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經濟就在您身邊
原創5月19日,在媒體溝通會上,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長原民輝宣布,首屆中國太空經濟論壇將于6月16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論壇的主題是:開啟太空經濟新時代。
大會現場
說到太空、航天、衛星、地理信息… 這樣的字眼,你會不會覺得高不可攀,遙不可及?認為那是科學家關注的事,跟我們的日常生活無關?其實不然,這些所謂的高科技已經時刻在你身邊,滲透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長原民輝
原民輝所長例舉了幾個現實的應用場景:首先,我們每天都關注的天氣預報,靠的是氣象衛星。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氣象衛星的國家之一,在軌運行的衛星分別是風云一號D星和風云二號C星,在氣象減災防災、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發揮了顯著作用。第二,我們平時看電視節目、看世界賽事等等,都是衛星通信的功勞。還有,車載導航也是衛星定位的一個很重要的應用。
泰伯創始人兼CEO劉玉璋表示,包括衛星導航、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在內的地理信息已經無處不在,它滲透到了全球經濟的每一個行業、每一個角落。全球新興領域如智能汽車、無人機、車聯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基于位置的服務等等,都與地理信息技術息息相關。世界科技巨頭如谷歌、蘋果、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以及炙手可熱的Uber、滴滴等新興科技企業,都設立有專門的地理信息部門。此外,包括通用汽車、空客集團等財富五***企業中,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企業在深度應用地理信息技術,以驅動業務增長。
泰伯創始人兼CEO劉玉璋
目前世界五***里,超過三分之二的企業都在深度應用地理信息技術。包括我們所熟知的沃爾瑪、可口可樂等,還有很多電力公司、保險業、通信行業等,幾乎都在應用地理信息在進行資產管理、物流管理、基于位置的商業選址的分析等。所以說,地理信息真的是無處不在!
今年我國迎來了航天事業發展的第60個年頭,中國航天事業經歷了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為標志的輝煌成就,實現了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空間科學三大領域的快速發展。隨著航天技術、太空技術的逐漸成熟,成本也在持續下降,已經和各個行業相融合,太空經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態勢已非常明朗。
原總參通信部副部長楊千里
原總參通信部副部長楊千里在會上表示,更多的航天技術正在為民所用。至于太空旅游,楊部長說,把人類送上太空的技術已經成熟,但是目前的成本還太大,隨著科技的進步,成本的降低,國人離太空遨游已經不再遙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