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CIO面臨挑戰:從戰術轉向戰略
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波剛剛褪去,雖說經濟觸底反彈的趨勢日益明顯,但是否有“二次探底”的風險尚不得而知。大多數的企業還停留在“緊衣縮食”的階段,對于CIO這一職位來說,壓縮成本、減少開支是工作的***項。對于掌管IT系統運維和技術創新的CIO們來說,更大的挑戰還不僅于此,在IT與業務的融合中,也遭遇到對IT部門地位的挑戰。
隨著IT信息化進程的加快以及計算機知識的普及, IT基礎設施已融入企業經營各個環節的同時,另一種論調開始盛行:CIO這個崛起于信息化初期的職位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危險,已經淪為“IT管理經理”的代名詞。越來越多的企業已將IT部門掛在CFO或COO下。CIO們對自己未來職業發展的前期,充滿了悲觀的態度。這也導致了2009年網上網下關于CIO的大討論。個人認為,與其對CIO的前景持悲觀態度,不如清楚地認知未來對CIO有哪些新挑戰,以及CIO應當如何應對并實現轉型。
2010年仍然是企業信息化步入真正與業務融合的中期。新階段的企業信息化,不再是購買維護IT設備和構建管理信息系統那么簡單,而是需要CIO們變換角色,開動思維,站在公司未來發展的戰略高度,考慮業務模式、運營模式、收入模式的創新,從而為公司帶來脫胎換骨式的變革。在新時代、新經濟的環境下,這是挑戰也是機遇,賦予了CIO全新的發展空間。那么,新時代的CIO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能力呢?
技術洞察力和與業務結合的能力
一個毋庸質疑的趨勢是,技術創新將是驅動企業壯大的新引擎。未來的CIO應當具備提前數年預測技術發展趨勢對所處行業,特別是對本企業的發展提供怎樣的機遇和挑戰的能力,正確評估新技術的影響,并未雨綢繆,早做規劃。比如現在炙手可熱的云計算模式,軟件即服務的新型交付方式,大量社交和信息交流的平臺,實時和全方位信息處理與分析,地理信息系統,基于傳感技術和RFID的物聯網等,都要求CIO能有所了解,并憑借敏銳的技術洞察力,從中發現其中的機會,做出應該投入使用何種系統和工具的正確決策。
不過,擁有技術洞察力只是***步,單純的技術創新如果無法與公司經營,與信息流、資金流和業務流對接,對公司而言是沒有任何價值的,相反是浪費公司資源。所以,新時代的CIO要全面了解公司的業務,知道什么是公司的關鍵業務,這些關鍵業務對IT系統有什么要求,新技術如何能應用到這些關鍵業務上,并迅速產生價值。基于對業務的深刻了解,再憑借對技術的洞察力,CIO就能成為業務部門重要的伙伴和顧問。他們會時常為業務部門提供及時的解決方案,以協助業務部門完成指標,對風險提出早期預警,并制定彌補措施。換句話說,如果還抱有老的思維,僅僅充當一個系統維護和管理員的被動角色,就不是一個合格的CIO,更談不上在公司里獲得重視和尊重。
對企業內跨部門的認知
在一些企業里,CIO這一職位在公司中的地位和扮演的職能并不清晰,尤其是IT部門以外的人員,他們對CIO的認識在定位和方向上有著明顯的不同意見。CIO們認為,IT對企業做出貢獻的一個重要方式是“大規模部署技術和系統”,而IT部門以外的人員則認為IT應當“致力于公司的業務創新和發展”。這種分歧的原因可歸咎于企業里各個部門對IT部門最終目的的認識。IT部門最終目的不是為技術而技術,而是同公司其他部門協同配合,一起創造價值。
在這個共同創造價值的過程中,CIO要擔當起業務全局變革舵手的重任,利用IT跨部門的優勢,及時、高效地協調跨部門溝通。因為在變革中,每個業務部門往往只是看到自己的需求,對于整個企業范圍的業務如何優化并不感興趣。IT部門作為服務于企業各個業務部門的跨部門組織,就有掌控全局的優勢。CIO的一個重要品質便是合作溝通的能力,主動爭取跨部門的認同與配合,站在企業全局的角度,對各個部門之間的共通以及矛盾做出協調,及時有效溝通CEO、COO等管理層。CIO應當帶領他們的團隊在全盤掌握了解公司業務的基礎上,發揮對企業全局把握的優勢,從整體角度優化業務部門的需求,甚至跨企業的整個供應鏈需求,針對業務流程進行創新和優化。
