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三先進IT護航天津銀行
互聯網時代,各行業均步入互聯網化。在銀行業,網絡成為銀行交易、業務辦理的重要手段。其中,信息系統穩健、可靠、安全運行更是直接關系到銀行經濟安全和運營效率。
天津銀行根據自身現狀,參考國內外大型商業銀行的成功案例和***實踐,通過建設標準的“同城雙中心”,擁有了數據集中存放、集中處理、面向客戶、面向業務交易、面向管理,先進高效、安全穩定、易擴充、易維護的智能化綜合業務網絡系統,實現了銀行業務快速、穩定發展。
建災備,促發展
天津銀行作為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承“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市民百姓”的經營理念,緊緊依托天津經濟和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大勢,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實現了規模、質量和效益的協調發展,其綜合競爭力在全國城市商業銀行中始終保持在前列。
不斷增長的銀行業務和客戶需求,對銀行網絡信息系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戰。其中,保持業務連續性和可靠性,成為天津銀行信息化建設的重中之重。杭州華三通信參與建設了天津銀行新數據中心的建設,依托經驗豐富的技術團隊和先進的網絡技術,幫助天津銀行建設了標準的“同城雙中心”,借助專業、先進、模塊化設計、可擴展的數據中心IT基礎設施架構,讓IT真正成為銀行發展的推動劑。
IRF2虛擬化,可靠保障
通過新建災難備份中心,實現對現有總行數據中心的備份,并逐步將主要生產業務和相關的IT軟硬件環境遷移到新建中心,現有總行數據中心過渡為未來的災備中心,是天津銀行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目標。
在主數據中心的建設中,原有數據中心轉換為災備中心,主數據中心承載天津銀行的核心業務、網銀、外聯等,且由于金融業務的特殊性,不允許頻繁故障而導致業務切換到災備數據中心。因此,提高主數據中心的可靠性成為關鍵。
天津銀行利用華三端到端的IRFII虛擬化方案,解決了傳統數據中心雙星型冗余組網架構下的生成樹問題,以及由生成樹等所帶來的網絡故障切換時間長的問題。與此同時,華三核心級交換機S12500及接入交換機S5500、S5800的IRF II實地測試,將鏈路、端口故障引起的故障收斂時間縮短到了毫秒級,保障了業務高速、穩定的運行。
專業技術,全程護航
信息化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復雜的工程,在天津銀行新數據中心建設中,如何將原有數據中心業務切換到新建數據中心中,成為信息化建設的燃眉之急。華三以專業IT網絡服務技術,在短時間、容錯率低的情況下,完成了數據中心所有服務器、業務、網銀、以及廣域網的規劃和改造,全程護航了新數據中心的建設。
此外,在很多金融機構的新數據中心建設中,實現數據中心網絡設備的互通性是用戶關注的另一大問題。在天津銀行新數據中心的建設中,華三與天津銀行展開深入溝通,進行現場環境模擬,對互通性問題進行了逐一驗證,充分規避了后續可能存在的各類風險,極大保障了天津銀行業務的可靠性和持續性。在“同城雙活”數據中心架構下,銀行信息系統的災備恢復時間可達到分鐘級并做到數據零丟失,使銀行能夠有效應對數據中心級災難場景。
通過與華三的密切合作,天津銀行建設了同城雙中心,實現了數據中心模塊化分層分級部署,為銀行未來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可靠、持續的保障,讓IT成為業務的持續推動力,也為天津銀行迎接互聯網金融提前構建“云”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