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 Technologies:云計算為大型機正名
云時代的來臨,火了大數據、SDN(軟件定義網絡)……相繼出現了很多新術語新技術,就算是傳統的技術也在煥發新生。那么,大型機又會有怎樣的變化呢?最近,記者采訪了CA Technologies大型機亞太區副總裁Chris Wilson,請他分析了云時代大型機的角色定位與未來發展。
在IT業界,“大型機會消亡”的說法一直流傳,原因在于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追求IT投入的性價比,以最便宜簡單的設備解決問題。
“自從90年代起人們就預測大型機的消亡,然而現在大型機卻比任何時候都強大。”Chris表示,“在過去10年中,大型機出現了驚人的增長。這個世界對數據、實時訪問、安全和可靠性的需求將推動大型機甚至整個IT的增長。”最近,由CA發起的《大型機:2012年的企業支柱》調查中顯示,全球80%受訪者表示會將大型機作為一項戰略性IT投資。在中國,這個數字是95%。大型機強大的混合處理能力、擴展性與高安全性是大型公司最看重的優勢。
當然,在大數據和云計算時代,大型機也面臨著挑戰。Chris對此直言不諱:大數據和云計算本身并不需要依賴于平臺。從大型機到像亞馬遜云服務的諸多技術涵蓋了業務的整個基礎設施。由于大型機掌控著超過80%的關鍵業務數據,所以最大挑戰是突破時常出現在分布式系統和大型機平臺之間的阻隔,提取關鍵業務數據信息,助力企業獲得成功。
“未來五年,大型機將在混合計算和私有云中扮演關鍵角色,即支持業務按需部署最佳的應用組合。”Chris預測。而調查中顯示,利用大型機實現云計算的過程中,新服務交付的靈活性、可擴展性及安全性被評為重要等級。
談及大型機,很多人都想到的是硬件設備,其實大型機軟件也很重要。“大型機軟件的精髓是可靠、穩定與高效,”Chris說,“IT要日以繼夜地連軸轉,大型機也以此為行為準則,必須傳承下去。有人覺得這略顯“脫離于時代”,而我更愿意稱它為“業務就緒”(Business Ready)。”
在大型機管理方面,大型機人才明顯短缺的同時還面臨轉型難題?!洞笮蜋C:2012年的企業支柱》報告指出,隨著大型機在云計算方面角色的演進,跨領域技能成為判斷合格候選人的關鍵標準。在未來12個月,89%的全球受訪者及所有的中國受訪者計劃實施多種形式的混合跨平臺管理,其中包括設計團隊、共享預算、共享員工或共同的組織領導。因此,候選人需要同時掌握大型機和分布式計算技能。
面對這些難題,CA Technologies提出了Mainframe 2.0戰略(CA Technologies大型主機2.0戰略),目的是讓管理人員能輕松簡單地使用大型機。
軟件產品CA Mainframe Chorus(合唱團)將大型主機上常用的應用(如DB2數據庫應用、安全應用、存儲管理應用)嵌入統一管理平臺,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定制一系列的應用程序或者應用功能。CA Mainframe Sofrware Manager(CA MSM)極大地簡化了軟件管理活動、減少了安裝時間。Chris表示,通過這些解決方案,即使沒有30年的從業經驗,員工也能夠使用并管理大型機平臺。此外,CA Technologies還投資了培訓項目,如CA大型機學院,關注并教授創新的重要的技能。
在大型機生態系統方面,CA Technologies與IBM一直保持著良好合作關系。早在2000年,CA Technologies就攜手IBM提供在主機Linux上的管理平臺。幾個月前,CA Technologies宣布將CA全球伙伴計劃進一步擴展至新一代大型機管理解決方案,以幫助客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