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存儲圈“閃存經濟學”
經濟學在存儲圈被一些廠商拿來套用過,不過,他們所說的存儲經濟學是指存儲成本的節約,而我想說的閃存經濟學卻是想闡述閃存是如何拉動存儲圈的經濟,以及因為閃存經濟學可能帶來的發展“隱患”。
經濟學里面有一個常被用到的詞叫:拉動。某某戰略可謂拉動了經濟的發展,指的是依靠某經濟大戰略帶動了一方經濟發展并呈現新的起色。
是的,在存儲圈,閃存確實以一種新的力量拉動著整個存儲行業的創新,因創新而推動行業向前發展,并且大家嘗試性地去贏得***的經濟回報。包括對于存儲廠商的業務開拓回報和用戶借助閃存帶動IT效率提升從而帶來自身業務反應能力與水平提升的回報。
不過我個人的觀點認為,閃存確實可以帶來存儲圈的創新和眾多的廠商與用戶回報,但是我們要客觀地從經濟學角度來理解一下,恐怕里面的情況就有不同的了。
顛覆只是時間問題
閃存帶來的***最直接最突出的變化,還是SSD的出現與廣泛應用,不僅帶來了用戶自身因存儲而獲得新的經濟回報,同時加速了磁盤存儲的衰弱。
當SSD的增長遠遠將HDD甩在身后的時候,HDD的未來命運就顯現了出來。隨著閃存技術的創新加速,SSD的單位容量經濟成本很快就達到了HDD,甚至有可能更低于HDD,這將意味著HDD在閃存加速猛攻的趨勢下面臨著走向磁帶的角色。
一旦HDD的角色變了,那么存儲行業的格局也將隨著而變化。
那么這個本質性或者格局性變化到底什么時候可以到來呀?這主要取決于SSD在單位經濟成本,以及行業應用縱深的深度與廣度來決定。
所以說,不用計較具體時間點的到來,該來的轉眼之間就到了,該去的眨眼功夫就沒了。
要知道,當下是一個百花齊放的云時代,“新概念每過幾個月就雨后春筍般把各個行業洗刷一遍。”閃存卻以存儲最核心的技術創新,從誕生開始,一直處于行業的熱點范偉。
業內人士指出,在3D NAND正式廣泛應用開始的時候,將引發存儲圈的奇點勢能平衡被打破。SSD與HDD的融合就在那個時候表現得最廣泛、最徹底,然后HDD應用慢慢地消退,SSD應用逐漸地上升。
因此,也可以理解為:3D NAND廣泛應用的那個時間點或時間段,將成為整個存儲圈發展的“奇點”,那才是閃存時代的真正到來標志。總之,SSD的瘋狂帶來傳統磁盤存儲的顛覆只是時間問題。
全閃的杠桿作用
SSD只是閃存介質存在的一種形態,可以為SSD盤,也可以為PCIe卡。真正可以引發企業級用戶系統化地部署與應用的形態還是全閃存陣列系統的出現。
提到全閃存,當然也可以提到SDS,包括SDS帶來的新變化,比如VSAN和以往相比代表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當Server SAN都被業界用戶所熱烈關注的時候,全閃存陣列怎能不會主導未來的存儲市場呢?
答案雖然肯肯定,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而不是立竿見影的主導與改變整個存儲行業。
也就是說高端存儲與傳統磁盤存儲處于行業低迷期的狀態下,全閃存陣列就如一個存儲圈的大杠桿,撬動了整個行業的活躍與發展。
或許,還是有業內人士會說:全閃存陣列的現有市場規模與傳統磁盤存儲陣列的現有市場規模還是沒法比,后者占比依然非常大。不過,從增長速度來看,當然還是前者占主要地位。
既然全閃存陣列可以被業內成為存儲圈發展的杠桿,那么隨著全閃存在金融、保險、商業等企業級用戶領域的越來越深入與廣泛的應用,全閃存的杠桿效應將會越來越明顯,特別是SSD進HDD退的大趨勢下,應該是業界公認的方向了。為此,IDC也將全閃存歸入了未來幾年存儲圈最有生命力的產品模式,甚至有分析表明未來7成以上的存儲市場將被全閃存所覆蓋。
全閃的邊際效應
這么說全閃存的市場竟會迎來大發展,既然有希望,有信心,有大趨勢,那么作為廠商來說是不是就必須現在投入重要力量來發展全閃存了呢?
那么這樣好啦,我投入10款左右的全閃產品,是不是就可以打破某些存儲巨頭就一兩款的格局了?是不是就可以在未來幾年的發展中掌握主動權了呢?
雖然第三方分析機構將全閃存發展的大趨勢指明了,給了眾多發展全閃存產品的存儲廠商更多希望和信心,但是在全閃存還沒有完全形成一個完善的企業級應用的豐富的情況下,貿然突進,恐怕會得到不想要的小結果。
因為,全閃存市場才剛剛打開,某一個廠商大力突進,投入越大,并不一定可以都得到更大的回報。
也就是說,當存儲廠商增加全閃存產品線的投入超過現有市場用戶接受的水平之后,新增的每一條全閃產品線投入換來的銷售量會下降。呈現出一個投入越大,銷售收入遞減的趨勢,自然帶來的實際收益也會遞減。
做存儲產品最怕拍著腦袋,一股腦兒就全上去了。需要根據現有中國企業級用戶對于全閃存應用的接受程度,現有用戶總數,以及市面上存在友商產品數量做一個客觀的分析,并結合廠商自己的客戶關系定出一個全閃存產品的時間發展思路。從而可以在全閃存新品推出上形成一個與整個存儲行業發展節奏相吻合的狀態,這樣的方式才不至于讓存儲廠商遭遇到全閃存的邊際效應。從而可以獲得一個良好的、穩定的發展路徑。
另外,更不能抱有“人有我必須有”這樣的心態去發展全閃存產品,如果真有這樣的心態,很容易陷入看不見的“企業級存儲廠商的全閃存軍備競賽”的泥潭。最終會***拖垮誰?自然是貿然突進、不切實際、缺乏用戶調查研究的廠商了。
因此,對于廠商來說,在利用好全閃存“杠桿”效應的同時,需要明白全閃存的發展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才是最靠譜的發展路線。對存儲廠商如此,對企業級用戶的全閃存應用規劃也依然如此。
【本文是51CTO專欄作者阿明的原創文章,轉載請通過阿明微信聯系本人(微信公眾號:dostor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