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宣言的情報知識
一年之前,IBM伙同眾多技術公司共同簽署“開放云計算宣言”,受到微軟的強烈抵制;一年之后,IBM也砸下超過200億美元進行并購,開發云端計算,并推出網絡軟件,再次在公共云端運算市場向對手微軟發起沖鋒。
各大IT公司在“云計算”領域的競爭日益加劇。根據權威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 Inc.所發布的數據,2009年全球云計算市場的銷售額達到563億美元,較前一年增長21%;信息技術咨詢公司IDC預計,到2013年云計算服務開支將占整個IT開支增長幅度的近三分之一;而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則預計,未來5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950億美元。而該領域中,IBM和微軟兩大巨頭的競爭引起了業界的關注。
開放云計算宣言:初戰“標準” IBM不敵微軟
2009年3月底,由IBM公司發起,包括IBM、AMD、EMC、Sun、SAP、VMWare等在業內知名的芯片、存儲、虛擬化、軟件等數十家廠商和組織,共同簽署了一份“開放云計算宣言”,為開放云計算制訂若干原則,以保證未來云計算的互操作性。
不過,該宣言也受到了推出Azure平臺的微軟、以EC2(彈性計算云)而著名的Amazon(亞馬遜)、Google Apps風頭正勁的谷歌和Salesforce等云計算先行者的抵制——這些公司拒絕簽署該宣言。
業界分析人士認為,那些要求制定標準的廠商或組織,簽署宣言其實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在云計算的競爭中落后了,因此要利用標準簡化發展速度以便自己趕上來。IBM和微軟,就是最直接的對手。
微軟在2008年發布的“Windows Azure”云計算計劃,其目的是創建一個允許用戶在使用Windows時有更大靈活性的操作系統,讓企業既能在自己的電腦網絡上運行某些程序,也可以委托微軟在其大型數據中心處理某些任務。通過Azure,微軟希望憑借自己在軟件領域和產業界的影響力及已有的大量的企業客戶來開拓自己的云計算市場。
當時,美國《商業周刊》評論說,如果Azure取得成功,Windows無疑將成為微軟手中的一柄“ 利器”,因為許多公司和個人消費者已經熟知如何制作和運行基于Windows的軟件,而Azure能引導他們很輕松地將這些軟件拓展到網絡領域。
那么,IBM牽頭的“開放云宣言”無疑是對于微軟Windows Azure的挑戰。鑒于當時云計算市場仍然在起步的階段,業界認為,IBM最直接的目的是想通過此宣言,以聯合的形式稀釋或者延緩微軟進軍云計算市場的步伐,這才是其真正的目的。
【編輯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