CIO對企業各個部門間跨部門認知,將避免出現IT部門與業務部門間的分歧。不同業務部門對IT應用的需求存在差異,例如財務部門強調IT項目的ROI;生產部門注重效率,強調IT項目中諸如數據采集等細節;客服部門強調IT系統界面的實時反應和易操作性。只有CIO能從企業全局高度,來協調各個業務部門的需求,共同為企業實現***價值。從這個角度來說,CIO才算得上真正公司級別(C-Level)的管理者。事實上,我認識的一些成功的CIO都在這一點上表現突出,他們對業務有足夠深入的了解,能夠和業務部門一起制訂他們需求的方案,同時也獲得了全公司的認可。
大型項目的管理能力
此外,未來的CIO還應具備管理大型項目的能力。事實上,一些CIO雖然戴著高層管理人員的帽子,但鮮有出現在公司重大戰略和業務探討的桌面上。CIO遭遇這樣的待遇,既與其自身的水平發揮有關,也證實了其遭忽視的普遍性。如果企業的CIO真正掌管了一個企業的業務平臺,包括了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等的時候,情況就會有所不同。CIO要把IT部門打造成為同財務部門和人事部門一樣的業務支撐平臺,成為企業改革創新的主導者。
要成為一名成功主導改革的CIO,除了具備主動積極的態度,還要求有管理綜合復雜的大項目的能力,包括牽頭大型項目前期策劃、方案設計、業務流程改造、準確實施,控制成本,評估收益等等的能力。除此以外,CIO還應擁有同CEO一樣的視野和戰略眼光,從戰略和策略兩個層面來更好地服務公司的總體業務,支持CEO進行業務模式變革,建立高效的、面向服務的、可迅速響應、靈活創新、可集中管理的新型企業信息化業務支撐平臺。
由被動到主動驅動的轉變
在早些時候,CIO負責IT系統的搭建、維護,以及保證穩定運行,承擔著類似呼叫中心(Call Center)的職責。對CIO考評的指標通常考量系統運維是否順暢,服務請求響應是否及時等。由于呼叫中心形成的服務模式被動思維習慣,CIO往往專注于日常運維,而缺乏主動出擊的精神。隨著信息系統的成熟和業務人員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增加,CIO及其團隊作為救火隊員的場景越來越少。特別是IT服務的專業化,讓運維工作能找到更加低成本、但是能提供專業可靠服務的第三方服務商。難怪業務部門要質疑CIO的價值了。
可喜的是,CIO群體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并且努力在業務與技術的融合中尋找自己的新價值。他們不再墨守成規,而是講求靈活多變。成本固然重要,更重要的卻是實現價值創造,為企業尋找成功之道;CIO不要做“麥當勞”,等待業務部門和公司高管層的任務指派和服務請求,而是要做“營養師”,主動從業務模式創新的角度開拓思維,根據***的技術發展趨勢,為公司調配出與時俱進的業務信息系統支撐方案。通過主動出擊,CIO們贏回了業務部門的尊敬。
總的來說,企業群體競爭異常強烈,IT仍然是驅動商業變革的主導力量之一,CIO們要面對挑戰,完成從戰術層次向戰略層次過渡,改變過去以實施為重心的定位,把目光投向更高層次的企業IT整合,通過IT手段尋找新的商業契機,成為業務部門不可或缺的業務伙伴并提供信息服務平臺支撐,從增加附加值和改善供應鏈等方面謀求新的利潤增長點等,他們就一定能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之一和CEO的重要智囊。
【編輯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