yè)人士的人工審查。在你的系統(tǒng)中建立一個反饋循環(huán),讓法律專家可以標記模糊或不正確的生成內容,并利用這些數(shù)據進一步微調或對齊模型。
你還可以在生成過程中整合引用驗證——引用的案例法或法規(guī)是否真的出現(xiàn)在檢索到的內容中?如果沒有,那就是披著法律術語的幻覺。
6、面試題六:一個在過去的金融交易上訓練的欺詐檢測系統(tǒng)突然準確率下降了,你會如何調試?
考察點:模型監(jiān)控,概念漂移檢測,現(xiàn)實世界部署的敏感性。

解決方案:首先,不要責怪模型——檢查數(shù)據。突然下降通常意味著概念漂移——輸入數(shù)據的統(tǒng)計特性發(fā)生了變化。通過使用 Kolmogorov–Smirnov 測試或人口穩(wěn)定性指數(shù)(PSI)等工具,將訓練數(shù)據的特征分布與實時流量進行比較來確認這一點。
如果確認漂移,可能需要重新訓練。但在匆忙行動之前,檢查是否有新的欺詐模式在訓練集中沒有得到體現(xiàn)。如果是這樣,標記最近的數(shù)據,并在增量訓練設置中使用它。
此外,檢查你的管道:特征生成代碼、輸入 API,甚至是上游數(shù)據源。有時模型本身沒問題,但數(shù)據并非你所認為的那樣。
7、面試題七:你會如何優(yōu)化一個預計要處理 1000+ 并發(fā)用戶的智能客服 AI 智能體的延遲?
考察點:模型服務效率,批量處理,以及吞吐量權衡。
解決方案:首先,在使用優(yōu)化的 Transformer 庫(如 vLLM 或 Triton)的 GPU 支持的設置上運行推理。這些支持連續(xù)批量處理,允許你在一次前向傳遞中為多個用戶查詢提供服務。

如果你還沒有使用量化模型,那就切換過來——它們顯著減少了計算時間。對于后端基礎設施,使用異步消息隊列,并啟用自動擴展的 Kubernetes 進行水平擴展。
還要考慮為常見問題(例如“你的退款政策是什么?”)緩存輸出,并在完整模型在后臺完成時,使用早期退出解碼或較小的精簡模型進行首次響應。
8、面試題八:給定一個檢索系統(tǒng),它對小眾生物醫(yī)學查詢返回不相關的文檔,你會怎么做?
考察點:特定領域的檢索優(yōu)化,對嵌入和訓練數(shù)據的理解。

解決方案:不相關性可能源于通用嵌入。生物醫(yī)學查詢需要專門的理解,所以首先將基礎模型替換為像 BioBERT 或 SciBERT 這樣的模型,它們是在領域語料庫上預訓練的。
在領域內查詢 - 文檔對上微調檢索器,這有助于使其語義空間與生物醫(yī)學語言對齊。在訓練期間納入硬負樣本(看起來相似但錯誤的文檔),以加強對比學習。
最后,使用在生物醫(yī)學問答上微調的交叉編碼器進行重排序,以提高 top-k 精度。這樣,即使你的初始檢索有噪聲,你的頂部結果也能保持高度相關。
9、面試題九:設計一個持續(xù)改進已部署的 AI 大模型應用客戶支持模型的流水線。
考察點:MLOps 心態(tài),反饋循環(huán),持續(xù)學習,以及安全部署。
解決方案:流水線從真實世界的反饋開始。捕獲每一次客戶互動,并標記那些被評為差或升級到人工智能體的互動。將這些作為微調數(shù)據,要么強化好的行為,要么緩解失敗案例。
實施人工參與的驗證系統(tǒng),對標記的生成內容進行審查和糾正,并將這些糾正納入每周或每月的更新周期。如果合適,使用人類反饋強化學習(RLHF),特別是要對齊語氣和禮貌。

最后,設置監(jiān)控儀表板,跟蹤延遲、幻覺頻率和用戶滿意度。如果任何一項下降,觸發(fā)重新訓練作業(yè)或回滾邏輯,以恢復到穩(wěn)定的模型。
10、面試題十:你會如何處理一個多模態(tài)大模型的評估,該模型以圖像和文本作為輸入并生成標題?
考察點:多模態(tài)評估知識,結合 NLP 和視覺指標。
解決方案:首先,使用 BLEU、METEOR 和 CIDEr 等標準指標評估文本輸出。但不要止步于此——這些指標只評估流暢性和表面級別的正確性。對于更深層次的語義相關性,使用 SPICE(查看場景圖相似性)或 CLIPScore,后者通過嵌入測量圖像和標題之間的對齊情況。
為了捕捉邊緣情況(例如,諷刺、否定),包括人工評估者,他們根據相關性、創(chuàng)造力和語氣對輸出進行評分。在某些情況下,訓練分類器以檢測幻覺元素——比如說,如果標題中提到狗,而圖像中沒有狗。
此外,將圖像 - 問題對作為輸入,并通過視覺問答(VQA)指標進行評估,如果你的模型支持對視覺內容進行交互式查詢的話。
好了,這就是我今天想分享的內容。
本文轉載自???玄姐聊AGI?? 作者:玄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