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云計算標準化的特點
作者:佚名
目前國際標準組織都積極參與到云計算相關標準的工作中來,其中國際三大組織紛紛成立工作組/專題組或成立聯合工作組進行云計算相關標準的研制工作。傳統的IT標準組織或產業聯盟也紛紛加入到云計算標準化的標準組織。
目前國際云計算標準化有以下三個特點:
1.國際標準化組織積極參與云計算標準的制定
目前國際標準組織都積極參與到云計算相關標準的工作中來,其中國際三大組織紛紛成立工作組/專題組或成立聯合工作組進行云計算相關標準的研制工作。傳統的IT標準組織或產業聯盟也紛紛加入到云計算標準化的標準組織。
2.互操作可移植、數據中心和安全是標準化的主要方向
目前,眾多標準組織都把云的互操作可移植、數據中心和安全列為云計算3個重要的標準化方向。
類似于今天電信網絡中不同運營商同類業務間的互連互通,未來云提供商之間也必然實現互連,實現互操作,這也是建立更加合理的市場競合關系的必要條件。云平臺之間的互操作將促進云計算產業鏈的進一步細分,并產生更加靈活和多樣化的業務形式。互操作將產生眾多云間借口的標準化需求,如計算云與存儲云間的接口、軟件云與基礎設施云間的接口等。云間的業務遷移是維護市場秩序,避免業務壟斷和用戶鎖定的重要基礎。云間的業務遷移需要在提供同類云計算業務的提供商之間定義標準化的業務、資源、數據描述方式,這也產生了大量的標準需求。
傳統的數據中心由于受以前機房設計思路的限制存在以下特點:建造周期長、成本高、擴展和擴容難度大、不能按需調撥和遷移、受地理位置和周邊環境的約束大,資源能耗大,隨著云計算的發展上述缺點會變得更加突出。云計算時代的數據中心重點需要解決的四個要素:充分的計算能力、便利的網絡接入、快速的擴容和按需調撥、更好的節能減排。隨之而來的相應的標準化需求。
在云計算發展面臨的挑戰中,安全和隱私排在了首位。云安全被認為是決定云計算能否生存下去的關鍵問題,因此也自然成為標準化所關注的重點。當然,安全問題需要從法律、監管、信任體系等多個角度入手去解決,標準化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從技術的角度,云的安全問題帶來了對云平臺及客戶端安全防護、數據加密、監管接口等多方面的標準化需求。
3.市場主導者在標準化問題上的態度日趨積極
標準化是避免壟斷的一種技術手段,因此一些云計算的“先行者”最初對于標準化的態度并不積極。
2009年3月底,由IBM公司發起,包括IBM,AMD,EMC,Sun,SAP,VMWare等行業內知名的芯片、存儲、虛擬化、軟件等數十家廠商和組織,共同簽署了一份“開放云計算宣言”,為開放云計算制訂若干原則,以保證未來云計算的互操作性。
2009年4月,在眾多企業的支持下,DMTF成立了“開放云計算標準孵化器”,希望能夠為IaaS制訂一套技術規范。
以上案例都表明了市場的***對于標準化的態度,作為市場的主導者,他們肯定不希望目前壟斷的局面被打破。但市場的發展是無法阻擋的,市場規模的擴大必然需要給后來者以生存的空間,標準化,尤其是互操作與業務遷移的標準化正是使市場走向開放的重要基礎。因此,市場主導者的態度也在逐漸發生著積極的變化。目前,谷歌正在積極參加IETF對于計算機的討論;Salesforce成為了CSA的成員之一;微軟,Intel等已經成為DMTF的董事會成員。所有這些變化都說明,云計算的標準化重要性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
云計算應用發展迅速,其技術逐漸成熟,國際三大標準化組織也早就開始關注云計算相關的標準,同時也有其他領域的標準組織轉型關注云計算標準工作,另外云計算提供商巨頭也聯合成立新的標準化組織關注云計算的標準工作。各國際標準組織分別關注云計算的通用和基礎、互操作和可移植、安全、云管理及數據中心這五個領域,其中互操作可移植、數據中心和安全是標準的主要方向。
責任編輯:市場部
來源:
CIO時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