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布“人工智能+”行動意見,算力基建或將迎來風口! 原創
目前,在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背景下,AI已經成為我們在工作與生活中的日常依賴,經歷著一場深刻的價值蛻變。大模型的調用成本兩年內降到原來的幾十分之一,ChatGPT、DeepSeek等超級應用的周活用戶以億為單位飆升。
?
這種發展背后,算力作為人工智能的核心引擎,支撐著各種數字化應用。尤其是智能算力,專門服務于人工智能領域,是人工智能技術不斷迭代的關鍵基礎。
?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指明方向。
?

?
意見提出了加快實施“人工智能+”的6項重點行動:包括“人工智能+”科學技術、“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人工智能+”消費提質、“人工智能+”民生福祉、“人工智能+”治理能力、“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
除了6項重點行動外,意見還提出了要強化基礎支撐能力,其中強化智能算力統籌被列為8項基礎支撐能力之一。
?
意見明確提出,支持人工智能芯片攻堅創新與使能軟件生態培育,加快超大規模智算集群技術突破和工程落地。這項政策將為中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
在智能算力統籌方面,意見要求優化國家智算資源布局,完善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充分發揮“東數西算”國家樞紐作用,加大數、算、電、網等資源協同。這些措施將有效提升我國算力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
?
加強智能算力互聯互通和供需匹配也是意見的重點內容。創新智能算力基礎設施運營模式,鼓勵發展標準化、可擴展的算力云服務,推動智能算力供給普惠易用、經濟高效、綠色安全。這意味著未來企業和科研機構獲取算力資源將更加便捷高效。
?
當前,我國算力總規模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年增速達到30%左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國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智能算力需求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帶動下一路飆升,預計2025年我國智能算力規模增長將超過40%。
?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
意見還提出了其他7項基礎支撐能力,包括提升模型基礎能力、加強數據供給創新、優化應用發展環境、促進開源生態繁榮、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強化政策法規保障和提升安全能力水平。這些措施共同構成了人工智能發展的支撐體系。
?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將人工智能融入戰略規劃、組織架構、業務流程等,推動產業全要素智能化發展。這將促進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應用。
?
在金融支持方面,意見提出要加大人工智能領域金融和財政支持力度,發展壯大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完善風險分擔和投資退出機制。這將為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加充足的資金保障。
?
隨著這一意見的出臺,我國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和芯片產業發展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各地政府和企業應密切關注后續配套政策細則,提前布局,抓住人工智能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加強統籌協調,各地區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抓好貫徹落實,確保落地見效。這也意味著未來還會有更多具體的地方支持政策出臺。
?
可以預見,在人工智能技術持續突破和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的背景下,算力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
從大型智算中心到邊緣計算節點,算力資源將像水電一樣隨時可取、按需使用。中小企業和創新團隊也能以更低的成本獲得高質量的算力支持,這將大大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創新。
?
同時,隨著算力服務模式不斷創新和優化以及算力云服務的普及,算力與各行業的融合將更加深入和廣泛。制造業、金融業、醫療健康、教育培訓等傳統行業都將受益于算力提升帶來的智能化轉型機遇。人工智能算力,正在成為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