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2017十大不容忽視的科技趨勢預測,區塊鏈只能排第六!
譯文【51CTO.com快譯】Gartner副總裁兼谷歌研究員大衛·卡爾雷(David Cearley)發表了一場引人入勝的演講,鼓勵企業基于針對性的商業價值,嘗試諸如此類的技術。他認為,隨時隨地的智能實際上讓人處于掌控者的地位。他認為,越來越多的人會將增強現實用于更個性化的購買體驗。
卡爾雷說:“到時候主角不僅僅是物聯網、可穿戴設備、移動設備或PC,而是這一切互聯起來。我們需要把人放在核心的位置。問問你自己:在工作中、在汽車里、與客戶互動時有什么樣的設備和服務功能可以使用。然后看一下你如何跨多個設備來提供功能,從而提供價值。我們想要的系統是由讓人適應技術變成讓技術和應用程序適應人。不是使用什么形式或屏幕,我告訴聊天機器人我想要的東西。該系統中內置的智能就會搞清楚如何滿足我的要求。”
卡爾雷特別指出,每樣東西都有潛力成為智能物件。每個廠商都在開發這種軟件和服務。他提到了SAP的發票匹配和簡歷匹配解決方案就是智能應用程序中擁有機器學習功能的兩個例子。
下面是Gartner認為來自新興領域的十大戰略性趨勢,它們在今后五年對消費者和諸多行業有望帶來相當大的影響。
1、人工智能和先進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和先進機器學習包括深度學習、神經網路和自然語言處理,它們會超越基于規則的傳統算法,制造出能夠理解、學習、預測、適應環境,甚至可能自動運作的系統。這讓智慧機器顯得真正“智能型”。
2、智能應用程序:除了徹底改變銷售和客戶服務外,像虛擬個人助理(VPA)和虛擬客戶助理(VCA)這些智能應用程序還有望徹底改變工作性質,執行一部分人類的職能,因而日常任務處理起來更容易、更高效。
3、智能物件:像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和智能設備這些智能物件由一種獨立編程模式變為協作式智能物件模式,充分利用弱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提供高級行為,并與周圍的環境和人進行更自然的交互。
4、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徹底改變了人與人和人與軟體系統之間的交互方式。準備好相關的應用程序和服務跨多種設備、可穿戴設備、物聯網和傳感器豐富的環境帶來超個性化,這種環境將沉浸式應用程序擴大到孤立的單個人體驗之外的領域。
5、數字孿生(digital Twin):數字孿生在三五年內會代表數億個物件。所謂的數字孿生是指這樣一種動態軟件模型,實際物件或系統使用傳感器數據,積極主動地改進運營,增添價值。
6、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正受到追捧,那是由于它們在一種原本不可信的環境中增添了信任,從而有望徹底改變行業運營模式。雖然當前出盡風頭的是金融服務業,但有許多潛在的應用領域,包括音樂發行、身份驗證、產權登記和供應鏈。
7、對話式系統:對話式系統(比如聊天機器人和支持麥克風的設備)并不僅限于傳統的臺式機和多種系統。現在還包括與人類交互的各種端點設備。Gartner稱之為“網狀網”(mesh),意味著動態連接支持智能數字化生態系統的人員、流程、物件和服務。隨著設備網狀網不斷發展壯大,連接模式會隨之擴大,諸設備之間會出現更協作式的交互,從而為一種新的、持續的環境數字化體驗奠定基礎。
8、網狀網應用程序和服務架構:網狀網應用程序和服務架構(MASA)讓使用應用程序的人能夠擁有一種經過優化的解決方案,適用于數字化網狀網中的針對性端點(比如桌面、智能手機和汽車),此外在這些不同的渠道之間轉換時還擁有一種持續的體驗。
9、數字化技術平臺:數字化技術平臺提供了打造數字化企業的基本構建模塊。每家企業組織都會有某種組合的這五種數字化技術平臺:信息系統、客戶體驗、分析及情報、物聯網以及商業生態體系。
10、適應性安全架構:智能數字化網狀網及相關的數字化技術平臺和應用程序架構為安全帶來了一個更加復雜的世界。除了防止壞人闖入外,安全還具有適應性,并嵌入到系統設計中。
原文標題:Gartner's Top 10 Tech Trends You Can't Afford To Ignore in 2017,作者:Susan Galer
【51CTO譯稿,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譯者和出處為51CTO.com】
























