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locity專訪:航旅縱橫-基于民航的數據整合之路
原創【51CTO獨家特稿】航旅縱橫技術負責人唐先生本次分享中談到了航旅縱橫海量異構數據整合的問題,這些異構數據的來源有國內外民航系統的差異、也有部分是各地機場IT系統水平參差不齊,即使民航多年來IT系統的不斷提升,但人員技能方面的差異、基礎網絡的穩定性等還是會造成異構數據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民航等傳統行業與信息行業有很大的不同。信息行業的技術革新一般都是顛覆性的,而傳統行業大多都是打補丁的形式,必須對原有技術系統進行繼承。這一點上,會對整體信息系統的效率造成一定的影響。
專訪現場(51CTO攝)
航旅縱橫為旅客提供便捷的航空服務,其在數據整合過程中,會有一個數據信息取舍的問題。如何整理一份及時準確的數據,需要對源數據的字段進行有效識別,某些字段需要保留,某些字段必須舍棄。在這個平衡度的問題上,團隊采用的方法是根據歷史數據和流程,確定需要保留的字段。這是一種目前在用的思路。
不斷增加的數據量級
中國民航業在不斷發展,航線信息和旅客量在成倍增加。這些都會成為一個海量數據的來源,并且隨著航空服務形式的多樣性和社交媒體的爆發,航空數據不可避免的加入越來越多非結構化的數據。未來民航業將會是一個大數據集中的行業,該如何來處理這些數據呢?
首先數據涉及很多敏感數據,需要進行高層次的保護措施以免泄露,保護信息的安全。同時對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為旅客和企業提供相應的信息服務。對于數據的融合,采用系統隔離,規則的篩選和清洗,數據出口的數據校驗等方式,形成了較為自動的數據模型。
對于IT技術人員,在設計系統架構時,還應考慮極端情況(比如惡劣天氣等)系統的影響。唐老師表示自己的團隊會考慮在現有系統的處理能力基礎上,做出2倍到3倍的性能冗余。如果這些冗余都無法保證正常的運行時,會保證絕大部分用戶的正常使用,而會把一些不重要的用戶流量進行暫停、這些可以保證系統的安全和正常運行。
同時還談到了廉價航空的發展,讓更多的旅客可以享受更加廉價的機票。而對于廉價航空公司,未來的民航服務將會實現模塊化。根據其需要進行選擇,從而減小整體的IT服務成本。
移動設備是提升航空服務的利器
羅永浩與國航空乘的對峙事件在微博上吵得沸沸揚揚。根據唐先生的分享,其實較大程度是溝通不暢和信息不同步造成的原因,在今天移動互聯高速發展的時代,國內航空企業已經在逐步開始推廣移動設備終端嗎,未來各種定制化的信息會更加精確的送到航空公司空乘人員的手中,讓他們更好的為旅客服務,較大的提升用戶的出行幸福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